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ignArchitectureHistoryNov 2008Dannis.L[外国建筑史]2一、 外国建筑史发展脉络1. 原始社会建筑2. 古代埃及建筑(B.C.32C ——B.C.1C )金字塔、太阳神庙、卡宏城古代西亚建筑(B.C.30C ——B.C.7C )土坯墙琉璃饰面、新巴比伦城、乌尔城观象台、萨尔贡王宫 古代印度建筑(B.C.7C ——B.C.3000) 谟亨约达罗城、石窟 古代希腊建筑(B.C.3000——B.C.146)阿索斯广场、雅典卫城、梁柱、古希腊柱式、埃比道拉斯剧场 3. 古代罗马建筑(B.C.750——A.D.345)《建筑十书》维特鲁威、古罗马五种柱式、万神庙、拱券、 4. 拜占庭建筑(395——1453)帆拱、希腊十字、装饰、圣索非亚大教堂、圣马克教堂 5. 初期基督教建筑与罗马风建筑(4——12世纪)比萨大教堂6. 哥特建筑(Gothic )(12世纪——16世纪)尖券、飞券、飞扶壁、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公爵府 7. 文艺复兴建筑(Renaissance )(15世纪——16世纪)坦比哀多、圆厅别墅、帕拉蒂奥母题、圣马可广场 巴洛克风格(Baroque Style )(17世纪以后) 圣卡罗教堂(波洛来尼) 8. 古典主义建筑(17世纪,法国)卢浮宫东廊、凡尔赛宫、协和广场 洛可可风格(Rococo Style ) 残废军人新教堂当代部分9. 复古主义思潮(18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古典复兴(Classical Revival ) 巴黎万神庙、美国国会大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 英国国国会大厦折衷主义(Eclecticism ) 巴黎歌剧院、巴黎圣心教堂 10.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19世纪50年代)英国英国 肯特 红屋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19c80s ) 布鲁塞尔 贝伦斯 青年风格派(Jugendstil ) 范德菲尔德 安东尼高迪 米拉公寓维也纳学派 瓦格纳《现代建筑》 维也纳邮政储蓄银行 路斯 装饰是罪恶的 斯坦纳住宅 分离派(Secession ) 维也纳分离派展览馆 11.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 )(19世纪70年代)詹尼 沙利文12. 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彼得贝伦斯 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 法古斯工厂 13. 表现派(Expressionism ) 孟德尔松 爱因斯坦天文台未来派(Futurism ) 桑·伊利亚风格派(De Stijl ) 孟德利安 线条与色彩 构成派(Constructivism ) 马来维奇14. 正统现代主义(Modern Architecture )(20世纪20年代——50年代)格罗皮乌斯 法古斯工厂、包豪斯校舍勒·柯布西耶 《走向新建筑》、萨马耶利别墅、廊想教堂密斯·凡·德罗 伊利诺工学院克朗楼,范斯沃斯住宅、希格拉姆大厦 赖特 草原住宅、流水别墅、西塔里埃森、古根海姆博物馆 阿尔瓦·阿尔托 帕米欧肺病疗养院、珊纳特赛罗市政中心、卡雷住宅15. 多元论建筑(Phural Archi )(50s ——至今)粗野主义 50s ——60s 柯布西耶、斯密森夫妇、保罗·鲁道夫典雅主义50s-60s 密斯、斯东、雅玛萨奇、约翰逊隐喻主义(象征主义)小沙里宁、伍重、盖里、夏隆新乡土或地方主义阿尔瓦·阿尔托、查尔斯·摩尔、安藤忠雄光亮式(银色派) SOM-利华大厦、Johns、水晶教堂探索新颖空间和共享空间约翰·波特曼、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老贝)建筑电讯派詹姆·斯特林新陈代谢派丹下建三、黑川纪章奇异建筑探索16.后现代主义建筑(Post Modernism)(70s——80s)罗伯特·文丘里、詹克斯、查尔斯·摩尔、格雷夫斯、汉斯·东雷、斯特林17.晚期现代主义(Later Modernism)(70s——至今)新造型高技派先现代派18.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扎哈·哈迪德、彼得·埃森曼、盖里、屈米-拉维莱特公园34古代埃及建筑上埃及——尼罗河峡谷,中游 下埃及——河口三角洲方尖碑:古埃及崇拜太阳的纪念碑,起初摆在建筑群中心,后来位于神庙入口两侧。
细长比1:10,上小下大,顶部为金字塔形。
用花岗岩制成碑身,刻有象形文字和图案,高度不等,最高50余米。
住宅:1. 木材做墙基,木构架,芦苇编墙,拱形——下埃及2. 卵石墙基,土坯墙,木屋顶覆泥——上埃及 建筑材料:1. 早期:土坯、芦苇、棕榈木、纸草和粘土2. 石料:上埃及生产,由尼罗河运输,是金字塔的主要原料 建筑结构及技术:1. 梁柱和承重墙结合。
(芦苇,棕榈木,纸草捆扎起来抹泥,组成墙和篱笆)2. 柱式:石材,上刻浮雕或文字。
府邸:卡宏城(Kahune )主要房间在北侧,有敞廊减少太阳辐射热。
莲花束茎式 纸草束茎式 纸草盛放式一般H=5D ,柱间距为一个柱径金字塔(陵墓)古代埃及的陵墓包括:墓室和祀厅两部分。
玛斯塔巴(Mastaba ):陵墓地上部分用砖或石块砌成长方形的平台。
早期帝王的陵墓,有收分的平台,与地面呈75度角,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后来的金字塔从此发展而来。
