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稳性

第三章 稳性


船舶稳性的定义
一、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
1)重心G在稳心M之下,复原力矩与倾侧力矩反向,正浮时的船 舶处于稳定平衡状态。 稳心M:正浮时浮力作用线和微倾后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一、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
2)重心G在稳心M之上,复原力矩与倾侧力矩同向,正浮时的船 舶处于不稳定平衡状态。
一、船舶的三种平衡状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初稳性

横稳心(Transverse metacenter)M——船舶横向微幅倾斜后的 浮力作用线与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第二节 初稳性
一、船舶初稳性的基本标志
一、船舶初稳性的基本标志


1.船舶微倾,θ<10~15° 2.等容倾斜,即倾斜前后排水量不变 3.倾斜轴通过初始水线面的面积中心,即漂心F 4.当排水量一定时,船舶的稳心M点为一定点 5.浮心B沿着以稳心M 为圆心,以稳心半径(横稳心半径BM )。 r 为半 径的圆弧轨迹移动
KG0

P Z
i
i

(m)
式中,Pi——船舶各组成部分的重量(包括空船、货物、航次储 备、船舶常数) (t) Zi——Pi相应的中心重心距基线高度 (m) Σ PiZi ——垂向重量力矩 (9.81kN.m)
1)空船重量及其重心高度的查取

对于某一船舶,空船重量及其重心高度为定值,它们可在船舶稳性计算 资料中查找。
2)货物重心高度Zi的确定
将均匀货物(积载因数SF相同或相近)的体积中心作为货物 重心看待。

近似公式计算法 Zi=货高/2 + 货物底端距基线距离 估算法 平行中体部位的舱室,货物重心取在货高的1/2处;首、尾部 位的舱室,货物重心取在货高的0.54~0.58处。 利用舱容曲线图确定载荷的重心高度
7.2m
五金
1.50m
2)货物重心高度Zi的确定

解:
1)列表计算货物重心高度 Zi(表3-1) 2)求货物总重心高度 Z h
Zh
PZ
i
i
P
i

1500 2.70 220 5.22 70 7.22 3.19 m 1500 220 70
2)货物重心高度Zi的确定
复原力矩与外力矩
一、初稳性的基本标志
MS GZ GM Sin
(9.81kN.m)
初稳性大小的基本标志:初稳性高度(Initial stability hight)GM
一、初稳性的基本标志
①初稳性方程: MS = 9.81Δ•GZ=9.81Δ•GMsinθ ②衡量标志:GM ③影响初稳性因素: Δ ↗、 GM↗ → MS↗ 规定:与外力矩Mh反向时,MS>0 与外力矩Mh同向时,MS<0
800 h1 7.2 2.12m 2710
1 Z1 2.12 1.5 2.56m 2
1 Z 2 2.66 2.12 1.5 4.95m 2
792 h3 7.2 2.10m 2710
1 Z 3 2.10 2.66 2.12 1.5 7.33m 2
三、船舶稳性的分类
3、按倾斜角大小分 (1)初稳性(Initial stability)——倾斜角小于15且干舷甲板 边缘开始入水前的稳性。 (2)大倾角稳性(Stability at large angle of inclination) ——倾斜角大于15或干舷甲板边缘开始入水后的稳性。 4、按船舱是否进水分类 完整稳性(Intact stability) 破舱稳性(Damaged stability)
c
2)货物重心高度Zi的确定
相同的例题见教材:
例3-1: 某船在No .3底舱装载小五金1 600t(S.F =0 .50m3/t)、棉织品100 t (S.F=4.50 m3/t)、日用品120t(S.F =4. 60 m3/t)及草制品90t(S.F =7 .20 m3/t),货物在舱内配臵如图3-3,试计算各货物重心高度及该 舱货物总重心高度。已知该舱舱容=2 710 m3,舱高HC=7 .2m,双层底 高为l. 5m。 草制品 棉织品 日用品
示和核算方法; 船舶稳性的衡准要求; 船舶稳性的检验和调整方法。
难点
船舶静稳性曲线图和动稳性曲线图。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船舶稳性的基本概念 船舶初稳性 载荷变动对稳性的影响及计算 船舶大倾角稳性 船舶动稳性 对船舶稳性的要求 船舶稳性的检验与调整 船舶稳性资料的运用

① ②
其它载荷重心位臵的确定: 固定储备量和船舶常数的重心位臵根据船舶资料确定。 燃油、淡水等可变储备量的重心位臵可以根据船舶资料取相应液舱的 舱容中心,也可根据相应液舱的舱容曲线图确定。
补充例题

