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广西北海北海,地处广西南部、北部湾东海岸,北海境内有钦北铁路、209、325国道经过,高速公路可直达南宁、湛江等地,把北海与桂林、重庆、成都、广州等重要城市连接起来,构筑了中国西南地区便捷的公路出海通道。
北海开放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北海区位优势突出,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处于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域结合部的中心位置,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中国西部唯一同时拥有深水海港、全天候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城市。
简介北海,位于广西最南端,北部湾东北岸,北海是一个浪漫的城市。
风光旖旎,气候宜人,让人流连忘返。
它还是一座具有亚热带滨海风光的美丽城市,拥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称号。
北临钦州,东北临玉林,东邻湛江。
北海是中国南部海滨的一座美丽的花园城市,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大自然优厚的馈赠为这里钩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疍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北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空气清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真正的冬暖夏凉。
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22.9℃。
北海每立方厘米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高达2500~5000个,比内陆城市高出50~100倍;以著名的银滩为代表的海滨带,风光旖旎,具有发展滨海旅游业“海水、阳光、沙滩”的全部要素。
北海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
夏季是北海多雨的季节,多台风。
北海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
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名称来源广西北海市的“北海”之名来自其海城区地角镇的同名渔村“北海村”,由于此地最早开发人群都是疍家渔民,他们长年集中居住在靠近避风港的村落,该避风港面向北面海域(北海市是个半岛),所以此村得名“北海村”。
“朝沧梧而夕北海”,北海的名字很早就有了,北海地名的形成,定位于康熙元年(1662)年,清政府设“北海镇标”作为“北海”地名的称谓。
由于此种说法转述频繁、引证广泛,因此成为一个定例。
据文史资料记载,“北海”一词可追溯至宋朝甚至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时期,“北海”更多的是被外国人所称呼。
1965年6月,北海由广东省划归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之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海岸线与海域北海市的海岸线东起山口镇的英罗港口,经沙田、白沙、公馆、闸口、南康、兴港、营盘、福成、西塘、高德、靖海、廉州、党江、沙岗至西北的西场等16个镇,1985年统计全市海岸线总长500.13公里(其中大陆岸线468.2公里,海岛岸线31.93公里),占广西海岸线长度的31.36%。
海域岸线类型主要有:沙质海岸,沙坝—泻湖海岸,三角洲海岸,海蚀岸线以及珊瑚礁海岸等。
北海市辖区内以及涠洲岛、斜阳岛周边毗邻的海域约2万平方公里。
拥有约500平方公里的滩涂,类型有沙滩、淤泥滩、岩石滩、红树林滩、珊瑚礁滩等。
沙滩、沙泥滩、淤泥滩分布较广、面积较大。
其中沙滩面积251平方公里,沙泥滩、淤泥滩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北海市毗邻北部湾,整个北部湾约12.8万平方公里。
北海市拥有15米等深线以内的海域面积1600平方公里,有滩涂500平方公里。
建置沿革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北海已有人类活动,是我国珠巩文化的发祥地。
北海市属北海县地,古称百越和扬越。
商代,合浦所属的百姓就“请以珠巩”进贡商王。
秦代,合浦属象郡,秦汉期间,合浦属南越国。
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北海就是桂东南,粤西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灭南越国置合浦县,属交州。
这里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东汉建安8年(203年)合浦郡统合浦,徐闻,高凉,凌允,珠崖五县,北海属珠崖。
三国时,孙吴黄武七年(228年)改合浦郡为珠官郡,太元二年(252年)恢复合浦郡。
两晋155年间,合浦都是郡治所在地。
晋咸和中(330年)硬度佛教徒智弘,无行从海路入合浦传教。
南北朝建元元年(479年)合浦郡地另设11个郡地,设盐田郡于北海地,杜周一县。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为禄洲,越明年复置合浦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合浦郡改称越州。
唐贞观六年(632年)添置珠池县,唐贞观八年(634年)越州改称:廉州,因历代出廉官而得名,十二年(638年)废安昌,珠池两县入合浦。
唐元宝(742年),廉州改称合浦郡。
五代南汉乾哼元年(917年)复称廉州,统合浦,封山,蔡龙,大廉四县。
南汉大宝五年(962年)改为媚州都。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废廉州移至海门三十里(北海地)建太平军廉州古城始建。
北海自南北朝(479年)设盐田郡起,至五代北宋(1127年)先后在北海设过盐田郡,海门镇,陆州,珠池县,东罗县等政区。
