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要说明科学技术发展的“拟人律”,以及4种人的感官对应的信息技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技术的发展是遵循,延伸和代替人体器官功能这一规律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
通过模拟延伸或加强人体某些器官的某些功能从而达到技术的进步,这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拟人律”。
触觉传感器视觉红外线测试仪听觉声音感应器味觉电子舌(智舌)(Electronic Tongue)是一种主要由交互敏感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电路、基于模式识别的数据处理方法组成的现代化定性定量分析检测仪器。
2、简述什么是工程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技术主要有哪些?a信息系统工程简称“信息工程”,指按照工程学原理构建信息系统的过程。
包括以下主要阶段:立项、规划、建设、应用、维护。
如: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金卡工程、金税工程等。
b信息系统技术主要的开发方法包括结构化方法、原型法、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战略数据规划方法、信息工程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等。
信息技术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工程以及管理等学科,这些学科在信息的管理,传递和处理中的应用,相关的软件和设备及其相互作用.信息技术。
3 、简要阐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本属性。
培养要求该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厂设备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知识技能1.较系统地掌握该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安全导论、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4、简述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基础课:高数线性代数大学英语物理计算机绘图概率论。
专业基础课: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 c语言。
c++ 数据结构电子电工实验通信电子实验。
专业核心课: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电路分析,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通讯系统原理。
5、结合工程师职业性质,简要说明专业培养中对人文、法律、管理、安全、环境、伦理等意识培养的意义。
①人文: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就蕴藏着浓厚的人文精神,借鉴传统,与时俱进,也便成为专业培养责无旁贷的责任。
但在现今的专业培养教育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教学过程的唯理性化,使学生的情感价值被忽视;教学评价的一元化,又使老师、学生、家长的价值标准错位,究其原因,既有工具性的绝对化,又有人文精神的神圣化。
要解决这些问题,实施有效的策略,使专业培养教育走上弘扬人文的正轨,就要认识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转变陈旧的教育理念,学习做人与学习人文并重。
②法律:当代大学生存在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就是法律意识比较淡漠,尤其是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
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肤浅,导致大学生犯罪和被害的现象层出不穷。
虽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公共课已在高校普遍开设,但是,该课程课时少,内容简单且深度不够等原因导致非法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了解了一些皮毛,这对于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文章将对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和高校法律教育问题做一些分析,以期为提高非法学专业大学生法律意识提供有益帮助。
③管理:大学生自主管理是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领域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是科学发展观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真正体现。
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学生自主管理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可行性分析,以求为高校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④安全:当前,大学生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很大部分是学生安全意识不到位造成的。
因此,进一步加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现阶段高校各个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安全意识的形成是外部刺激力反复强化的结果,强化过程实际上是大学生安全意识形成的心理机制。
我们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时,必须因时、因地、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培养。
一是及时培养,即是抓重点时期的教育;二是重复培养,即要在教育过程中对其心理进行反复刺激强化,将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来开展,常抓不懈;三是交叉培养,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要注意各种手段的交叉运用;四是重点培养,即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即要全面开展,又要有重点进行,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五是整体培养,良好的安全舆论氛围,能够使一个组织的全体成员受到感染。
⑤环境:讨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的问题。
