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王庆高广西中医学院2001级研究生(专业、学号)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由于发病隐慝,进展迅速,治疗难度大,生存期短,被称为“癌中之王”。
当前,对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首要措施,但在临床中大多数患者常不适于根治性切除。
运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药性缓和,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能提高早、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在不断地发展。
本文就近5年来中医药用于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辨证论治目前研究者对肝癌辨治的认识不尽相同,迄今尚未建立起统一的肝癌基本证型和治疗法则。
李永健等[1]统计近20年来国内外公开报道的肝癌辨证分型,进行多组间 2检验,结果2492例肝癌最常见的证型依次为①气滞血瘀型;②肝郁脾虚型;③肝肾阴虚型;④肝郁气滞型;⑤脾胃虚型;而肝胆湿热型、湿热内蕴型亦为肝癌证型中常见证型。
王榕平等[2]辨证分析了117例肝癌患者,归纳出肝癌的临床四大证型为脾气虚型、肝气郁结型、肝郁脾虚型和肝肾阴虚型,而以肝气郁结型和肝郁脾虚型为主,约占临床患者的98.2%。
由于临床分型及治疗方法不同,临床疗效报道也各异。
段平等[3]分3型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1例,肝郁脾虚、瘀毒不化型治以疏肝、健脾、化瘀解毒抗癌之法,方取四逆散合白蛇六味汤加味(柴胡、枳壳、白芍、甘草、白英、蛇莓、丹参、郁金、当归等);脾肾双亏、毒瘀互结型治以健脾补肾、养气血、解毒化瘀抗癌之法,方取四君子汤加味(黄芪、党参、云苓、白术、土茯苓、莪术、山茱萸、枸杞、桑寄生、白花蛇舌草、生地黄、当归等);热毒蕴结型治以清热解毒、泻肝利胆之法,方取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栀子、青皮、白英、龙葵、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茵陈等);结果生存期平均8.6个月,中位生存期5.0个月,半年、1年及2~5年生存率分别为31.3%、9.5%、4.8%。
熊墨年[4]分4型治疗中晚期肝癌30例,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或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七叶一枝花15g,八月札12g,白术10g,黄芪30g,牡丹皮10g,炒莱菔子15g);气滞血瘀型用自拟化瘀消瘤汤(芍药10g,三棱10g,莪术10g,郁金10g,佛手10g,水红花子10g,1延胡索12g,丹参15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合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g,栀子12g,大黄10g,龙胆草10g,七叶一枝花12g,车前子12g(包),大腹皮12g,生甘草10g〕;正虚瘀结型用一贯煎合六味地黄汤加减(麦冬12g,牡丹皮10g,女贞子12g,半枝莲30g,白花蛇舌草30g,山茱萸12g,泽泻12g),结果1年生存率达25.5%,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AFP下降28.57%,CEA下降28.57%,GPT下降16.67%,黄疸指数下降37.5%。
2单方为主随症加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整个病变过程往往为正虚邪盛,虚实互见。
因而主要治则是扶正祛邪,攻补兼施。
目前对肝癌的治疗大多采用在辨证或辨病基础上进行专方治疗。
朱超林等[5]用益气健脾剂(太子参30g,猪苓15g,茯苓15g,苍术、白术各10g,生薏苡仁20g,陈皮6g,炙黄芪30g,柴胡6g,香附10g,虎杖30g)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6例,并随症加减,结果生存期优于对照组(采用软坚化瘀剂治疗),其中以中期患者疗效好。
黄立中等[6]以肝复乐片(党参、白术、柴胡、鳖甲、香附、茵陈、郁金等多种中药组成,具有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作用)治疗Ⅱ、Ⅲ期原发性肝癌31例,结果治后生存期1年者7例(22.6%),癌灶疗效有进展者14例(45.2%),生活质量稳定提高者21例(66.7%),中医辨证分型以单纯肝瘀脾虚型疗效较好,生存1年的7例患者,肝瘀脾虚型占6例。
林宗干[7]对36例脾虚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应用自拟健脾消癥方〔党参(或生月西参)、白术、制半夏、广郁金、地鳖虫、桃仁、赤芍、炮山甲、丹参各10g,炙黄氏15g,炙甘草、广皮各6g〕随症加减治疗,结果:乏力、纳差腹胀、肝痛、便溏等常见症状有效率为83.3%~91.6%;治疗后半年、1年、3年、5年以上生存率分别为91.7%、55.6%、13.9%、8.3%。
梁耀君等[8]采用肝复乐片治疗17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并设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17例,结果显示:治疗组在主要临床症状的消失、主要生化指标及AFP的下降幅度、生存质量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及明显差异;治疗组肿癌病灶全部稳定,对照组有2例(11.78%)出现进展,用该药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认为该药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姑媳治疗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药物。
刘绮[9]用自拟健脾化积汤〔太子参25g,白术12g,茯苓15g,猪苓10g,陈皮12g,法半夏12g,生黄芪10g,枳实12g,郁金15g,莪术10g,穿山甲15g(先煎),土鳖虫10g,绵茵陈20g,半枝莲30g,鸡内金10g〕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6例,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75%,生活质量总有效率75%,平均生存期13个月。
