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骗局大揭秘

骗局大揭秘

骗局大揭秘1、拾金平分莫贪心【骗局呈现】今年3月份,市民尹女士到西涝台市场买菜。

途中,一名男子从她身边走过,将钱包掉在了地上。

正当她准备提醒这名男子时,身边另一位年轻男子急忙捡起了地上的钱包,并低声示意她不要出声。

随后,年轻男子将尹女士拉到一旁,提出将钱包内的财物平分。

这时,丢钱的男子追上来询问是否有人看到他丢的钱包,结果无人承认。

“钱包里的钱是我们单位的,你能不能帮我到单位作个证明?”捡钱的年轻男子答应了。

临走前,这位男子快速将钱包塞进尹女士口袋里:“你等我,回来我们平分,但你得先压个东西给我。

”他盯着尹女士那对金耳环。

见状,尹女士赶紧摘下耳环递给对方。

等两人走远后,尹女士掏出钱包一看,里面的财物已不见踪影。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此类诈骗案件的目标主要为单身行走或骑自行车的女性。

骗子故意丢下财物,另一骗子拾获并要与你平分,然后略施小计骗走你的财物。

不要贪小便宜,地上不会长金币,谁也不会主动把好处送到你面前。

骗子不是要跟你平分财物,而是要掳走你的财物。

2、中奖退税要谨慎【骗局呈现】市民谷女士去年年底买了一辆二手车,前不久,她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国家税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准确地报出了谷女士的姓名、所买车辆的车型及车牌号码,还热心询问谷女士买车花了多少钱。

然后,他告诉谷女士,由于国家汽车税率下调,按比例她能拿到6000元的汽车退税,随后对方留下一个“010”数字开头的电话号码,让谷女士打过去办手续。

谷女士将信将疑地打了那个电话,对方却让她先汇一部分钱过去,并说这笔钱是办理汽车退税的手续费,不交的话就拿不到退税款。

谷女士一听要汇钱过去,便提高了警惕,她随后立即打电话咨询市国税局工作人员才知道自己遭遇了“骗局”。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此类骗局多是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事主私人电话。

对此,市民在接到类似“汽车退税”、“中奖”等陌生电话、短信或邮件时,要冷静思考分析,切勿轻信对方,更不要轻易透露个人银行账号或者按对方要求在ATM自动取款机上进行操作,以防骗子盗取钱财。

3、兑换外币防调包【骗局呈现】3月中旬,市民韩先生在荣成市威百商厦附近一家银行门口遇到了一名操广东口音的男子,对方十分诚恳地向韩先生求助说,由于要紧急用钱,身上没有人民币只有大量秘鲁币,希望能给予兑换人民币,并承诺给予丰厚回报。

韩先生怀疑该男子手持的是假币,一名自称银行主任的男子走出银行门口,看到双方正在兑换人民币,便上前假装看了一下对他们说:“这些秘鲁币是真的,值6万多元。

”见此,韩先生便把身上所有的现金全部兑换成秘鲁币。

当韩先生拿着这些秘鲁币回单位给同事看时,才知道这些秘鲁币连200元都不值,而他却损失了3万元。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所谓街头兑换外币,全是骗人的把戏!在这类诈骗活动中,骗子往往在公共场合选择中老年人,利用受害人不熟悉外币的特点,用假外币或秘鲁币、刚果币、越南币等低汇率币种兑换人民币。