在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加大力度提高国民的整体环境意识,特别是日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各层面中占主导地位的大学生的环境意识,才能逐步改变环境形势日趋恶化的状况,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在高等教育正逐步走向大众化的中国,高等学校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以加强对所有大学生,特别是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以担负起整体提供国民环境素质的社会责任。
其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环保社团在培养大学生环境意识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便捷而有效的途径。
⑥伦理:自媒体环境的形成与发展改变了大学生伦理道德培养实践的发展状况,一方面自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世界,另一方面自媒体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难度。
针对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实践的发展现状,从大学生伦理道德意识、高校培养机制、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的路径,从而构建符合自媒体环境的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水平的提升,实现自媒体环境与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培养机制的融合。
6 、简要介绍今后专业学习的目标,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设想。
在接下来学习的日子里,我会通过书籍和互联网来丰富我的知识,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参加社会实践。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一些能考的证尽量快点考完,不给自己留下遗憾。
对于未来职业发展,我打算出去找三五知心好友一起创业,毕竟很多成功人士都是这样过来的,或许我的想法有点天真,有人说,创业并不轻松,反而更累,一周都没有休息的时间,运气不好的话,公司还会倒闭,但是我愿意为此去奋斗,去追逐自己的理想。
遥感技术读书报告学号B16011616 刘勇技术的产生与起源遥感技术是从远距离感知目标反射或自身辐射的电磁波、可见光、红外线结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技术。
例如航空摄影就是一种遥感技术。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大大推动了遥感技术的发展。
现代遥感技术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等环节。
完成上述功能的全套系统称为遥感系统,其核心组成部分是获取信息的遥感器。
遥感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照相机、电视摄像机、多光谱扫描仪、成象光谱仪、微波辐射计、合成孔径雷达等。
传输设备用于将遥感信息从远距离平台(如卫星)传回地面站。
信息处理设备包括彩色合成仪、图像判读仪和数字图像处理机等。
任何物体都具有光谱特性,具体地说,它们都具有不同的吸收、反射、辐射光谱的性能。
在同一光谱区各种物体反映的情况不同,同一物体对不同光谱的反映也有明显差别。
即使是同一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由于太阳光照射角度不同,它们反射和吸收的光谱也各不相同。
遥感技术就是根据这些原理,对物体作出判断。
遥感技术通常是使用绿光、红光和红外光三种光谱波段进行探测。
绿光段一般用来探测地下水、岩石和土壤的特性;红光段探测植物生长、变化及水污染等;红外段探测土地、矿产及资源。
此外,还有微波段,用来探测气象云层及海底鱼群的游弋。
这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探测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与要点分析遥感技术是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设备、接收装置以及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
遥感器装在遥感平台上,它是遥感系统的重要设备,它可以是照相机、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计或合成孔径雷达等。
信息传输设备是飞行器和地面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图像处理设备(见遥感信息处理)对地面接收到的遥感图像信息进行处理(几何校正、滤波等)以获取反映地物性质和状态的信息。
图像处理设备可分为模拟图像处理设备和数字图像处理设备两类,现代常用的是后一类。
判读和成图设备是把经过处理的图像信息提供给判释人员直接判释,或进一步用光学仪器或计算机进行分析,找出特征,与典型地物特征进行比较,以识别目标。
地面目标特征测试设备测试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为判释目标提供依据。
遥感平台是遥感过程中乘载遥感器的运载工具,它如同在地面摄影时安放照相机的三脚架,是在空中或空间安放遥感器的装置。
主要的遥感平台有高空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卫星、载人宇宙飞船等。
遥感器是远距离感测地物环境辐射或反射电磁波的仪器。
使用的有20多种,除可见光摄影机、红外摄影机、紫外摄影机外,还有红外扫描仪、多光谱扫描仪、微波辐射和散射计、侧视雷达、专题成像仪、成像光谱仪等,遥感器正在向多光谱、多极化、微型化和高分辨率的方向发展。
遥感器接受到的数字和图像信息,通常采用三种记录方式:胶片、图像和数字磁带。
其信息通过校正、变换、分解、组合等光学处理或图像数字处理过程,提供给用户分析、判读,或在地理信息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支持下,制成专题地图或统计图表,为资源勘察、环境监测、国土测绘、军事侦察提供信息服务。
我国已成功发射并回收了10多颗遥感卫星和气象卫星,获得了全色像片和红外彩色图像,并建立了卫星遥感地面站和卫星气象中心,开发了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
从“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云图上,我们每天都可以从电视机上观看到气象形势。
过去与现在的主要运用1、遥感技术在水污染监测方面的应用①利用红外扫描仪监视石油污染全球每年排入海洋的石油及其制品高达1000万吨,利用多光谱航片可对海面石油污染进行半定量分析,将彩色航片同步拍照与近红外片做的彩色密度分割图相比较,更精密地判断和解译信息,参照图片画出不同油膜厚度的大致分级图。
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图像,特别是数字密度分割图,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油量的分布情况。
通过彩色密度分割可把相差零点零几厚度的海面油膜区分出层次来,这有利于用航空遥感对海面油的扩散分布和半定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