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杭州资源讲解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杭州资源讲解


2.隋文平陈置杭州
•隋开皇九年(589)改钱唐郡为杭州,将杭州和钱唐县的治所移至柳浦 之西的凤凰山麓,并开始营建杭州城垣。 •隋炀帝又开凿江南运河,使杭州成为贯串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的终点。 •从此,杭州改变了原来的山中小县的地位,逐步成为水居江河之会、 陆介两浙之间的要地,走上大都市的发展历程。
隋 朝 运 河 示 意 图
翰苑诗人去不还,长留遗迹重湖山。 一色残月莺呼梦,诗在烟光柳色间。
——元·尹廷高《苏堤春晓》
苏堤春晓
苏堤上的六座石拱桥,如桥头所见,各领风骚:映波 桥与花港公园相邻,垂杨带雨,烟波摇漾;锁澜桥近 看小瀛洲,远望保俶塔,近实远虚;望山桥上西望湖 西诸山,峰峦叠嶂,如水墨山水画,且近景有丁家山 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压堤桥居苏堤 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又是湖船东来西去的水道通 行口,“苏堤春晓”御碑亭就在桥南;东浦桥,这里 是湖上观日出最佳点之一;跨虹桥看雨后长空彩虹飞 架,湖山沐晖,如入仙境。
苏堤
杭州苏东坡纪念馆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 •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 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 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 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江浙自古文化繁盛,名人荟萃,明清时

期的繁荣富庶又对浙江文化思想和文学 艺术的鼎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杭
西 塘 明
州成为明清时期的大省城。



1.唐朝李泌凿六井,其后乐天筑白堤
•唐代中期,杭州成为“珍异所聚、商贾并辏” 的商业都市。 •由于杭州刺史李泌、白居易在任期间,兴修 水利,在城内凿井以供居民饮水,在西湖疏浚 筑堤以利灌溉农田,使杭州经济日益发展,人 口迅速增加。 •杭州一跃成为当时的东南“大都” “名郡”。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东坡两度疏西湖
•北宋时期,浙江一带置两浙路,杭州为路治所。
•经过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曾在杭州两度担任地方官的苏轼等人在 市政建设方面的建树,不但使西湖山水更加秀丽,而且使杭州的经 济和文化更加繁荣发达,时人誉为“地有湖山美,东南第一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杭 州资源讲解
杭州——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一 、历史的足迹
杭州历史博物馆
1.秦皇一统始建县
秦朝会稽郡示意图
浙江绍兴(会稽)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在吴、 越旧地设置了会稽郡(治吴县,今苏 州)。
•汉会稽郡统辖二十六县,其中之一的 钱唐县是杭州历史上最早的建置。
品、陶瓷等享誉盛名。各种交易繁盛,对外
贸易也相当发达。
南 宋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4.南宋定都西湖畔,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时期,西湖出现了畸形的繁华艳丽,偏 安江南的统治集团不思恢复故土,却沉湎于 湖光山色,奢靡享乐之中,一掷万金,花天 酒地。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西湖楼Fra bibliotek楼——
直暖西山
把风湖外
杭州中国运河博物馆
3.吴越钱缪始建都
•五代十国时期,临安人钱镠建立吴越国, 定都杭州,时称西府或西都。 •由于钱氏王室在吴越国实行一系列“保境 安民”政策,战争破坏较少,社会比较安 定,经济和文化也得以继续发展。杭州作 为吴越国的首都,开始成为当时南方地区 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钱氏王室还重视发展海上交通,同南北各 地及海外一些国家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 并修筑捍海石塘,多次扩建杭州城垣,内 筑“子城”,外修“罗城”;遂使杭州这 个新兴都市进一步崛起,赶上和超过原来 浙东、浙西和苏南的其他都市。
李泌六井遗址
西湖白堤
白堤
全长1千米,东起断桥,经锦带 桥而止于平湖秋月。白堤横亘湖 上,把西湖划分为外湖和里湖, 并将孤山和北山连接在一起。白 堤在唐代原名白沙堤,宋代又叫 孤山路。明代堤上广植桃柳,又 称十锦塘。堤上内层是垂柳,外 层是碧桃,春天是观赏白堤的最 佳季节。
名称由来
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 建。旧日以白沙铺地,今已改为柏油路面。 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就以风光旖旎而 著称。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 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 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 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 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堤,虽与白居 易主持修筑的白堤不在一个方位,但杭州 人民为缅怀这位对杭州作出杰出贡献的 “老市长”,仍把它命名为白堤。
(1)平湖秋月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南宋·孙锐《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 •宋元明清文人多有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等赋咏此景的诗词 •古筝《平湖秋月》是我国十大古曲之一。
平湖秋月
(2)断桥残雪
能月雨晴西 真湖湖湖湖
—— ·
正不不不之
•断桥位于西湖白堤东端,早在唐朝就已建成。冬日雪霁, 领 如 如 如 胜
伫立断桥举目四望,但见残雪似银,格外动人。
明山雪月雨,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就相识于此。
汪水湖湖湖 珂之。,,
玉绝
《者
西,
子尘
湖世
拾有
翠几
余人
谈哉
》!
断桥残雪
(3)苏堤春晓
•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
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 •她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 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 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 由明代杨孟瑛复修,又修筑 了‘杨公堤’。 •现存乾隆御题“苏堤春晓” 石碑。
南 宋
杭 州 作
熏 得 游
歌 舞 几
青 山 楼
, ·
林汴人时外
升州醉休楼
《! 。,







5.明清杭州是省城
中 国




•自宋元以来,浙江已有相当基础的手工

业迅速发展。
•明代中叶以后,杭嘉湖地区以棉纺、丝
织为主的手工业作坊比户相接,运河两
岸的新兴集镇大量涌现,极大地促进了
浙江城市经济的繁荣。
杭州钱缪墓 五代吴越国疆域图
4.南宋定都西湖畔,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赵构定都于

临安(今杭州)。 •杭州城垣因而大举扩展,外城南跨吴山,北
安 城 墙
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十

分宏伟。

•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
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丝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