其主要有以下几种伎俩:一是骗子以亲戚做手术需要钱为由,拿外币低价换人民币,另一人扮演银行主任,骗取事主的信任,利用事主贪小便宜的心理行骗。

二是两名骗子“唱双簧”兑换外币,以叫事主做中间人,给好处费为名,骗取事主信任后再骗钱。

三是骗子与事主兑换外币,趁事主不备调包,骗取事主的大额钱币。

警方提示,私换外币不但会扰乱金融市场,而且还可能给自己带来钱财损失。

市民应到正规的金融机构兑换外币,不要因贪图非分之财而上当。

4、“名贵药材”实为假前不久,市民王先生在公园散步时,被两名男子以问路的方式诱骗至市区一家医院门诊大楼2楼。

两名男子称他们手上有一批专治头晕和风湿骨痛的“名贵药材”,可低价卖给王先生。

正当王先生动心之时,该家医院的“仓库管理员”突然出现,并表示医院缺少这种货源,他愿意高价收购两名男子手中的“名贵药材”。

见状,两名男子表示,只要王先生拿出现金7万元购买全部“药材”,他们就不会卖给医院。

一番巧舌如簧,王先生最终买下了这批“名贵药材”。

然而,当王先生将药材拿到药店一问,才意识到自己中了骗子的圈套。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这类骗局中,市民千万不要轻信陌生人的身份,试想连堂堂一个大医院没有的货源,市面上又从何而来?如果发现可疑人员与你搭话,首先稳住他(她),可以要求查看他的工作证,并设法拨打110,民警帮您最稳当。

5、天掉“横财”莫上当前不久,大水泊镇的于老汉在田间耕作时,遇到两名操着南方口音的男子,他们手持金属探测仪、一个绿色笔记本和一张地图,自称是“中国某航空公司工程地质勘查人员”,要在此建航空塔,需要对这片地进行勘测。

在勘测过程中,其中一人随身携带的金属探测仪有反应,接着他们便在于老汉的地里进行挖掘,不一会儿就挖出一个用深灰色纸张包裹的“金龟”。

纸上写着繁体字,大意是以前为躲避战乱将此物埋于此地。

见挖到宝贝,两人高兴地把金灿灿的“金龟”让于老汉看。

只见,“金龟”重约0.25公斤,底座上面刻着:“大清金库光绪三年,神龟极品上上足赤”的字样。

这时,两名男子对于老汉说,这个宝贝至少值十万八万的,如果于老汉想要,仅付2500元的现金,够他们乘飞机即可。

自认为捡了大便宜的于老汉立即回家取了钱交给他们,后来拿“金龟”找人仔细一看,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再跑回田里,两个骗子早已不见踪影。

【防骗支招】骗子往往以假字画、假金佛、假金龟等为道具,在火车站、农贸市场、田间与你套近乎。

他们自称是“勘查人员”或称其家中出急事,需低价出售手中的“宝物”。

在你犹豫不决时,又出现一个“托儿”,称是这方面的行家,比如是银行职员、古董专家等,对假货进行鉴别并予以肯定。

你如果还不上钩,他们还有一招——又有一人出场,以高于市价收购,这时你心动了,昏头昏脑地拿出银行存折、首饰或从亲朋好友处借来钱款,去换来一堆不值钱的假货。

遇到此类骗局,市民切莫为了贪小便宜而吃大亏,要提高警惕,以防上当。

6、上门推销细思量不久前,张先生的店里进来一名自称是推销员的男子,他以每条出厂价8.4元、零售价11.6元的价格向张先生推销擦洗巾,并留下3条免费试用及厂方联系电话。

时隔数日,店内来了两名身穿军装、操外地口音的男子,他们看到店内神奇擦洗巾后,以每条11.6元的价格将3条毛巾买下,称如用得好即订货并留下联系电话。

7天后,张先生接到“军人”要求订购3000条神奇擦洗巾的电话后,马上与代理商联系,但代理商要求先汇款再发货,由于事主赚钱心急,便分两次汇去2.6万元购货款。

然而,张先生一直没有收到货,损失人民币2.6万元。

【受骗指数】★★★★【防骗支招】在这一类骗局当中,骗子通常采取唱“双簧”的形式,合伙诈骗。

他们先设计好一个骗局,以高额利润引诱事主上当。

世上不会有那么凑巧、那么好赚的生意。

骗子就是利用人们的无知、贪心进行诈骗。

7、电话充值诈骗近日,不断有读者反映,在广州街头碰到声称可以提供手机充值优惠的摊贩。

其“手机充值充200送300”的巨幅优惠,煞是吸引过往路人的眼球。

不过,很多光顾过这些摊贩的读者却反映充值进去的电话费打了几个电话就“蒸发”掉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真优惠还是一场骗局?记者为此作了深入调查。

