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救生艇调试程序

救生艇调试程序

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CMP-WHPH(LQ)-MA-0001 版次:0目录1.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规范和标准 (3)4.文件和图纸 (4)5.调试准备 (4)5.1动力 (4)5.2材料 (4)5.3人力 (4)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 (4)5.5调试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调试前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证书和报告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调试 (6)7.1外观检查 (6)7.2绝缘检查 (6)7.3功能模拟测试 (6)7.4试验载荷 (7)7.5吊艇架静力试验 (7)7.6起艇机试验 (8)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 (8)7.8试验注意事项 (10)8.调试总结 (10)1.0 说明1.1该程序适用于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30人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

1.2救生艇供应商为青岛北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数量2套a)主要参数:●救生艇/救生兼救助艇型号:BH-6A●艇长: 6.50m●艇宽: 2.30m●型深: 1.20m●钩距: 6.00m+0.02m●定员:30人●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3210(kg)●满载重量(SWL):5685(kg)●吊艇架最大工作负荷:75KN●起艇机(BW-LR75)救生/救助艇)最大起升负荷:60kN(low speed)48kN (high speed)下降速度(Lowering speed):40~60m/min提升速度(Hoisting speed):≥6m/min (low speed)≥18m/min (high speed)2.0 目的本程序的目的是指导QHD32-6 WHPH生活模块项目全封闭耐火救生艇兼救助艇调试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3.0 规范和标准3.1法律法规●“救生设备试验”IMO MSC.81(70) 1998●“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SOLAS) IMO 2009综合文本●“海上固定平台安全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0●“海船救生设备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4.0 文件和图纸●调试大纲●设计规格书●数据表●耐火救生艇布置图●耐火救生艇完工图●吊艇架完工图●起艇机完工图●吊艇架使用说明书●起艇机使用说明书●耐火救生艇使用保养说明书●厂家资料5.0 调试准备5.1动力●起艇机电源●救生艇充电电源5.2材料(型号见说明书)●柴油●润滑油●润滑脂●齿轮油5.3人力●设备调试负责人●专业调试工程师●技能工人●安全监督5.4仪器仪表及工机具●秒表、测温计、兆欧表、电流表●双吊点吊架及重物:12.221吨●沙袋或压铁(海上试验): 3.0305吨●皮卷尺(20m):2只●绳子●吊带●索具●对讲机●厂家专用工具●维修包5.5调试备件●规定的调试备件●易损备件6.0 调试前检查6.1调试环境●调试区域干净、整洁●调试区域照明满足工作要求6.2安全●调试人员劳保用品佩戴整齐●调试区域警示隔离,并在明显位置悬挂警示牌●调试区域通风良好●调试区域严禁存放危险品●与调试无关人员禁止进入调试区域●调试区域禁止交叉作业●调试区域设有紧急疏散通道●配备消防器材●操作开关挂牌上锁●调试使用的辅助设备执行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和程序6.3证书和报告●检查设备的合格证书●检查设备出厂试验报告●检查设备安装检验报告●检查仪表的安装报告、检定证书●检查电缆的校线报告●检查相关的管路系统检验报告7.0 调试7.1外观检查●依据设备设备数据表和铭牌,确认救生艇参数正确无误●检查确认救生艇、吊艇架、钢丝绳等安装完成并检验合格●检查救生艇、吊艇架及相关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检查确认所有仪表完好●检查相关电缆,确认连接完毕●检查相关盘柜的仪器、仪表、按钮灯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紧固件是否安装完好●检查救生艇油料,确认加注完成●检查应急供气系统及装置,确保应急系统在火灾和危险区域为救生艇正常供气●按照设备清单,检查所有艇内属具,确认齐全完好●检查救生艇发动机启动电瓶及充电器,确认安装、连接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7.2绝缘检查●测量电机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测量空间加热器的冷态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7.3功能模拟测试7.3.1救生艇发动机功能试验●主控制开关功能●保险开关功能●报警灯功能●蜂鸣器功能●冷却水温度高报警功能●柴油压力低报警功能●启动功能●运转试验●“速度/传送”控制杆功能7.3.2电器效用功能试验7.3.2.1电瓶功能试验●向电瓶充电,直至指示灯显示为绿色●断开电接线,测量电瓶电压并于电瓶标注的额定电压作对比●电瓶放电至指示灯显示为黑色●测量此时电瓶电压并做好记录7.3.2.2各类灯具的功能测试●包括舱顶灯、示位灯、搜索灯、罗经灯7.3.3喷淋功能试验●检查海水引入阀,注入防渗黄油进行润滑●检查喷淋泵、软管、喷淋短管接头的连接,确认完好●打开海水引入阀●启动喷淋泵使海水喷洒到艇体●观察喷淋水膜覆盖艇体分布情况是否均匀7.4试验载荷●空船重量(带燃油与设备) 3.21吨● 30人重量 2.475吨● SWL(救生艇满载重量) 5.685吨● W0 (空船重量+3 人) 3.4575吨● W0’ (空船重量+6 人) 3.705吨● F1=2.2 x SWL = 2.2 x 5.685=12.507吨● F2=1.1 x SWL = 1.1x5.685=6.2535吨● F4=1.1 x W0’ = 1.1 x 3.705=4.0755吨● F5= F2 - 3.21=6.2535 - 3.21=3.0435吨7.5吊艇架静力试验试验负荷:F1=2.2 x SWL●将吊艇架按要求焊接在救生平台之后,应首先对吊艇架的焊缝和吊艇平台的水平度进行检查,焊缝检查方法为超声波和磁粉检查。

