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武汉市城市旅游发展市场报告-2014
武汉市城市旅游发展市场报告-2014
明末清初汉口与朱仙镇、景德镇、 佛山镇同称天下“四大名镇”, 成为“楚中第一繁盛”,成为中 国全国性水陆交通枢纽,享有 “九省通衢”美誉。
清至民国
在清末、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初期,武汉经济繁荣,一度 是中国内陆最大城市,位居亚 洲前列,因位于长江沿岸,为 交通枢纽,工业较为发达,与 位于北美五大湖岸的芝加哥相 似,被芝加哥论坛报称为“东 方芝加哥”。
南宋诗人陆游在经过武昌时,写下“市 邑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 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 来描写武昌的繁华。
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年),武昌 成为湖广行省的省治。这是武汉第一次 成为一级行政单位(相当于现代的省一 级)的治所。
明朝
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攻克武昌时, 第六子朱桢出生,因而在朱桢长 大后被明太祖分封到武昌做楚王, 武昌因此得到扩建,成为南方最 大的城池之一。布政使司衙门驻 武昌府位于现今湖北武汉市。
223年,东吴孙权在武 昌蛇山修筑夏口城,同 时在城内的黄鹄矶上修 筑了一座瞭望塔——黄 鹤楼。苏轼在《前赤壁 赋》中说的“西望夏口, 东望武昌”中的夏口就 是指武汉(而当时的武 昌则是今天的鄂州)。
南朝时,夏口扩建为郢 州,成为郢州的治所。
隋唐时期
江城之称亦始于隋唐。
隋置江夏县和汉阳县,分别以武昌,汉阳为 治所。
21.1
8343.52
8
1603.67
15.2
8070.18
9.3
1132.4
12.3
8011.78
11.9
1360.7
15
8006.6
10
1061.1
15
7650.8
9
900.8
17.4
7223.7
10
932.3
12.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武汉地理位置
城市面积 地理特色 相邻城市
东西距最大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为155公里,形似 一只自西向东的蝴蝶。
武汉地形以平原为主,丘陵为辅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 且市内湖泊塘堰众多。
武汉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现有大小湖泊166个, 其中有43个在中心城区。武汉的水域面积达2217.6平方 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4还多一点,其中湖泊面积为 803.17平方公里,湖泊水面率居全国各大城市的首位。 在中国经济地理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水、陆 交通十分发达,清代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
21.4
19500.6
7.7
3963.2
9.3
15420.1
11.6
2202.39 15.24
14500.2
10.6
961.12
14.45
14370.2
10.5
13015.7
12.5
1569
14
12656.7
9.8
1771.02
6.55
9108.89
12.31330源自269051.2710.2
1690.02
(暂时停飞)、德里(货运航线,暂时停飞)、马德拉斯(货运
航线,暂时停飞)
国内货运 通航城市 (8个)
北京、西安、长沙、南京、石家庄、深圳、杭州、郑州
武汉饮食
武汉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
早——是指武汉的“过早”。过早是湖北地区对吃早餐的俗称,尤以武汉为主,襄阳,宜昌等地也有此俗称。在武汉,因受到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的影响
2013福布斯旅游业最发达城市排行榜
数据来源:武汉市统计局、福布斯旅游城市排行榜
武汉经济地位
2013年武汉地区生产总值9051.2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 总量位居全国第9名,是长江沿线城市带上第三大经济体。 工业产值仅次于上海市和重庆主城区,高于南京市,人均GDP
超1万美元。 武汉市的经济基础和实力远远超过中部地区的其他城市。 在国内主要城市比较中,武汉旅游业也具有一定规模优势,旅
全年举办各类展会节事活动618场,其中展览297场,会议221场。展览总面积25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其中,3 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览15场,增长50%;10万平方米以上的特大型展览6场,增长2倍;参展参会客商1102万人次, 增长153%。会展业直接收入44.46亿元。
武汉市2013年度旅游统计信息
州、南昌、淮安、济宁、丽江、南通、台州、无锡、西宁、兴义、
扬州、盐城、运城、遵义、湛江
香港、澳门、台北、高雄、台南、花莲、巴黎、旧金山(一机到
底经停上海)、新加坡、曼谷、清迈、普吉岛、福冈(一机到底
国际及地 经停上海)、静冈(一机到底经停上海)、首尔、济州岛、胡志 区通航城 明(暂时停飞)、澎湖(暂时停飞)、台中(暂时停飞)、暹粒 市(25个) (暂时停飞)、东京(暂时停飞)、大阪(暂时停飞)、吉隆坡