用户上当100元话费两天就没了市民黄先生向记者反映,他3月2日路经一个手机充值摊档,看到标称有“充60送40”的优惠,便向摊贩充值了60元,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算上赠送的40元话费,一共100元话费却仅让黄先生用了两天。

黄先生回忆道:“当时摊贩拿我的手机打一个很奇怪的号码充值,079开头的,然后又拨打另一个号码让我查询余额,语音提示里面确实有100元话费。

然后,那个摊贩又教我先拨打一个079开头的接入号码,听到语音提示后再拨0+手机号+#就可通话。

当时试了一下,的确是可以的。

”但到了第二天,黄先生再拨打上述079开头的接入号码时,却根本拨打不通。

拨打对方所提供的一个所谓客服人员的手机号码,对方表示要检查一下系统,但之后就没有了回音。

第三天后,黄先生再次拨打该客服人员的手机,结果发现该手机已经打不通了。

针对黄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作了一些调查。

记者调查识破三重连环骗局记者走访发现,在广州市内一些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等区域都不难发现以高额话费回赠作为卖点的街头充值摊档。

在天河石牌桥地铁站出口附近,记者就发现了这样的一个摊档。

该摊档其实只有两三个年轻人在派发广告单张。

在这张“手机充值大赠送”的广告单张上,充值优惠似乎非常吸引人:“充60送40;充100送100;充200送300”,为了让顾客更放心地光顾,广告单上显眼的位置还标有“全部话费一次性到账,马上可查”的字样。

但记者在向该摊贩了解了详细情况后,却发现这张小小的广告单竟然暗藏着三重连环骗局。

第一重骗局:所谓手机充值不过是售卖IP电话卡据该小摊贩介绍,手机充值优惠通用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还有中国联通的手机用户。

这一说法引起了记者的极大怀疑,因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三家运营商之间并没有发行互通的充值卡,小摊贩难道如此神通广大,能自由进入三大运营商的充值系统吗?而且“充值优惠”的幅度太高了,三大运营商的充值优惠政策最多是买一送一,充200送300简直是天方夜谭。

再细看广告单上还有一行小小的说明———“手机200话费使用说明”:拨打200优惠热线可听到语音报余额;拨打200优惠热线听到系统语音报余额时可挂机,几秒钟后系统回拨提示输入要拨打的电话。

破绽就在这里,所谓的“200优惠热线”,所谓的充值优惠其实指的是购买这一“200优惠热线”。

见记者看穿里面的“秘密”,摊贩也不隐瞒,称这种优惠热线叫做“手机200卡”,话费是直接充到“200优惠热线”账户里的,而非充到手机上,因为移动、电信、联通的手机都能够使用这种业务,所以就有了所谓“能够给三大运营商的手机充值”的说法。

第二重骗局:话费低廉是幌子摊贩进而告诉记者,这种“手机200卡”很适合接听免费的手机用户使用,因为系统回拨以后并不扣手机话费,通话费用都在“手机200卡”账户上扣除,省内打全国各地每分钟也只要0.12元。

对比目前手机拨打国内长途电话0.39元/分钟,这一话费水平看起来的确很便宜。

但记者追问:“这0.12元/分钟怎么计算的?”摊贩答曰:“按照充200送300的优惠来计算,充100送100的每分钟就要0.15元。

”不过,记者随后在一家网上商城输入“手机200卡”搜索,却发现这种业务话费还有更低廉的,有的面值50元的卡只要15元就可以成交,有的每6秒钟话费才0.01元。

街头摊档的所谓话费便宜也是骗人的幌子。

第三重骗局:话费随时“蒸发”对于记者提出“为何有人才使用了几次,话费就没有了”的疑问,摊贩没有正面回应,只是说使用这种“手机200卡”时一定要注意等候回拨等。

记者向一位有多年电信增值服务从业经验的人士请教,该人士表示,这种所谓“手机200卡”业务其实是IP电话的一种,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推出了,不过由于使用时要等候回拨,极不方便,所以用户数一直不多,没有流行起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