●将F1吨重物均匀的挂在吊艇架的两个支点上,悬挂时间不少于5分钟,试验后的吊艇架及救生平台不得有任何永久变形或损坏。

●焊缝应进行重新检查,不得有损坏,变形等。

7.6起艇机试验使用配重(不带救生艇),重物悬挂高度不低于10M,否则下述试验不准确。

救生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2=1.1 x SWL救助艇起艇机试验负荷:F4=1.1 x W0’7.6.1下放速度实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挂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重物下放到地面,测定其下放速度,其速度控制在~43.68m/min, 如果达不到或超过上述下放速度,应进行调校,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重物在下放过程中,起艇机刹车系统不能过热,发烟,打滑或卡住。

齿轮箱等温度不能过高。

●以上下放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2刹车试验●将F2吨重物均匀的吊在起艇机的两个吊艇环上,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使重物下放,在下放过程中,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7.6.3提升试验及回收驻车试验●将F2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生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生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为不小于6m/分。

●将F4吨的重物均匀的挂在救助艇起艇机的两个吊环上,做提升下放试验,测量起艇机的提升速度,救助艇起艇机的提升速度~18m/分,如果提升速度过快或过慢,应进行调校。

●另外,在提升过程中可作回收驻车试验,即提升过程中刹车试验。

上述提升,回收驻车试验,均不得少于3次,检查起艇机与吊艇架各部分性能,不得有打滑,卡住,过热或起艇机的电气控制部分不正常等现象。

7.7救生艇及起艇机试验(在海上进行或港池进行)注意:该试验必须有厂家人员参与才能进行。

当组块在海上安装就位后,把救生艇吊挂在各自的位置上,检查救生艇就位后各部分位置是否合适,固定支架及固定块的固定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应进行调整,待救生艇,吊艇架和起艇机全部安装调整完工后,应进行下列试验:7.7.1放艇试验(1.1XSWL):●艇内加入重量为F5吨的压铁(用布包好,以防碰坏艇内壳件和部件)或沙袋,在起艇平台上,用手搬起起艇机制动手柄,将艇下放,救生艇在下放过程中,可做刹车试验,以检查起艇机刹车系统的性能,试验不得少于三次。

起艇机及刹车系统不得有打滑,发烟,过热及卡住等不正常现象发生。

7.7.2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上述放艇试验后,当耐火救生艇放到海面后,就可以进行救生艇的脱钩、挂钩试验。

其步骤如下:●艇内进入三人,其中一人操纵救生艇,二人负责救生艇的挂钩等项工作。

驾驶员可在艇内拉开艇的脱钩装置,艇的首尾吊艇钩便可同步脱开。

艇脱钩后,驾驶员可发动艇内主机,使艇航行一段距离后再驶回原地方,进行艇的挂钩试验。

方法是驾驶员把艇驶到起艇机两条吊索环的正下方,其他二人分别打开艇的前盖、后门,探出身体,分别把吊环挂入艇钩内(挂钩前应注意首尾吊钩在脱钩之后是否已经正确复位)。

然后三人离开救生艇,在平台上起动起艇机,将救生艇收至救生平台就位。

应注意救生艇的首尾就位方向在挂钩时不能搞错(对不具有全员提升能力的救生艇,起吊前应卸掉荷载)。

●由于脱钩、挂钩试验在救生艇出厂试验时已作过,所以如第一次很顺利可只作一次试验,但如遇有异常情况,应调校好后再重新做试验。

●做上述试验时,为防止艇脱钩后漂得太远,也可事先在艇上系一根缆索,另一端拴在救生平台栏杆上,回收艇时使用方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