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多见于早产儿,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所致,是新生儿期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

肺病理特征为外观暗红,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

【护理常规】
1.保持呼吸道通畅体位正确,头稍后仰。

及时清除口、鼻、咽部分泌物,分泌物黏稠时可给予雾化吸入后吸痰。

2.氧气吸入根据缺氧程度选择吸氧方式和浓度,可给予鼻导管吸氧0.3~0.6L/min或头罩吸氧1~1.5L/min 等,使PaO。

维持在50~70mmHg,SaO。

维持在85%~95%。

防止氧浓度过高或用氧时间过长导致氧中毒症状。

呼吸衰竭或严重呼吸暂停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做好相关护理。

3.保暖环境温度维持在22~24℃,肤温维持在36~36.5℃,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水分损耗。

4.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喂奶量根据患儿的耐受力定,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鼻饲喂养;不能喂养者,可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治疗。

5.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注意在使用后 6h 内尽量不要吸痰。

6.预防感染因为患儿抵抗力较差,易发生院内感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至关重要。

严格执行新生儿室工作制度,房间应定期消毒,做好奶具、器械、器具及物品的消毒处理工作。

护士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接触患儿前后应洗手,并加强皮肤、脐部护理,减少探视,以防感染。

【健康教育】
1.向家长解答病情及有关疾病知识,让家长了解治疗过程和进展,取得最佳配合。

教会父母居家照顾的相关知识,为患儿出院后得到良好的照顾打下基础。

2.维持患儿体温恒定,体温在36~37℃,相对湿度在55%~65%。

3.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进行室内消毒,接触孩子前后洗手,预防感染。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及咽部的分泌物,防止误吸。

5.复诊须知:出院后1~2周复诊,评估新生儿疾病恢复情况和是否适应家庭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