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鬼
【原文】
余乡唐太史济武①,数岁时,有表亲某,相携戏寺中。
太史童年磊落②,胆即最豪。
见庑中泥鬼③,睁琉璃眼,甚光而巨;爱之,阴以指抉取④,怀之而归。
既抵家,某暴病,不语移时⑤。
忽起,厉声曰:“何故掘我睛!”噪叫不休。
众莫之知,太史始言所作。
家人乃祝曰:“童子无知,戏伤尊目,行奉还也。
⑥”乃大言曰:“如此,我便当去。
”言讫,仆地遂绝。
良久而苏,问其所言,茫不自觉。
乃送晴仍安鬼眶中。
异史氏曰:“登堂索睛,土偶何其灵也。
顾太史抉睛,而何以迁怒于同游?盖以玉堂之贵⑦,而且至性觥觥⑧,观其上书北阙,拂袖南山⑨,神且惮之,而况鬼乎?”
(《聊斋志异》)【注释】
①唐太史济武:唐梦赉,字济武。
授翰林院检讨。
太史,三代为史官、历官之长。
明清时史职多以翰林任之,故称翰林为太史。
②磊落:洒脱不拘。
③庑(wǔ):堂屋周围的走廊,或两旁的廊屋。
庙中正殿供尊神,走廊和廊屋塑众神及鬼卒。
④抉取:挖取。
⑤移时:一会儿。
⑥行:即将。
⑦玉堂之贵:指唐梦赉曾为翰林院官员。
玉堂,宋代以后翰林院的代称。
⑧觥觥(gōng gōng):刚直的样子。
⑨上书北阙,拂袖南山:指唐梦赉是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
【解词】
①闻崖上有声甚厉()②以尾击柳()③然审视殊无所见()④大疑()
【答案】
①阴以指抉取(用)②不语移时(说话)③如此,我便当去(离开)④乃送晴仍安鬼眶中(于是,就)
【课内词语】
①以刀劈狼首(用)②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说话)③太丘舍去(离开)④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于是,就)
【译文】
我家乡的唐济武太史,几岁时,有个表亲带他到寺院玩耍。
太史童年胆子很大,见廊中的泥鬼,怒目圆睁,琉璃眼球闪闪发光,非常喜欢,便偷偷地挖出琉璃眼球,藏到怀里回了家。
到家后,那位表亲突然得病,不能说话。
过了一会儿,他忽然站起来厉声说:"为什么挖去我的眼睛?"叫嚷不休。
众人都不知是怎么回事,太史才讲了他挖眼睛的事。
家中人听后赶快祷告说:"孩子年幼无知,伤害了您尊贵的眼睛,我们马上就去奉还给你。
"话音刚落,那位表亲便大声说:"这样,我该走了。
"说完就仆倒在地,昏了过去。
过了很久,他才慢慢苏醒过来。
问他刚才说了些什么,他茫然不知。
于是家人连忙将琉璃眼球送回寺院,安到泥鬼的眼眶中。
异史氏说:“登堂索要眼睛,这个泥鬼为何如此灵异呢?看到唐太史挖眼睛,而为什么迁怒于他同游的表亲呢?那是因为唐太史身为翰林,性情刚直,看他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神灵都忌惮他,何况是一个泥鬼啊!”为何如此灵异呢?看到唐太史挖眼睛,而为什么迁怒于他同游的表亲呢?那是因为唐太史身为翰林,性情刚直,看他因上书论政而辞官归隐,神灵都忌惮他,何况是一个泥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