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95.中建八局三公司恒大名都大钢模现场施工质量QC(28P)
195.中建八局三公司恒大名都大钢模现场施工质量QC(28P)
6.3 第一次 PDCA 循环检查及总结 在落实以上措施后,我们于 2008 年 3 月 15 日进行二层剪
力墙混凝土的浇筑。但在拆模过程中发现混凝土表面脱皮,
出现表面凸起,阴阳角和钢模拼缝部位发生错台. 为此我们 QC 小组围绕如何避免以上问题进行了第二次 PDCA 循环。
1、混凝土表面脱皮现象:
刘兴宝
2008.03.1 0.
非要因
序 号
末端因素
15 管理和奖罚 制度不健全
验证 方法
调查 分析
验证内容 管理上存在漏洞,奖罚力度不够
负责人 验证时间
卢来运 2008. 3.10.
验证 结果
非要因
制图:党少辉
审核:刘兴宝
日期:2008.3.11
从以上分析表可以看出:组装方案选择不当;操作人
员经验不足; 整体强度、刚度不足; 拆模时间控制不当; 堆
序,并做好技术、
安全交底 马正文
2008.03.
11
2
整体强度、 刚度不足 面积大,构造要
求严格。
通过计算、分析,控制刚 度、强度。
按照规范及施工 方案要求,进行
刘兴宝
组装、焊接。
2008.03. 12
管理人员现场指
3
组装方案 选择不当
组装时间过长, 模板对不上号。
熟练掌握组装技术,熟悉 导工人组装。 组装图。
高模板的组装稳定性、强 工
的关键。
量;采用大钢模优于散支散拆 模板。 度、刚度、严密性是施
攻克大钢模现场组装施工技术难关
(课题确定)
四、现状调查
在剪力墙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一般采用木模散支散拆。这种常 规施工方法,优点是通用性好,二次成本投入相对较少,缺点是刚度小, 强度差;组拼时所需组件多,支设耗时、易丢失;拼缝较多,拼装质量 难以控制。给结构创优也带来隐患。另按设计规范,墙体不需要抹灰。 在工程施工实践中,大钢模现场组装,采用定型模板组装代替散支散拆, 实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清水效果,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 验。本工程我们计划采用大钢模取代木模板。
实施二:在负责人刘兴宝、刘根柱组织下,技术小组和 塔吊操作人员对塔吊进行检修,更换磨损严重的配件。
实施三:对堆放场地进行封闭,周围做好安全防护并派
专人负责。 实施四:大钢模吊装前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经
项目部管理人员检查合格再吊装。
1、刷过脱模剂
2、未刷脱模剂
• 实施五:施工前准备好机械设备,进一步完善施工 方案,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现场指导
13 全钢大模板质 量不合格
现场 调查
纪律观念淡薄,配合意识不强
调查 分析
加强质量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检查 分析
多次去各个大钢模厂家考察
刘根柱
2008.03.0 8.
刘根柱
2008.03.0 5.
樊廷元
2008.03.0 8~11
非要因 非要因
非要因
14 盲目抢工期
调查 片面追求工期,工人日夜加班,自身 分析 要求降低
党少辉 2008.03. 13
序 号
要因
现状
目标
对策
负责人
完成时 间
3
堆放场地 安全措施 不到位
工地现场狭 窄、堆放场 地周围是加 工场
保证堆放的自稳角, 采取面对面堆放
严格控制堆放场地的 围护,防止无关人员 进入。
刘根柱
2008. 03.12
正值夏季,
4
拆模时间 温度高,涂 控制不当 刷脱模剂,
数
率 勤率
12
30
100%
10
31
83% 活
91.8%
11
35
92%
处理阶段 完善施工方案
11
28
92%
三、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
1、大钢模板组装施工可以
2、常规剪力墙支模,刚度小、
做到基本无剔凿、不抹灰, 时、
强度差所需组件多,组拼耗
提高结构工程质量,达到 质
易丢失;拼缝较多,难以控制
清水混凝土效果。如何提 木
现场养护人员安排、交底内容
刘根柱 党少辉
2008.03.10 非要因
2008.03.07
要因
序 号
末端因素
7 堆放场地安全 措施不到位
8 停电、漏电、 触电
9 整体强度、刚 度不足
10 经验不足
验证 方法
验证内容
负责人 验证时间
验证 结果
检查 分析
施工期间做好堆放场地的围护、支架
刘根柱
2008.03.1 0.
