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第14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2009 级《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论文题目: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分—以沪市A股建筑业为例小组成员姓名:龙艳冉杰灵所在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专业:财务管理(会计方向)小组成员学号:40902340 40902302 指导教师:朱俊虹2012 年 6 月摘要随着社会可持续发展,源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相关性研究,对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选取沪市A 股建筑业的20家公司作为样本,通过对2008 -2011年四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所构建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指标体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财务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

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实践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二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关键词:建筑企业企业社会责任财务绩效相关性目录一、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结合 (4)(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 (4)(二)、利益相关这理论 (4)二、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6)(一)、研究设计 (6)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6)2、研究假设 (7)3、研究模型 (7)4、变量定义 (8)(1)、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量定义 (8)(2)、企业财务绩效的变量定义 (8)(3)、变量总表 (8)(二)、实证研究 (9)1、描述性统计 (9)2、相关性检验及结果 (10)3、回归分析 (12)(三)、实证结果分析 (13)1、样本企业当期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 (13)2、总体分析 (13)3、具体分指标分析 (13)(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14)一、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结合(一)、“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企业社会责任”一词源于美国,最初就是指企业的目的就是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

最早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是美国的谢尔顿(Oliver Sheldon,1924),谢尔顿把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类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含有道德的因素。

随着理论的不断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政府、员工、客户、供应商和环境等的责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社会公益行为,而是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活动,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在中国加入WTO贸易组织以后,受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国家的影响,使得社会各界慢慢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二)、利益相关这理论在企业社会责任的早期研究中其实已经包含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影响企业,又能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内部和外部的个人和组织的系统。

它包括经营者、股东、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竞争对手、战略伙伴、政府、顾客等。

1979 年,Carroll 提出了公司业绩的三维概念模型,标志着企业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理论走向结合。

Carroll(1979)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归纳为四大部分,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

这四部分各自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其权数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依次为4-3-2-1。

这一权数关系被称为“卡罗尔结构”。

而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来看,企业的社会责任则可以概括对政府、员工、供应商、债权人、股东、客户、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七个方面。

1、政府不仅是管理者还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与公司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管理与被管理,监督与被监督,因此,企业不仅要按照政府的有关法律、政策的规定照章纳税,还应承担政府规定的其他道德责任义务,并接受政府的监督。

2、企业与供应商的在交易中应诚实守信、按时履约。

债权人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主要表现为安全经营、还本付息。

3、股东是企业的直接投资者,企业对资本保值增值、较低的风险水平、合理分配便是很好的对股东履行责任。

4、现今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营销市场,客户(消费者)在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只有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才是正正的对客户负责。

5、同时,企业还应该积极帮助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公益事业,为慈善事业作贡献。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相关性的实证研究(一)、研究设计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本研究选取了2008——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建筑业上市公司20家A 股公司作为样本。

本文样本如表一所示。

表一 20家A股公司样本公司的所有财务数据和交易数据来自于新浪财经数据中心——巨潮资讯网公布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经整理,最后取得20家上市公司四年的数据进行研究,共720 个样本数据。

2、研究假设:根据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存在三个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来说是成本费用,其与财务绩效呈负相关关系;而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增加竞争优势和提升生产效能,进而增加公司的财务绩效;还有部分文献研究则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关系或关系呈非线性。

考虑到相关性研究的可操作性,本文拟用企业社会责任变量,进而研究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相关性。

本文提出以下的假设: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3、研究模型: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ROA i=α+β1GOV1i+β2GOV2i+β3EMP i+β5CRE1i+β6CRE2i+β7SUP1i+β8SUP2i + β9CLI i + εi4、变量定义:(1)、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量定义。

根据前文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结合企业管理的现状,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设定解释变量,反映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具体见表二。

(2)、企业财务绩效的变量定义。

本文选择一个指标反映企业财务绩效:会计指标———反映盈利能力的总资产报酬率(ROA),ROA=息税前利润衣资产平均总额。

(3)、变量总表。

本文的研究变量如表二所示。

表二研究变量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二)、实证研究1、描述性统计。

我们对 20 家样本企业2008~2011年的社会责任指标及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共720个样本数据作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主要包括计算变量指标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和标准差,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各变量的描述统计由表三可以看出:720个样本中,ROA 平均为2.6%;缴纳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平均为主营业务收入的3.18%;缴纳的所得税平均为利润总额的21.95%;支付给员工的现金为主营业务收入的2.4%;资产负债比平均为73.5%;速动资产为流动负债的0.75 倍;应付账款周转率平均为7.55 次/年;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主营业务收入的82.95%;主营业务成本平均为主营业务收入的58.85%。

2、相关性检验及结果。

本研究分别用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和企业社会责任指标进行简单相关性分析(Pearson),并采用双尾显著性检验。

2008 ~ 2011 年因变量(ROA)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见表四。

表四因变量(ROA)与自变量的相关系数1表四表明:(1)、ROA与缴纳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GOV1)2008~2011 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2)、ROA与所得税税率(GOV2)2008、2009、2011 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3)、与员工工资及福利(EMP)2008、2010 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2009、2011 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4)、与资产负债比(CRE1)2009、2011 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2008 、2010 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5)、与速动比率(CRE2)2009、2011 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1|R|>0.257在5%的显著性水平相关,0.183<|R|<0.257在1%的显著性水平相关上相关;2008 、2010 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6)、与应付账款周转率(SUP1)2010 ~2011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7)、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率(SUP2)2008 、2011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2010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8)、与主营业务成本率(CL1)2011年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2010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相关(9)、2008年的所得税税率;应付账款周转率在2008、2009的相关性都不显著。

3、回归分析。

利用excel对ROA和企业社会责任变量进行回归检验。

2008~2011年ROA与企业社会责任变量的回归结果见表五。

表五 ROA与企业社会责任变量的回归结果由表五数据可知:样本企业2008 ~2011 年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率、员工获利水平、资产负债比、速动比率、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率的回归系数为正,与假设相符。

其中:资产负债比、应付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率、主营业务成本率对ROA的影响在5%的水平上显著;速动比率、员工获利水平、对ROA的影响在1%的水平上显著;可决系数R2为0.4497、0.6476、0.4921、0.9609,说明回归方程能解释总变差的44.97%、64.76%、49.21%、96.06%,说明模型的总体回归效果显著。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对总资产收益率进行解释的各变量中有一半以上的相关系数是正的,可得出建筑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财务绩效正相关,虽然个别变量不是显著相关,但是同样可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

(三)、实证结果分析1、样本企业当期社会责任对当期财务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用会计指标ROA值来衡量企业财务绩效,指标回归系数均说明企业当期社会责任与当期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总体分析,样本企业2009 年和2011 年的ROA因变量回归方程在回归检验中都显示出很好的解释力及拟合度,回归效果很显著;2008 年和2010年的回归效果稍微弱一点,但总的来说回归效果还是比较显著3、具体分指标分析,从具体指标来看,样本企业比较关注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客户的社会责任,用来衡量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指标几乎在所有年份中都与财务绩效指标呈正相关关系,显著性也比较高;企业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关注度稍微低一些。

用来衡量政府的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几乎呈负相关关系,这一方面与我国的当前发展形势有关,我国建筑企业承担了对政府过重的社会负担,过高的土地费用和税费对企业绩效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用来衡量员工的指标和财务绩效指标的关系也说明企业还没有调整好内部的人际关系,没有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对员工形成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综合上述建筑行业的实证研究,可以验证本文的假设,即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与财务绩效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模型的拟合效果和回归效果还比较好,说明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解释变量对企业的财务绩效有着比较显著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