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采购人主体责任(PPT 73页)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及采购人主体责任(PPT 73页)
第二部分: 财政部第87号令主要变化
2017年7月11日,肖捷部长签署第87号财 政部令,公布新修订的《政府采购货物和 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新《办法》自2017年10月1日起实施
基本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 决策部署,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新定位、推进依法行政的新 任务、“十三五”发展的新理念和放管服改革的新举措, 都对优化政府采购交易规则、加强采购活动中的权力制约 、落实采购政策功能、完善政府采购监管机制提出了更高 要求。 近年来,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针对社 会反映较多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办法,进一步完善 交易规则和监管措施,有利于形成公平竞争、规范管理和 结果导向的制度体系。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施行以后,18 号令关于招标采购程序、评标方法、交易规则、信息公开 等方面的规定已经滞后,需要进行修改。
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法》第二条)政府采购立法宗旨和目的
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 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 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促进廉政建设。
政府采购基本原则
公开透明
公平竞争 公正
诚实信用
政府采购基本法制框架
(一)基本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二)行政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 (三)部门规章 《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9号) 《政府采购供应商投诉处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0号) 《政府采购非招标方式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4号)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87 号)
主要调整
落实采购人主体责任,权责对等
设定最高限价。(第十二条)。
邀请招标中的潜在投标人推荐(第十四条)。 投标人资格审查(第四十四条)。 对技术复杂、专业性强的采购项目,自行选定专家(第四 十八条)。
多个投标人采用同品牌产品且报价相同或评审得分相同的 情况以及中标候选人并列情况下,自主选择(第三十一条
主要调整
合理降低供应商投标成本: 明确规定除特殊情况外采购单位不得要求投标人提供样品 (第二十二条);
招标文件售价应当按照弥补制作、邮寄成本的原则确定,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第二十四条);
采购单位应当按期退还投标保证金,否则支付超期资金占
用费(基准利率上浮20%)(第三十八条)。
主要调整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
办法》及采购人主体责任
四川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处 2017.11
目录
第一部分:政府采购法制框架
第二部分:87号令主要变化
第三部分:采购人主体责任
2
第一部分:政府采购法制框架
政府采购概念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
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
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
政府采购基本法制框架
(四)全国性政策制度文件 由国务院、财政部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的若干规范性文件
(五)四川省政策制度文件 由省委省政府、财政厅以及省级有关部门制 定的若干规范性文件
政府采购方式
2014 年2月1 日起,施行的《政府采购非招标采购方 式管理办法》( 财政部令第 74号) ,适用采购方式为 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 2014 年12月31 日,施行的《政府采购竞争性磋商采 购方式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14〕214号)及其补 充通知(财库〔2015〕124号) 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政府采购货物 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 87 号), 适用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的采购项目。
87号令主要内容
共7章88条,较18号令删除36条,新增34条,修订54条。 除总则和附则外,按照政府采购操作流程,对招标、投标、
开标评标、中标和合同以及法律责任等分章做了规定。
包括: (一)总则 (二)招标 (三)投标 (四)开标、评标 (五)中标和合同 (六)法律责任 (七)附则
主要调整
87号令对邀请招标方式进行了程序改良: 一是在第十四条增设了供应商来源情形, 即允许采购人从财政部门建立的供应商库 中选取或者采购人书面推荐。二是为防止 采购人滥用权力,规定按照推荐方式或者 从供应商库中抽取方式的,备选供应商不 得少于拟随机抽取供应商总数的两倍。同 时,第六十九条规定,采购人应当将被推 荐潜在投标人名单和推荐理由随中标结果 同时公告。
主要调整
解决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质次价高 强化源头管理: 采购人应当进行市场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并进行价格测算(第十条); 详细规定了采购需求应当包括的主要内容(第十一条); 规定采购人经市场调查和价格测算后,可以在预算内合理设定最高 限价(第十二条); 明确了采购人未按规定编制采购需求的法律责任(第七十七条)。 加强结果管理: 进一步明确了政府采购合同应当具备的内容(第七十二条); 吸收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规定采购人可以邀请参加本项目的其 他投标人或者第三方机构参与验收(第七十四条); 要求采购人加强对中标人的履约管理,在供应商出现违约行为时, 应当及时处理并依法追究供应商的违约责任(第七十五条)。
简化程序提高效率 资格预审文件提供期限届满,获取文件不足3家的,可以顺延提 供期限。(第十八条) 通过资格性或符合性审查投标人不足3家情形的处理,不再要求 必须报告财政部门。(第四十三条) 规范评标委员会人数为7人以上情形的范围(第四十七条); 明确了对于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同类问题表述不一致或者 有明显文字和计算错误的内容时的处理办法。(第五十一条) 明确投标报价前后不一致的修正方法(第五十九条) 明确出现分值汇总错误等4种客观错误情形时,以及评标委员会 组成不合法等4种非投标人过错导致废标情形时,可以重新评审 。(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 缩短采购代理机构送评标报告的时间(第六十八条)
,第六十八条)。
主要调整
落实采购政策的主体责任(第五条); 内控机制建设的主体责任(第六条); 采购需求管理的主体责任(第七条、第十条) 信息公开和信息保密的主体责任(第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第六十九条等多个条款);
履约验收的主体责任(第七十五条)。
主要调整
维护供应商合法权益,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保障供应商权益: 规定招标文件、投标邀请书应当向所有通过资格预审或受 邀请的供应商提供(第十四条、第十八条); 组织现场考察或者召开答疑会的,应当通知所有投标人( 第二十六条); 允许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补正投标文件,在评审期间 根据评标委员会要求作出澄清和修正(第三十四、第五十 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