运用 QC 方法确保西安恒大名都工程
大钢模施工质量
发布人:党少辉 小组成员:卢来运 樊廷元 马正文 刘兴宝 刘根柱
唐庭坤 党少辉 方孟奇 郑磊 李忠亮
• 一. 工程概况
目录
• 二. 小组简介
• 三. 选题理由
• 四. 现状调查
• 五. 活动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 六. 第一次 PDCA 循环
• 七. 第二次 PDCA 循环
• 2、阴阳角和拼缝处涨模及错台现象:
• 七、第二次 PDCA 循环 7.1 活动目标:完善措施,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增加大模
的刚度,阴阳角和拼缝处模板重新组装以保证不错台。
• 7.2 现场调查 在第一次支模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支设过程的所有工序
中, 阴阳角模板最为耗时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在 支设过程中,阴阳角定位固定困难,影响混凝土浇筑后的观感 质量。
一
定
业主、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领导都非常重视。
能
实
现
工程实践中,为剪力墙结构施工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六、第一次 PDCA 循环
6.1 计划阶段 6.1.1 组织设计,优选施工方案:
针对大型钢模板施工方案,我们 QC 小组多次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
设计人员召开专题研讨会,研究出两套施工方案。其分析如下表:
阴阳角不方正, 定位筋放置不 到位,
及时检查,发 现模板设计不 合理及时采取 措施
1
对策
要求劳务队增加技 术工人,管理人员
跟踪检查、指导。
负责人 完成时间 2008.5.15.
刘兴宝
拆模时间掌 握不当
现场操作工人 少、管理人员 检查不到位
确保拆模按计 划进行,避免 碰撞
对施工人员进行教 育培训、管理人员 跟踪检查
二.小组简介 2.1 小组成员概况
小组名称
中建八局三公司西安恒大名都项目部 QC 小组
小组类型
技术攻关型
成立时间
2008 年 3 月
课题活动时间
2008 年 3 月-2008 年 11 月
活动课题
大模板现场组装施工质量控制
本课题注册时间
姓名 赵小平
性别 男
年龄 38
学历 本科
职称 高级工程师
职务 分公司经理
组内职务 技术顾问
卢来运
男
36
马正文
男
45
小 组
曹文禄
男
36
成
樊廷元
男
48
刘兴宝
男
31
员
简
方孟奇
男
24
介
唐庭坤
男
50
大专 大专 本科 大专 大专
本科 高中
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生产经理 生产经理 区段长
施工员 质量总监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组员 组员
现场验证等方法确定要因.
序 号
末端因素
确认
验证方式 负责人 验证 结果
1 机械设备故障 振动棒损坏
调查分析
非要因
刘根柱
2
工人质量意识配 合意识不强
工人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差
3
拆模时间控制 不当
操作工人少,管理人员没有跟踪 检查
调查分析 唐庭坤 党少辉
现场调查
非要因 要因
阴阳角和模板 拼缝处支设不 当 4
及时拆模。
及时拆模,养护, 达到清水混凝土效 果
组装前涂刷脱模剂、 浇筑后 12 小时拆模, 养护
党少辉
2008.0 3.13
制图:刘兴宝
审核:马正文
日期:2008.3.14
6.2 实施对策: 根据以上对策表,本 QC 小组全体成员及时进行实施落实。
实施一:在负责人卢来运、樊廷元、马正文等项目部领 导组织下,多次对施工班组人员召开技术交底会,并在模板 支设前进行方案交流会,了解、熟悉大模板施工工艺及要点, 解决技术难题,使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方案 方案一
采用钢框木模,
现场组装
优点
比传统支模高效
缺点
施工成本高、难以 保证整体质量,易 损坏
小组总评分
75
方案二
工序简单、坚固
采用大钢模板, 耐用、造价低、 堆放、组装、拆除
90
现场组装
提高结构工程整 时易失稳
体质量
通过上表分析并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会议参加人员各抒己
见,最后确定了采用方案二,即采用奥宇体系 86 拼装式全钢
组员 组员
刘根柱
男
46
党少辉
男
26
郑垒
男
24
李忠亮
男
23
高中 本科 本科 本科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见习生
安全员 施工员 施工员 施工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组员
2.2 小组活动情况记录:
活动内容
内容
计划阶段
小组 实施阶段
动
确定施工方案 钢模板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