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

旅行的艺术读后感

《旅行的意义》读后感“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无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

”而且,对旅行的艺术的研究可能在一定意义上帮助人们理解希腊哲人所谓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或人类昌盛。

——Alain De Botton 上课时候,课件上的一段话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然后我特意找来了《旅行的艺术》这本书,这是我看阿兰·德波顿的第一本书,一口气读完之后依然觉得回味无穷,内心深处一直在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对于旅游的独特领悟,希望自己哪天也可以到世界各地去旅游,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

虽然自己学习的一直是旅游管理专业,在看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觉得旅游就是人们单纯的出于休闲娱乐的目的而前往异地进行的有关食、住、行、游、购、娱的一系列活动,但是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突然间真正的感受到了旅行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魅力以及给人们带来的那种精神上的震撼,才知道自己之前对于旅游的理解是多么的浅薄。

翻开书首先看到的是余秋雨和南治国写的序,在他们写的序中,有些话我非常的喜欢,在此提出来给大家看一下,顺便也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种独特的心境,他们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沟通。

”生活中的我们和在旅途中的我们非常的不一样,心境、行为、思维方式、对事物的看法、甚至是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是用心享受生活中的美好,甚至生活中每天都见到的而被我们忽视的景物在旅途中也会变得不一样,这是我们在物质充裕的社会里无法体会到的一种心境。

从小到大,一直羡慕那种有一个足够大的背包,想到一个地方可以说走就走的人,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太多的约束,我喜欢看三毛的书,感觉在书中自己可以跟随她一起去撒哈拉沙漠、西班牙、古巴、哥伦比亚等自己同样想去的地方,我渴望自己有一天也可以不受一切的约束,一个人到喜欢的地方。

一个人的生活也许是孤独的,可是一个人的旅行永远不会孤独,在旅途中,我们一定会碰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哪怕彼此只是擦肩而过,我们也可以用心来体会对方的心境,甚至可以从对方的眼睛中读出自己,或者两个人在同一个地方可以一起分享彼此的心境,然后各自踏上自己的旅途,即使以后不再联系、不再相遇,可是回想起来,依然会从心底深处感到一种他乡遇知己的欣慰。

“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

”现实生活中的旅游有太多的限制,比如金钱、时间、家庭的拖累等,可是如果我们都有一颗旅行中安静单纯的心,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旅行的乐趣,在校园中、工作的路上,甚至就像作者说的,在自己的卧室也可以旅行。

同样的,每个人的心态、文化、思想都是不一样的,就好像一句话说的“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的旅行心态、经历、旅行过程中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旅游过程中的收获也不会一样。

“旅行,成了克服现代社会自闭症的一条命脉。

”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对于这种观点,我不那么认同,旅行,的确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开阔我们的眼界,可以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体验,有助于我们的沟通交流,当心情不好、压力大时还可以帮我们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这是旅游的一部分好处,但是在现实的生活中,虽然每天的生活压力比较的大,工作、家庭各个方面,可是有自闭症的人还是少之又少。

虽然说一个人心情不好、压抑时,旅游很好,可是这并不是单一的放松方法,比如在家里看书、做家务、烹饪、打篮球,都是很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

以作者的想法来看,在自己的卧室都可以旅行,所以说,这些方式也应该都属于旅行的一种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这种说法是有些模糊和片面的,或者说自己还是不能深刻的体会作者的心境。

“真正的旅行,就德波顿而言,必须是哲理和文化层面上旅者的心灵与旅行地之间的共通和默契。

”这是一种非常高层次的旅游心态,旅游者不仅仅限于在游览过程中欣赏美好的景色,更重要的是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心态,单纯欣赏美好的景色带给我们的只是感官上的享受,可是如果我们用自己的心灵来享受美好的景色,我们的享受将达到一种更高的层次,我们的心灵可以得到震撼,在旅行活动中也可以收获的更多。

自己学的就是旅游管理这个专业,大学时候实习、毕业旅行也都去了很多的地方,可是每次到一个地方、景点,游玩之后回到学校或者家里,都会觉得很累很疲惫,觉得和自己的期望值相差太多,甚至觉得不愿意下次再出去,可是仔细想一下,我们只是在出游之前对所到景点的期望值太高,从各个方面了解到的旅游地的信息太多,而这些信息大多数是旅行社或旅游景点营销出来的效果,以至于到了地方之后,只注意寻找自己想象中的那种美好,循着自己脑海中的记忆去寻找,忽略了身边的那种单纯简单的美好。

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瞬间明白,我们的旅行活动太具有功利性,旅行是一种享受,我们应该以一颗轻松的心态去享受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不管是不是在旅行中。

出发1、对旅行的期待“在艺术作品和期待中寻找有价值的因素远比从现实生活中找寻来得容易。

期待和艺术展现的是生活气韵生动、井然有序,这种气韵和秩序是我们纷扰错乱的现实生活所不能呈现的。

”“只有当我们不必亲临某地去面对额外的挑战,我们方能最自如的置身其中。

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

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每个人在旅行之前都会有个完善的计划,然后搜寻相关的资料,从备选的旅游目的地中挑选出一个合适的,在出游之前,也会搜寻更多的信息来为自己的出游做准备,包括从旅行社、电视、报纸等相关地方搜集,但是在现在的社会中,旅游景点的市场营销都做的非常好,有个别的景点甚至是靠营销打出来的名气,当我们在旅游活动中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注意力向自己搜集到的信息靠拢,有很多时候忽略了身边的美好,然后看到的景色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就会觉得自己收获的比期望的低,就会造成旅游结束时失落、低沉的心情。