某轮空船排水量为5000t,装货10000t,燃油1500t,淡水300t,备品 10t,船舶常数180t,装载后全船垂向总力矩136600.0t· m,KM=8.80m, 装货后船舶的初稳性高度值GM为多少米?
第三章 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第一节 稳性的概述 船舶稳性的定义
稳性(Stability)——船舶受外力矩作用而发生倾斜,当外力矩消 失以后,船舶所具有的回原来平衡位臵的能 力。 物理意义:船舶倾斜后具有的复原力矩(righting moment) 或力臂 (righting arm )。
稳性不足的后果
(2)舱容曲线(或舱容表)查取法 对于装载单一货种的某些散货船或杂货船,船舶资料中提供了各货 舱舱容曲线或舱容表,使用时直接由货物总体积查出货物装舱后的重心 高度。图3- 4为某船某一货舱的舱容曲线。

1. 2.
应用: 根据货堆表面高度求货物所占舱容和货物重心距基线高; 根据货物所占舱容求货物重心距基线高;
杂货船
多利用近似公式计算法或估算法 散货船 多利用舱容曲线图法 集装箱船 我国规定:每只集装箱的重心取在箱 高的一半处; 德国等欧美国家规定:每只集装箱的 重心取在箱高的45%处。
总结

1)杂货船货舱内货物合重心高度的Z确定 (1)理论 (2)实际 不满舱取总体积中心,满舱取舱容中心
扩展:
1. 2. 3. 4.
5.
6. 7. 8.
9.
船舶初稳性高度应取适宜值 稳性高度与初稳性好坏关系 稳性高度与摇摆性关系 营运中控制初稳性高度原则 船舶重心高度值与船舶初稳性关系 货物移动对重心位臵的影响 货物装卸对重心高度的影响 平行移动原理 平行移动原理解释吃水变化浮心移动方向
三、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
二、初稳性高度GM的表达式
GM0 KM KG0 ( KB BM ) KG0
(m)
二、初稳性高度GM的表达式
GM0 KM KG0 ( KB BM ) KG0
式中:

(m)


KB——浮心距基线高度(m) KG0——船舶合重心距基线高度(m) KM——横稳心距基线高度(m) BM——横稳心半径(m)

( m)
GM
i ix

( m)
δGM的几个特点 (1)与Δ呈反比 (2)与存在自由液面的液舱个数有关 (3)与ix呈正比,而ix与b3 呈正比 (4)与舱内液体密度成正比 (5)与液体体积、液舱位臵、液体深度无关
四、自由液面对船舶初稳性的影响
自由液面惯性矩的计算
(1)等腰梯形液舱
(2)等腰三角形液舱
l 2 ix (b1 b2 )( b12 b2 ) 48 l 3 ix b (m 4 ) 48
3)油水重量及其重心高度的确定 各油水舱的油水重量及其重心高度可根据量尺深度查相应液舱舱容 曲线或舱容表。液舱舱容曲线或舱容表的形式及查取方法与货舱相同。
(2)舱容曲线(或舱容表)查取法

舱容曲线的用法
例3-2:
某船某航次在大连港计划装载如表3-2所列。 试求开航时船舶初稳性高度GM 值。(讲解)
船舶横倾时因液体横移而产生的自由液面倾侧力矩为
M f .s v g 0 g1 v g 0 m Sin ix Sin v ix Sin v
(9.81KN m)
其中: Mf.s——单个液舱的自由液面 倾侧力矩(9.81KN.m) ρ——液体密度 (g/cm3) ix——液体表面对其本身中心 轴的面积惯性距(m4)
第三章 保证船舶具有适度的稳性
教学要求
掌握船舶稳性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与船舶平衡的关系 ;
掌握初稳性、大倾角稳性和动稳性的表示方法和校核方
法; 了解静稳性曲线图和动稳性曲线图的特征和应用 掌握船舶稳性的要求; 掌握船舶稳性的检验和调整方法。

学时:10学时
重点和难点
重点
船舶稳性(初稳性、大倾角稳性和动稳性)的表
二、船舶稳性的分类
1、按倾斜方向分 (1)横稳性(Transverse stability) ——船舶在横倾力矩作用下所表现的稳性。 (2)纵稳性(Longitudinal stability)——船舶在纵倾力矩作用 下所表现的稳性。 2、按外力矩的作用效果分 (1)静稳性(Statical stability)——假设船舶受外力矩作用只 发生角位移,而不产生角加速度时的稳性。 (2)动稳性(Dynamical stability)——考虑到船舶受外力矩作 用不仅产生角位移,而且产生角加速度时的稳性。
问题:有无误差?为什么允许该误差 实用,偏于安全
总结
2)对于集装箱船,取集装箱高度的0.5(我国)或0.45(IMO)作为单个集装 箱的重心高度。求取某一行位集装箱的合重心高度。以行位为集装箱 的基本计算单位求取集装箱的合重心高度。 3)对于干散货船和液体散货船,根据舱内货物的总体积利用舱容曲线图确 定舱内货物的合重心高度,进而求取全船货物的合重心高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