元三十年(1293年)在廉州设提举市舶司,专事海运与外国船只并收“船头规”时为全国六大市舶司之郡,逮扬州,统十一个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设两广总督后改为廉州府,统合浦,石康,灵山,廉州。
清康熙元年(1662年)设北海镇标(军事建)。
乾隆年间,北海市开始形成。
咸丰五年(1855年)珠场巡检司移驻北海,标志北部湾中心从廉州(合浦)移至北海,北海港口商业城市开始形成。
光绪六年(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北海与宜昌、芜湖、温州、一并辟为通商口岸。
北海市因市区北面濒临海而得名,始见于清康熙初年,清嘉庆年以来沿称为市(此市为市镇之意)。
1949年12月4日解放,当时为镇,归合浦县管辖(属广东南路专区)。
1951年1月前为广东省辖市,同年5月委托广西省领导。
1952年3月正式划归广西。
1955年5月重归广东,1956年降为县级市,1958年降为合浦县北海人民公社(属湛江专区)。
1959年改为县级镇,1964年恢复为县。
1965年6月又划归广西。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旅游对外开放城市。
1983年10月提升为地级市。
1984年4月与防城港作为一个整体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
2010年11月9日经国务院批复为历史文化名城。
旅游风情北海是一个浪漫的旅游城市,风光旖旎,气候宜人。
北海地处亚热带,阳光充沛,雨量充足,植被丰茂。
全年花繁叶绿,四季瓜果飘香。
自然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大陆和海岛沿岸有众多天然优良海滩,海水温净碧透,浪软如毯,自净力强。
水质为国家一级标准。
北海海洋资源丰富,空气清新怡人,负氧离子含量高,堪称中国最大的城市氧吧,享有“中国最适宜居住城市”美称,海岸风光美丽宜人。
被誉为“天下第一滩”,是中国可适宜居住城市“三海一门”(即珠海、北海、威海、厦门)中的一座。
北海拥有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美人鱼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大士阁、东坡亭、欧美领事馆旧址等一大批景点,集“海、滩、岛、湖、林、山、古迹、人文”于一体。
北海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度假胜地之一,广西则以“北有桂林山水,南有北海银滩”而自豪。
自然人文景观:北海银滩、海滩公园、侨港度假浴场、涠洲岛、斜阳岛、星岛湖、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北部湾广场、北海海洋之窗、北海海底世界(海滨公园)、长青公园、中山公园、北海外沙海鲜岛、北海体育馆北门雕塑、北海图书馆、朴园、珍珠泉、北海水产馆、曲樟六湖等。
历史遗迹:北海老街(珠海路)、北海近代建筑群、合浦县博物馆、白龙珍珠城遗址、普度震宫、南万三婆庙、东坡亭、海角亭、文昌塔、惠爱桥、大士阁、北海市烈士纪念碑、抗日名将陈铭枢故居。
主要景点北海银滩北海银滩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风景秀丽的北海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内。
北海银滩1992年被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中国35个“王牌景点”之一,享有“天下第一滩”的美誉。
她东西绵延24公里,以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无污染的特点称奇于世。
这里空气清新自然。
负氧离子含量是内陆城市的50~100倍,年平均气温22.6摄氏度,是康复休养的好环境。
北海银滩西起侨港镇渔港,东至大冠沙,由西区、东区和海域沙滩区组成,东西绵延约24公里,海滩宽度在30--3000米之间,陆地面积12平方公里,总面积约38平方公里。
面积超过大连、烟台、青岛、厦门和北戴河海滨浴场沙滩的总和,而平均坡度仅为0.05。
沙滩均由高品位的石英砂堆积而成,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细腻的沙滩会泛出银光,故称银滩,北海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滩”。
北海银滩度假区由三个度假单元(银滩公园、海滩公园、恒利海洋运动度假娱乐中心)和陆岸住宅别墅、酒店群组成。
海水浴、海上运动、沙滩高尔夫、排球、足球等沙滩运动以及大型音乐喷泉观赏、旅游娱乐等是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的主要内容。
浴场宽阔,海水退潮快,涨潮慢,沙滩自净能力强,游泳安全系数高,海水透明度大于2米,超过我国沿海海水平均标准的一倍以上,年平均水温23.7℃,每年有9个多月可以入水游泳;公园内,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数为内地城市的50至l000倍,空气特别清新,是各类慢性及老年性疾病患者最适宜的疗养环境,因而被许多中外专家认为是中国最理想的海滨浴场和度假疗养胜地,有“南方北戴河”之誉。
银滩公园内,楼台阁宇风格各异;林荫小道曲折宛延;椰树林独具风情。
信步海堤,海天一色,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流连忘返。
西南端还有冠头岭,林木茂盛,葱茏苍翠,像一条青龙横卧海边,临海壁陡,峰险洞奇,登高可观日落日出,倚壁可观涛望海。
公园内建一生态广场,造型独特,线条优美;花木繁茂,郁郁葱葱,建有30多幢具有滨海特色,风格各异的楼台阁宇;育曲折宛延伸展的林荫小道;有反映北海人精神风貌的大型雕塑--海恋;育独具南国风情的椰树林;还有供游客观赏娱乐的大空船、高空飞车、异国珍奇鸟类表演、越南民族风情表演、俄罗斯风情表演和海上跳伞等游乐表演项目,可欣赏精湛演出技艺,可搏击海面,亦可信步海堤,这里海天相连,海帆点点:波涛滚滚,白云朵朵,令人如入仙境,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涠洲岛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区36海里,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涠洲岛与火山喷发堆积和珊瑚沉积融为一体,使岛南部的高峻险奇与北部的开阔平缓形成鲜明对比,其沿海海水碧蓝见底,海底活珊瑚、名贵海产瑰丽神奇,种类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