夜——是指吃“夜宵”。20世纪八九十年代,空调还未普及。生活在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人,在晚饭后有上街乘凉的习惯。有些人则在此时于街边开始贩
卖食物,比如凉面、米粉、米饭、鸡蛋、凉菜、自己卤好的牛肉、牛肚、牛筋、肥肠、鸡鸭,等等。后有商人租起门面,做起生意。到1993年左右形成了 以吉庆街为中心,包括邻近的交易街、瑞祥路、大智路在内的大排档市场。现在吉庆街的夜宵,除了吃喝,更有吹拉弹唱的艺人们助兴。可以喝酒,欣赏艺 人表演,品尝武汉各种特色夜宵食物,比如鸭脖子。
游收入排名第6位。
武汉夜景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城市
上海 北京 广州 深圳 天津 苏州 重庆 成都 武汉 杭州 无锡 南京 青岛 大连 沈阳
2013年全国城市GDP排名
GDP(亿元) 增长率(%)旅(游亿总元收)入增长率(%)
21602.1
7.7
3229
• 国家公路“两纵两横”规划的京港澳、沪蓉高速公路主干线在武汉交 汇。316国道、318国道、107国道也在此交汇。
• 2009年,武汉7条高速出口通道全面建成,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高 达530公里,与全长188公里的武汉外环线,贯通由6座长江大桥组 成的内环、三环、外环线,构建起武汉到6个远城区政府所在地半小 时、到城市圈8个城市1小时、到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交通圈。
在此后274年中,朱桢以后的历代 楚王都选择在今市郊江夏区的龙 泉山为陵地,使龙泉山形成了有 “三龟九寝十二景”之称的古建 筑墓群。
由于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从龟山 以北汇入长江,到嘉靖年间在汉 水新河道北岸(凹岸)形成新兴的汉 口镇,来自徽州、山西、陕西、 江西等各帮商人纷纷前来经营, 以盐、典当、米、木材、棉布、 药材为六大行业,发展到上下二 十里的规模。
1858年清朝与列强签订的不平 等条约《天津条约》中增辟的 11个通商口岸,包括汉口。
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在 老汉口镇的下游沿长江先后开 辟了英、德、俄、法和日五国 租界。以英国为首的各国外商 经营长江航运和茶叶等农产品 出口业务。
汉口的对外贸易很快远远超过 广州,几乎可以与上海并驾齐 驱。
1912年,中华民国诞生于此, 著名的武昌起义便发生在这里。
6000年前 3500年前
223年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58年
武汉交通(一)
武汉位于长江和汉江汇流处,水运便利,明清时期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称。近代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陆续建成,更 使武汉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之一。
公路网络
• “十一五”期末,武汉公路总里程达12000公里,公路密度达149.5 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600公里,在全国省会城 市中位居前列。
• 与此同时,武汉市也在加强市内快速路的建设,截至2011年底,已 建成武汉大道、白沙洲大道、武汉二环线(除汉阳段外)等市内快速 路。
武汉交通(二)
老通城豆皮
老谦记牛肉 枯炒豆丝
厚生里的什 锦豆腐脑
同兴里油香
田恒启糊汤米 粉
四季美 汤包
蔡林记热干面
一品香 一品大包
顺香居 重油烧梅
谈炎记 水饺
五芳斋 汤圆
精武路鸭脖子
武汉传统文化艺术——戏曲曲艺
汉剧——是武汉具有主导性的传统剧种,有300多年历史,而汉
口由于地理、交通和经济的优势聚集了各路汉剧名流。 现存的传统剧目有660多个,三国题材的历史剧占有相当比例,演 唱时以武汉方言为主,声腔上最早实现了西皮、二黄合奏。
武汉在全国旅游城市中连续两年排名第十位。武汉市旅游业收入从2001年的161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690.02亿元,增 长21.1%,武汉旅游总收入占比武汉市国民总经济的18.7。
旅游景区39个,其中5A级2个,4A级16个,3A级12个。旅游星级以上宾馆97家。其中,五星级14家,四星级31家,三 星级40家。
西与荆州市的洪湖市、仙桃市省辖市、孝感市的汉川市 毗邻;
北与孝感市的孝南区、孝昌县、大悟县、黄冈市的红安 县、麻城市相接。
全球定位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东经 113°41’~115°05’,北纬29°58’~31°22’。
武汉城市历史
新石器时代
其考古发现有东湖放鹰 台遗址的含有稻壳的红 烧土、石斧、石锛以及 鱼叉。
铁路网络
• 武汉将成为中国铁路“两纵两横”的交汇点,全国路网主枢纽和客运 中心。从武汉到周边1000公里范围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只要4-5小 时,半小时直达武汉城市圈兄弟城市。
• 2009年底,武汉站的开始运营使武汉进入“高铁时代”。
• 武汉市目前与北京、郑州、长沙、广州、合肥、南京、上海间每日都 有动车组往返,与北京西之间的首发城际列车(含动车组)多达7对, 同时与南昌间有高速列车相通,与省内主要城市咸宁、宜昌、十堰、 襄阳、黄石、随州之间都有管内城际特快列车往返。
商周时期
市郊黄陂区境内的盘 龙城遗址是距今约 3500年前的商朝方国 宫城,是迄今中国发 现及保存最完整的商 代古城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