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

教学系统设计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教学系统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资料、教学活动、___信息资源__和评价的具体计划的___系统化过程___。

2.传统ID模式的发展经历过两代,是以学习理论作为分代原则,第一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第二代ID模式的主要标志则是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3.著名教学设计专家加涅提出“为学习设计教学”。

提出了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

6.加涅教学设计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他提出的为学习设计教学的主张,他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条件。

7.__梅瑞尔__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阐释:“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创设和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的__学习经验__和__学习环境_。

8.教学设计是运用 _系统方法__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__教学目标__,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__评价__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__修改__的过程10.1900年__杜威__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

12.20世纪90年代,__建构主义学习理论__对教学设计理论起了较大的作用。

这一时期,学习者与教学媒体、教学情境的结合是教学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

13.软件、声像教材、印刷教材、学习指导手册、教师用书等属于以__产品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4.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大纲等宏观系统等属于以__系统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5.一门课程或一个单元教学属于以__课堂__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层次。

16.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依赖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__特定功能__的有机整体。

17.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18.肯普模式包括四个基本要素:__教学目标__、__教学资源__、__学习者特征__和__教学评价__。

19.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不同层次的教与学系统。

20.教学系统设计的研究方法是系统科学研究方法21.就学科性质而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本质与规律的理论性学科,而教学设计则是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设计与计划的应用性学科。

2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学必须考虑影响学习的全部因素,即学习的条件,教学的目的就是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习的内部条件。

23.20世纪90年代,建构主义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结合,使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正逐渐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方向发展,教学设计的技术手段也日益系统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24.教学系统设计的层次有以产品为中心的设计、以课程为中心的设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设计。

25.从教学系统设计发展历程来看,学习理论、系统方法和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等学科对其发展影响较大。

26.布鲁姆认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层次。

27. 认知工具是支持和扩充使用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模式和设备,主要的认知工具有问题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以及协同工作工具、信息搜索工具和管理与评价工具。

28.教学效果的评价一般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3个维度对学生的投入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

29.概念图是一种知识结构的表现方式,它的作用表现为查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工具、外化学习者知识结构工具、有效的分析和组织教学内容的方法以及培养学习者元认知技能的有效工具。

30.形成性评价通常包含自我评价、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试验以及进行中的评价等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1.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之间的关系是( D )A.研究对象相同,性质一样B.完全不相关的两个学科C.教学论涵盖教学系统设计D.教学论与教学系统设计既相关但又有区别2.成分显示理论(CDT)的提出者是( A )A.梅瑞尔B.加涅 C.史密斯D.雷根2.ID2的代表性模式是( D )A.瑞格卢斯模式B.梅瑞尔模式C.加涅模式D.史密斯—雷根模式3.教学设计的学科性质,可被认为是( C )A.理论学科B.基础研究C.应用性很强的桥梁性学科D.尚未形成学科4.“细化理论”的提出者是(C)。

A.加涅B.史密斯C.瑞格卢斯D.梅瑞尔5.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的美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是:(C)A.桑代克 B.斯金纳 C.杜威 D.奥苏伯尔6.加涅和肯普等人对教学设计的认识是:(B)A.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过程B.教学设计是系统计划或规划教学的过程C.教学设计是创设和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D.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7.下面是梅里尔(Merrill,M.D.)等人在《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阐释的是:(A)A.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science-based-technology)。

B.教学设计是依据对学习需求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的系统决策过程。

C.教学是以促进学习的方法影响学习者的一系列事件,而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D.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来满足人的需要。

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8.教学设计分为(A )三种层次。

A. 系统级、课堂级、产品级B. 宏观、中观、微观C. 高级、中级、低级D.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9.( A )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

A. 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B. 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C. 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 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10.关于教学设计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学习者、目标、策略、评价B.规划、研究、决策、评价C.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生特征分析、教学策略制订D.调查、观察、测验、决策11.下面关于教学设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教学设计是一种具有规划、研究、决策性质的过程。

B.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建构能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和优化的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活动的最优化(相对而言),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C.教学设计主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不用总结性评价。

D.教学设计的指导理论是关于人类学习心理的学习理论,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般教学理论和人类传播活动的科学理论。

12.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针对( D )。

A.学生B.教材C.教学活动D.不同层次的学与教的系统13.“发现学习”的提出者是( C )。

A.加涅 B.奥苏贝尔C.布鲁纳 D.梅瑞尔14. 学习环境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D )A、情境性B、建构性C、操作性D、动态性15.“史密斯——雷根模式”在策略设计中提到三种策略,不包括在这三种策略的是:( C )A. 组织策略B. 传递策略C. 评价策略D. 管理设计16. 教学目标编写的ABCD模式中,B指的是( D )A.教学对象 B.教学标准C.教学条件D.教学行为17. 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A. 抛锚式教学策略B. 随机进入教学策略C. 支架式教学策略D. 启发式教学策略18. 儿童能推演:如果A>B,B>C,则A>C,这个认知发展阶段属于( A )A.具体运算阶段 B.形式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 D.感知运动阶段19.“将所学知识的各部分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整体”,在布卢姆的认知领域中,属于( D )。

A.识记 B.领会 C.运用 D.综合20.“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B )A.加涅B.奥苏贝尔C.布卢姆 D.皮亚杰21.由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三个步骤组成的教学策略是( A )A.抛锚式教学策略B.随机进入教学策略C.支架式教学策略D.启发式教学策略22.能理解和使用初级概念的阶段是( B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3.( B )是确定学习者教学起点的主要依据。

A. 教学内容B. 初始能力C. 年龄D. 学习环境24.( A )是指对学习者感知不同刺激、并对不同刺激作出反映这两个方面产生影响的所有心理特征。

A.学习风格 B. 认知结构 C. 学习准备 D. 学习方法25.原有观念与新观念之间的( B ),是指当前所学内容类属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某个包容性更广、抽象概括程度更高的原有观念。

A. 总括关系B. 类属关系C. 并列组合关系D. 因果关系26.( C )是指个体的观念的全部内容和组织,或者就教材而言,指个体关于特殊知识领域的观念的内容和组织。

A.学习准备 B.学习风格 C.认知结构 D.学习方法27.下列那种形式不能用来表明对知识材料的领会( D )A. 转换B. 解释C. 推断D. 记忆28.下列哪个动词表明了布卢姆分析层次的学习目标( A )A. 比较 B. 总结C. 说出D. 选择29.在马杰的ABCD模式中,哪个是基本部分( B )A. 对象的描述B. 行为的描述C. 条件的描述D. 标准的描述30.对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之间的关系,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D )A.教学目标完全不同于教学目的,两者无相互关系B.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是类似的C.教学目标和教学目的只是表达方式不一样,其实质是相同的D.从某种角度来看,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31.在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中,确定教学起点的是( C )A.学习需要分析 B.学习内容分析C.学生初始能力分析 D.学生一般特征分析32. ( A )是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与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

A. 辨别B. 形成概念C. 规则D. 高级规则33.对学生的初始能力和教学起点的确定,首先要( A )A.对先决知识与技能的测试B.对目标技能的测试C.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态度D.一般性了解34.若教学目标为形成概念,则学习结果的类型为( B )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认知策略 D.认知方式35.将刺激物的一个特征和另一个特征,或者将一个符号和另一个符号加以区别的一种习得能力是( C )。

A.形成概念 B.利用规则 C.鉴别技能 D.言语信息36.在单元、学期、学年开始时,教学活动尚未纳入轨道之前,对学生知识技能、智力体力及情感状况等进行评价称为( A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