郭振球等[10]用消痞抗2癌方(每片含黄芪、莪术、紫胡等生药2g)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并设化疗治疗15例为对照组,结果2组癌灶客观疗效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期患者治疗组治疗后生存期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症状、体重积分值均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邵静[11]分3组治疗原发性肝癌,治疗组用癥积消胶囊〔金刚藤、水蛭、三白草、意苡仁等,每粒0.5g〕综合组用癥积消胶囊结合化疗(DFO 方案)治疗,化疗组用DFO方案,结果生活质量比较,治疗组和综合组明显优于化疗组(P<0.01)〕,治疗组和综合组治疗后能明显提高NK细胞及T细胞亚群的活性P<0.01,而化疗组对NK细胞及T细胞亚群无明显影响。
杨建彬[12]用消癥回生丹胶囊(由黄芪、莪术、金钱草、白花蛇舌草、蟾蜍、三七、仙鹤草、半边莲、人参、桃仁、香附、冬虫夏草等组成)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并与用复方天仙胶囊治疗的37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近期疗效2组总显效率分别为10.0%、5.4%(P<0.05),半年、1年、2年生存率2组分别为76.0%、48.6%,5.4%、24.3%,36.0%、10.8%,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较对照组优(P<0.05或P<0.01)。
3中药制剂治疗以中药提取的有效成分研制成中药制剂,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潘树和等[13]用参芪抑癌注射液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50例,并与用5-f u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症候改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2组生存质量改善分别为72%、47.55%(P<0.01),治疗组治疗后生存期有效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
张作军[14]报道用吗特灵注射液(主要成分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治疗原发性肝癌44例,总有效率31.82,治疗后免疫指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或P<0.05)。
张志芳等[15]用华蟾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原发性肝癌50例,与口服复方天仙胶囊比较,结果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8%、36%(P<0.05),治疗组在主要临床症状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
4 中西医结合治疗4.1中药结合传统放、化疗陈乃杰[16]在化疗同时用中医辨证治疗;气滞血瘀型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桃仁9g,牡丹皮6g,香附9g,红花3g,枳壳9g,元胡15g,丹参15g,白花蛇舌草18g);肝郁脾虚型用逍遥散加减(柴胡9g,川楝子9g,白芍24g,当归9g,茯苓15g,白术15g,黄芪18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8g);肝胆湿热3型用茵陈五苓散加减(茵陈18g,生大黄9g,栀子9g,茯苓15g,泽泻9g,猪苓9g,白术15g,黄柏9g,白花蛇舌草18g,半边莲15g);阴虚内热型用滋水清肝饮加减(熟地黄24g,山茱萸15g,淮山药15g,茯苓15g,泽泻9g,女贞子18g,旱莲草15g,白花蛇舌草18g);结果治疗组比单纯放疗组症状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近期疗效比单纯放疗组提高约7%,治疗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25.8%(8/31)、12.9%(4/31),比单纯放疗组提高约10%。
周延峰等[17]用FAM 方案加扶正消瘤合剂(人参、黄芪、女贞子、补骨脂、山慈茹、土茯苓、土贝母、苦参、大黄、莪术、炮穿山甲、水蛭、蜈蚣)治疗原发性肝癌15例,并与用FAM治疗的16例对照观察,结果CR+RR +NC观察组为73.33%,对照组为37.37%(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可使AFP稳定部分显著下降(P<0.05),并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还可调整CD4/CD8的失衡状态。
吴丹红等[18]用羟基喜树碱合肝复乐片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30例,对照组用羟基喜树碱治疗,结果2组症状改善分别为76.7%、30%(P<0.05),近期疗效达稳定的患者分别为60%、26.7%(P<0.05);作者认为该药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缓解与稳定瘤体进一步生长,延长生存期,对肝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好处。
4.2中药结合介入治疗一般的化学药物使用后对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且剂量越大,抗肿瘤作用越强,毒副作用也越大。
传统的全身给药方式往往使患者不能耐受,而不得不限制药物的用量。
使用中药结合西药介入治疗可大剂量给药,又能减少单纯西药介入引起的副反应。
(疗效如何…)吴建新[19]用一贯煎加味〔北沙参、炒党参、枸杞子、川楝子、当归、麦冬、生地黄、白花蛇舌草、白术、猪苓、龙葵、夏枯草、清半夏、大蓟、生牡蛎(先煎)、丹参〕配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23例,与单用TACE治疗的12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3年生存者2组分别为5、3例(P<0.01),3年内死亡者2组分别为8、9例(P<0.01);作者认为采用中药配合TACE疗法可增强疗效,减轻或避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赵玉锋等[20]分3组治疗原发性肝癌,B组用TACE法结合基本方(党参30g,黄芪30g,炒白术12g,熟地黄15g,山芍15g,山茱萸10g,鹿角胶5g,阿胶10g(烊化),当归12g,鸡血藤15g,茯苓12g,女贞子12g,枸杞子15g,木香9g,陈皮12g,大枣7枚,生甘草5g)治疗,A组单纯用TACE法治疗,C组用TACE法结合西医增强免疫法治疗;结果B组在控制病灶发展方面较常规TACE效果好;2年生存率B、C组高于A组(P<0.05),3年生存率B组高于A组(P<0.05);4TACE后血象在0度~Ⅰ度的病例及血象恢复程度、恢复正常值时间方面B、C组明显好于A组(P<0.05);B组肝功能受损程度轻,好转程度及例数明显高于A、C2组(P<0.05);B组疼痛减轻程度较A组显著(P<0.05);生活质量改善及维持时间上B组明显好于A、C2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