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乐及第中学高二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学习质量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30×1.5分=45分)读下表,回答1-2题1.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地形D. 植被2.该地易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 雪灾B. 台风C. 泥石流D. 暴雨洪涝下图为“1978~2000年中国县级年均水灾频次图”,回答3-4题。
3.水灾多发区主要分布在( )A.平原地区 B.河流中下游地区 C.湿润地区 D.外流区4.关于水灾多发区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融雪洪水 B.东北地区——城市规模扩大C.黄土高原——连年气候异常 D.长江中下游地区——冰凌洪水中新网乌鲁木齐2011年6月13日电新疆哈密地区爆发严重蝗灾,危害面积达350万亩。
蝗灾除与人类活动有关外,还与气象灾害有密切关系。
据此回答5-6题。
5.与蝗灾相关联的另一种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干旱 C.雷暴 D.冰雹6.造成虫害增多的人为因素不.包括( )A.土壤水肥条件改变 B.大棚蔬菜的大面积种植 C.厄尔尼诺导致气候变化 D.长期使用化肥、农药读某年春季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图,回答7-9题。
7.此地区沙尘暴次数多的人为原因可能是( )A.植树造林B.过度开垦 C.开采地下水D.水资源利用不当8.下列因素中,不.是形成沙尘暴原因的是( )A.大风B.地面沙尘物质 C.不稳定的空气状态D.森林火灾9.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
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自9月18日起,入夏以来的最强台风袭扫我国东南各省。
22日,台风刚过,一股较强冷空气又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导致局地降温超过15℃。
受此影响,我国南方各省集体入秋,读图,回答10-11题。
10.19日,登陆后的台风中心经过了我国南方某地,继而在23日该地又迎来冷空气过境。
下图四条曲线中,能正确反映从18日到24日该地气压变化特点的是A.①B.②C.③D.④11.下列日期中,最低气温最可能出现在A.18日 B.19日 C.23日 D.24日12-14题。
12.关于图中各灾害性天气随时间变化规律,描述正确的是A.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B.沙尘暴-先减少后增多;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减C.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增多后减少;大风-递增D.沙尘暴-先增多后减少;浮尘-先减少后增多;大风-递减13.图示资料最有可能来源于A.江汉平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三江平原14.图示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越高则意味着①气候的大陆性程度越强②气候的海洋性程度越强③气候越干旱④气候越湿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A.台风、洪涝 B.寒潮、沙尘暴 C.沙尘暴、台风 D.干旱、洪涝16.甲地受该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A.地形为盆地 B.受盛行西风影响小 C.距离海洋较远 D.纬度较低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 )A.土壤侵蚀 B.土地沙化 C.森林枯竭 D.草原退化18.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A.干旱时旱情加重 B.暴雨时出现凌汛 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 D.夏秋易发生台风19.C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火山 B.地震 C.泥石流 D.地裂缝读图甲和图乙,完成20-21题。
20.2010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旱灾B.雪灾C.台风D.洪涝21.2010年底到2011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 )A.洪涝B.雪灾C.台风D.旱灾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据此回答22-26问题。
22.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4的A.① B.② C.③ D.④23.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B.“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D.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24.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
其直接原因是①强风②风暴潮③特大暴雨④严重干旱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5.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A.偏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6.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A.利用气象卫星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C.利用探测气球 D.气象台人工监测该图为某观测站某年8月1日至3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
读图,回答问题。
27.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A.8月1日6时至12时 B.8月1日9时至8月2日18时C.8月2日6时和8月3日3时 D.雨停后15小时至36小时28.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A.洪峰水位升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读下面“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 ,回答29-30题。
29.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表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0.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①提高植被覆盖率②修建水利工程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31.材料: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异常气候现象发生频率增加。
2007年3月3日至3月5日,环渤海区域遭遇50年一遇特大风暴潮袭击,造成严重损失。
3月3日国家海洋预报台发出渤海湾风暴潮紧急警报,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正值天文大潮期。
读下左图“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十四)渤海湾风暴潮紧急警报(红色)图”和右图该日“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1)读左图简述渤海湾风暴潮灾害的分布特点。
(1分)(2)结合材料及右图分析风暴潮灾害产生及分布的气象因素。
(2分)(3)除气象因素外,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加剧风暴潮灾害的其它自然原因。
(3分)32.(3分)2011年1月的澳大利亚,当东南部备受高温干旱和山林大火之苦时,东北部又遭受洪水侵袭,澳洲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据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试运用有关知识,解释2011年1月澳大利亚北涝南旱的原因。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12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左图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右图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4分)(2)分析甲城市所在平原洪涝灾害频繁的自然原因。
(3分)(3)简述R河中下游的主要水文特征(2分)。
说出R河下游易泛滥的季节及判断理由。
(3分)34.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
下列A、B、C三图是“我国沙尘暴活动的主要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次数的统计资料”。
分析下列各图,回答问题:(14分)(1).图中,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我国两大盆地是盆地和盆地;西北路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盆地、走廊、内蒙古高原、高原和华北平原。
(3分)(2).A图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表现为、和。
(2分)(3).B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是,其主要原因。
(2分)(4).C图显示的年份中,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年前后。
在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周期性规律,这可能与(自然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有关。
(2分)(5).近几十年来,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多,除自然原因外,可能的人为原因有;沙尘暴的不断发生会加剧这一生态环境问题,为减轻该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有。
(5分)35.(6分)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三种气象灾害分别是什么?(3分)(2)综合分析判断该地区最有可能是我国什么地区?(1分)试说明理由。
(2分)36.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是危害较大的气象灾害。
读江苏省龙卷风发生次数(1951—2007年累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9分)(1)说出江苏省龙卷风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4分)(2)简要分析龙卷风的主要危害及防御措施。
(5分)37.据中国台网测定,2006年02月26日,10时13分54.0秒在青海治多与西藏交界处(北纬35.5,东经89.8) 发生5.5级地震。
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地震发生时正值学生上课、工作人员的上班的时间,他们应如何自救?(2分)(2)此将地震还可能引发哪些灾害?(1分)(3)我国是世界上地质多发的国家之一,请你谈谈如何来进行地质灾害的防御?(3分)参考答案三1.C 2.A 3.D 4。
A 5.B 6.C 7.B 8.D 9.A 10.A11.D 12.A 13.C 14.B 15.B 16.A 17.A 18.A 19.C 20.B21.D 22.C 23.B 24.C 25.A 26.A 27.D 28.C 29.C 30.D31.(6分)(1)渤海湾南岸灾情重(1分)(2)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1分)风向以偏北风为主,致使海水向渤海南岸堆积。
(1分)(3)浅海大陆架,地势平缓;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天文大潮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
(答对3个要点就得3分)32.(3分)北涝:1月,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带来降水,地处西北季风的迎风一侧,降水较多。
(2分)南旱:1月,副热带高气压南移,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1分)。
33.(12分)(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在20℃以上);全年降水量大(年降水量1600毫米以上);5—10月(或者6—9月)降水较丰沛(为雨季);11月—次年4月(10月—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旱季)。
(4分)(2)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加剧受灾程度;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河流众多,各干支流洪水在此汇集,易成水灾;海潮顶托和流水作用,河水下泄不畅,加剧水位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