早期的材料是土坯:后来改用石块。
——单层金字塔 多层金字塔第一座石头金字塔:在萨卡拉(Sakkara )的昭赛尔(Zoser )金字塔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高60米,呈阶梯状。
现存金字塔中最早者。
成就:从小Mastaba 发展成有序的祭祀空间;多层台基发展成为单纯的纪念碑;分离祭祀、陵体部分;符合石材加工特点,取消仿木痕迹。
折线金字塔:达舒尔金字塔(Dahshur )是正棱锥金字塔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成就:纪念性的台基上有了一个神圣的部分,形体更加单纯5吉萨金字塔群:(Giza )位于孟斐斯(Menphis )库福(Khufu ):147.6米,底边230.35米 哈弗拉(Khafra ):143.5米,215.25米门卡乌拉(Menkaura ):66.4米,108.04米。
大斯芬克斯像(Great Sphinx ) 成就:1.厅堂和围墙的附属不再仿木柱和芦苇2.采用了适合石材特点的简单几何形体3.纪念性建筑的典型风格已经形成 金字塔的演变过程:悬崖陵墓由于首都由河口三角洲的孟婓斯(Menphis )迁至南部峡谷的底比斯(Thebes )。
结构技术:用梁柱结构建造了表较宽敞的内部空间,使纪念性建筑内部艺术的意义加强了。
陵墓的新格局:祭祀厅堂成为了陵墓的主体,扩展成为宏大的庙宇,按纵深布置,最后一进开凿在很远的地方。
曼都赫特普三世墓(Mausoleum of Menta-Hotep III ) 建造者:德·埃·巴哈利(Deir-el-Bahari ) 成就:开创了陵墓建筑的新形制。
狮身人面像+神道——大广场——皇帝雕像——柱厅——院子——大厅——小圣道(山岩内)——陵墓进步:金字塔不再是艺术构思的主主体,利用原始拜物教,向山岩崇拜来神化皇帝。
把传统的金字塔和底比斯的石窟墓结合起来。
卡纳克宏斯神庙平面太阳神庙新王国时期,太阳神庙代替了原始拜物教,皇帝成为太阳神的化身。
1. 外部: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此举行,富丽堂皇,与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2. 内部:大殿,接受少数人的朝拜,为求幽暗威压,和仪典的神秘性相适应。
阿蒙神庙(卡纳克)轴线布置图:6金字塔剖面:埃德府神庙牌楼门(Edfu ) 方尖碑卡纳克(Karnak )阿蒙神庙和鲁克索(Luxor )阿蒙神庙是同时期的两大神庙,在尼罗河东岸。
两河流域的建筑材料:以土为主要原料的结构体系和装饰方法结构:早期夯土墙,后以土坯砖和烧砖,并用沥青粘结材料,发展了券、拱和穹窿结构。
创造:创造了保护墙面的面砖和彩色玻璃砖。
用沥青粘结或者用陶钉固定。
山岳台定义:(星象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高台,一般为7层,自上而下逐层缩小,有坡道或阶梯逐层通达台顶,顶上有一间不大的神堂。
乌尔山岳台(Ur )空中花园古代西亚杰出的建筑,建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位于新巴比伦内城,是一座阶梯式的花园,被描述成披着花木盛装的小山。
帕赛波里斯(Persepolis )宫殿群入口有大石台阶,前有门楼。
中央为百柱厅(百柱殿)和接待厅(朝觐殿),东南面为宫殿和内宫,周围是绿化和凉亭。
爱琴文化的建筑爱琴海(Aegean Sea ):希腊半岛和小亚细亚之间的海域,南部以克里特岛为界。
克里特:克诺索思城(Knossos )及其宫殿、费斯特宫殿(Phaestus )技术:墙下部用乱石砌,以上用土坯,土坯里加木骨架,墙面抹泥或石灰,露出的木骨架,涂成深红色。
迈锡尼:7狮子门:高宽3.5米,门上过梁90cm 。
上面发一个叠涩券,大致呈正三角形,是过梁不必承重。
上填一块石板,浮雕一对狮子保护着中央一根象征宫殿的柱子。
区别:克里特的风格纤秀华丽,毫不设防;迈锡尼粗犷雄健,有极强的防御性。
共同点:以正室为核心的宫殿建筑群布局,工字型平面大门等等。
古代希腊的建筑古希腊的四个时期:荷马时期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希腊化时期 古典建筑: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城联合各城邦擊敗波斯的侵略者,建立了雅典霸权后一百多年,称古典文化时期,其建筑称为古典建筑。
柱式柱式:柱子、檐部、基座之间,以及各个构件本身的处理形成定型的做法,这种特定的相同点:自上而下的生长态势,下粗上细,下重上轻,下质朴分划少而上华丽。
分划大多是垂直构件做垂直线脚或凹槽,水平构件作水平线脚,承重构件质朴无华,装饰浮雕集中在填充部。
柱头是垂直构件和水平构件的交接点,长方形构件与圆形构件的交接点。
8雅典卫城(Acropolis ,Athens )山门(Propylea,Athens )为庆祝波西战争的胜利,雅典城邦在雅典城西南的上岗上建造的一组纪念性建筑群。
它象征了国家,并且是宗教庆典和国家节日进行庆典活动的主要场所。
特点:1. 位于卫城西端,从山下由大台阶直达山门。
2. 平面、形体不对称,北为展室,南为敞廊3. 两种柱式混合:多立克(外)、爱奥尼(内)4. 地形高差处将建筑断开,使得两个立面造型统一 设计者:穆尼希克里(Mnesicles )胜利神庙(Temple of Nike Apteros )点题建筑,指明了卫城修建的主题是战争。
在山门的左侧。
在构图上平衡山门展览室。
设计者:卡里克拉特(Callicart )帕提农神庙(Parthenon )雅典卫城的主体建筑,三层台基,两坡顶,列柱围廊式,采用视差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