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路旁的橡树》《语文园地二》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秆、绣、赤”等31个生字,会写“翠、衬、衫”等4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2、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四.单元教材分析:
环境保护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本组教材围绕“爱护周围环境”这个专题进行编排。
要通过本单元教学,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的努力。
在一年级下册第三组安排了“保护环境”,二年级上册第七组安排了“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专题。
与以往专题不同的是,本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
围绕“环境保护”这个专题,本组教材将导语、课文、课后练习、语文园地以及综合性学习等相关内容以整合的方式编排在一起。
其中,“调查周围环境”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5课《翠鸟》之后,提示学生此次活动要求调查的内容、所选择的组织和调查方式;在《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后,提示学生交流开展活动的方式,整理调查材料,做好展示和交流的准备。
本组的四篇课文中,《翠鸟》《燕子专列》讲述的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故事,《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路旁的橡树》反映了人们对待植物的不同态度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前三篇属于精读课文,最后一篇是略读课文。
本组的导语提醒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做些什么”;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以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导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以及他人为保护环境所作出的努力,使其在内心深处、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有所触动和感悟;顺着这个情感发展主线,教材在课文后面安排学生去亲身调查、开展以“调查周围环境”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中,教材在学生开展的调查活动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拓展和延伸,引导学生围绕专题和此次活动,开展口语交际、习作和展示等学习活动。
五.教学课时安排:
《翠鸟》2课时《燕子专列》2课时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2课时《路旁的橡树》1课时
《语文园地二》3课时
5 翠鸟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翠鸟、苇秆”等词语,摘抄描写翠鸟外形和动作特点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
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翠鸟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体会翠鸟的外形特点与捕鱼本领之间的关系,透过具体的语句感受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与学生一起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搜集有关翠鸟的资料。
四.教学安排:3课时
6 燕子专列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欧、洲”等11个生字,会写“欧、洲、瑞”等14个字。
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
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与人们风险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四.教学准备:
小黑板(生字词)
7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郁、澈”等9个宇,学会“林、郁”等13个字。
正确读写“山谷、森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乱砍伐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和原因;教学难点是联系生适实际理解本文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三.教学准备:
1、小黑板(字词)。
2、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与森林的破坏情况、植物与水土流失、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
教学安排:3课时
8、路旁的橡树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路人高尚的心。
二.教学重点:
体会人们为保护橡树而体现出一颗高尚的心,联系生活实际为保护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
三.教学准备:
1、查字典,理解“高尚”一词的意思。
联系生活及读书经历,想想哪些行为是高尚的。
2、投影:课文插图及最后一句话。
四.教学课时:1课时
语文园地二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2、写出综合性实践活动中的见闻或想象。
练习修改习作。
3、能发现比喻句的特点,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意思相反的几组词及优美的诗句。
会认7个生字。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
二.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三.教学安排:四课时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去了解我们家乡的环境。
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1、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2、引导讨论:面对家乡的环境情况,我们小学生能做些什么呢?
如:从我做起,不乱扔垃圾;遇到破坏环境行为,予以制止;做父母及周围人的工作,增强环保意识,为树林做广告拍;亲手种花种树等。
3、评出合理化的建议。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真正行动起来,做环保小卫士。
并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看看他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环境状况,也在思考我们能做些什么?那么,你一定有值得记下来的东西,或者你对未来也曾想象过,在综合性学习中,没准还发生了有趣事情。
想跟大家进一步交流吗?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
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认一认。
(2)指名读,注意字音是否正确。
(3)小组比赛,看谁生字认得准,并说说用什么办法认识的
(4)组词大列车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动物)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
引导背诵: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