其实,在我们旅行时,不要用物质的心来欣赏,要以一颗平淡、享受生活的心来看周围的一切,我们的收获可以更多。

2、旅行中的特定场所波德莱尔:“对我而言,我总是希望自己在一个我目前所居地以外的地方,因而到另一个地方去永远是我满心欢喜的事情。

看重对旅行的幻想。

”“波德莱尔羡慕的不仅是旅程的起点或终点,如车站、码头、机场等地方,他也羡慕那些交通工具,特别是海上行驶的轮船。

凝视一艘轮船,你会发现他散发出深邃、神秘的魅力。

”就好像我们说的那样,很多事情不在于追求什么结果,主要在于我们享受经历的一个过程,在旅途的过程中我们也有很多美好的记忆,当我们坐火车时候,我们可以欣赏窗外美好的风景;当我们坐飞机时候,我们可以欣赏白云的飘逸;当我们坐轮船时候可以体验到大海的浩瀚,大部分人都认为自己在旅行的过程中花费在交通上的时间是一种浪费,其实,在我们的旅行过程中一切都是动态的,我们可以在这些动态中充分享受所经历的一切,甚至可以在此期间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

动机3、异国情调“我们在异域发现的异国情调可能就是我们在本国苦求而不得的东西。

”a、喧嚣中的异域情调:生活本质上是混乱和喧嚣的,除了艺术作品,其他创造秩序的企图只是吹毛求疵和假正经,因而背离我们现实的生活。

b、拉屎的驴的异域情调:把率真的理念纳入世界观。

c、骆驼所体现的异域风情:骆驼的恬淡韧毅和朴拙单纯的天性。

在这个部分中,作者的有些例子可能在我们看来比较粗鄙,可是仔细的想一下,这也正是现实中的旅行,我们在旅行中看到的很多现象有时候过于美好、过于片面,从而忽略了很多现实,但恰恰是这些现实带给我们更多的深思,同时也带给我们更多的享受。

比如说拉屎的驴和骆驼,我觉得,作者的观念应该是为了让人们多体会一下人性中的坦白率真的一面。

在旅行时候异域风情的确很吸引人,我们旅行大部分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在异域的旅游目的地旅行时候,当地要做好异域风情的保护工作,像现在很多目的地当地的特色已经变得世俗化、商业化,游客看到的也不是最初的风俗民情了,我们在今后的旅游开发工作中要更加注重最初的民俗开发保护工作,让人们可以享受最真实的民俗风情。

4、好奇心当我们看到一个地方相关的旅游宣传,比如说,海报、旅游景区的小册子、景区精致的图片、绚丽的视频的时候,我们会对那个景区产生一种强烈的出游欲望,这也可以说是由于文化、自然、社会等差异带给我们的一种追求异地风光而产生的出行的欲望,有时候,当我们看到充满神秘的异域风光而产生的那种吸引力真的是难以抗拒的。

风景5、乡村与城市乡村和城市是两种不同的风光,在乡村,我们可以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原生态的事物,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甚至可以感觉到泥土的清新,在城市时间长的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放松自己疲惫的身心。

同样的,从小在乡村长大的人到了城市可以体会到一种繁华的气息,可以看到很多在乡村看不到的东西,也会有一种独特的体验。

6、壮阔:悬崖峭壁、沙漠、大海、高山等,都可以让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壮阔,同时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艺术7、令人眼界大开的艺术8、对美的拥有作者跟着梵高游览了普罗旺斯,同时,在科技发展迅速的当代,当我们在旅游的时候,看到美的东西,我们都会有占有的欲望,可是由于旅游的异地性,我们不可能占有,所以我们选择了举起手中的相机来记录每一个美好的瞬间,但是普斯金不提倡这种方式。

他比较提倡用绘画和写作的方式,在他看来,绘画可以让我们更加细致的观察周围的一切美好,不是走马观花的看,而是关注,我们可以由此获得对美更深层次的领悟,更深刻的回忆,当我们举起相机的时候,我们忽略了用心去感受美丽的重要性,会认为我们可以用相机记录下来一切美好的事物,但是写作和绘画却可以使我们更深刻的领略到事物的内在美丽。

普斯金对于美和拥有美的兴趣得出了五条主要结论:首先,美是由许多复杂因素组合而成,对人的心理和视觉产生冲击;第二,人类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就是对美作出反应并且渴望拥有它;第三,这种渴望拥有的欲望有比较低级的表现形式,包括购买纪念品的渴望,将一个人的名字刻在柱子上的渴望和拍照的渴望;第四,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正确的拥有美,那就是通过理解美,并通过使我们敏感于那些促成美的因素(心理上的和视觉上的)而达到对美的拥有。

最后,追求这种敏锐理解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尝试通过艺术,通过书写或绘画来描述美丽的地方,而不考虑我们是否真的具有这样的才华。

但是我觉得作者的观点不是那么的完善,毕竟,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使得大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旅游地停留很久,当我们旅行时,我们也没有足够充分的时候来欣赏一点一滴的美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看,用心去体会,然后用相机记录一下经典的景色,以后可以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