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支气管镜检查及常用介入技术

支气管镜检查及常用介入技术


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
用扩张气囊放置在狭窄部位 向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或蒸馏水 压力2~3大气压,持续40秒,重复,专用注射器 狭窄管腔出现小的裂伤后减压 适应证:良性狭窄,并可与其他介入方法相互配合 压力应逐渐增加,避免气管撕裂、出血、纵隔气肿等
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
气道内支架植入术
回到了医生的视线。由于硬质气管镜操作孔道大,全麻
条件下气道容易管理,安全性高,一旦出现大出血等状 况,抢救能更得当。硬质气管镜本身孔径大,在对气道 异物、复杂良恶性气道狭窄的处理有巨大优势,而且可
通过硬质气管镜提供的通道插入可弯曲支气管镜,对硬
镜难以到达的部位进行诊疗;
认识“武器”
认识“武器”
奥林巴斯 260 系列主机
常规检查
初学者操作时往往因声门难以进入造成困扰,归咎原因还是操作不熟,方向 性掌握不够。建议初学者可以在模拟训练器或让有经验的医师过声门后再在 支气管内多训练。
气管、支气管及其分支
常规检查
包括气管、主支气管、叶支
气管、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及其 分支,终止于肺泡。
分为24级
常规支气管镜可窥及0~5级支 气管 超细支气管镜可窥及7级支气 管
带有护套的细胞刷
活检术
介入诊疗
支气管腔内可视病变部位活检术 介入诊疗
步骤:常规支气管镜检查,观察病变后,尽量清除所见病变表面覆盖的
分泌物、血迹或坏死物。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尽可能多的取材,活检
部位尽可能处于病灶深部。 在活检前,应观察病变的性质、估计可能出血的程度。
气管内见 癌组织浸 润,予以 活检钳钳 除送病理 检查
右下叶
支气管镜的发展史
经鼻腔(中、下鼻道)、口腔进镜 镜子前端向上抬起进入声门后再压低镜子前端进入气道 看到隆突结构后镜子停在主支气管开口并注入利多卡因 以先健侧后患侧的原则逐个叶段开口拍照,病变部位重点记录 刷检、活检、灌洗或镜下治疗 所有检查或治疗结束后务必再次观察病变部位并确定是否有活动性 出血
严重的高血压及心律失常 新近发生的心肌梗死或有 不稳定心绞痛发生史 严重心肺功能障碍 不能纠正的出血倾向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准备工作
安全性评估
常规检查——准备工作
操作方法的选择
常规检查
谈话、签署知情同意书
常规检查——准备工作
常规检查——患者准备
肺泡来源的细胞与生化成分,分析探讨肺脏疾病病理学过程 的一种比较安全而实用的技术。
灌 洗 液 回 收 瓶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介入诊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介入诊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操作方法
常规纤支镜气道检查后在活检刷检前做BAL
对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通常选择右肺中叶或
左肺舌叶, 局限性肺病变则在相应支气管肺段
Company Logo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充血水肿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血管扩张伴迂曲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溃疡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萎缩、瘢痕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增厚、皱壁、软 骨环不清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TBNA)
TBNA应用
气管外或粘膜下病变 肺癌的分期 肺及纵隔恶性病变的诊断 肺及纵隔良性病变的诊断 纵隔囊肿引流
介入诊疗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传统TBNA淋巴结解剖位点
介入诊疗
将CT所示淋巴结位点与管腔内解剖标志相对应;
Browning R, Wang KP; Lung Cancer Staging in Robotic Surgery, Robotic Surgery:Najam and Gharagozloo, McGraw-Hill Medical Ch13 (115-121) 2008.
介入诊疗
适应证
良、恶性病变所致中央气道气质性狭窄的管腔重建 气管/支气管的软化薄弱处的支撑 中央气道瘘口(食管、纵隔、胸膜)的封堵
内科肺减容治疗、难治性气胸的封堵
禁忌症
良性肉芽肿所致的气道组 织增殖而引起的气道阻塞, 应当 避免使用无覆膜的金属 植入
介入诊疗
对阻塞解除后肺组织仍不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EBUS-TBNA应用
超声支气管镜(EBUS)
是一种在支气管镜前端安装
介入诊疗
超声探头的设备,结合吸引
活检针,在实时超声引导下 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 同时可帮助确认血管的位置, 防止误穿血管。
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介入诊疗
经支气管肺活检 TBLB
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
常规检查——禁忌症

支气管镜检查开展至今,已积累丰富的经验,其禁忌 症范围日趋缩小,或仅属于相对禁忌。但在下列情况下行 支气管镜检查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应慎 重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进行检查。 严重的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疑有主动脉瘤 多发性肺大泡 全身情况极度衰竭 活动性大咯血
分泌物(粘液、脓 性)
异常所见——异常物质
血液、结石、 异物
异常所见——运动障碍
声带麻痹、隆突 搏动消失、声门 痉挛
介入诊疗
介入诊疗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
介入诊疗
广义上泛指通过支气管镜进行的所有活检术 如:钳检、刷检、针吸、刮匙、吸取、冲洗、支 气管肺泡灌洗检查、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等 狭义上是指单纯针对支气管腔内进行的活检术, 如支气管粘膜活检、支气管内肿物活检等,不包 括肺活检及纵膈淋巴结的针吸活检术
肿瘤(菜花状、 结节状、息肉状 )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色素沉着
异常所见——支气管壁变化
支气管盲端
异常所见——内腔形态异常
狭窄
异常所见——内腔形态异常
阻塞
异常所见——内腔形态异常
外压
异常所见——内腔形态异常
隆突或支气管嵴 形态异常(增宽 、外压、扭曲)
异常所见——异常物质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
介入诊疗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刷检、钳检、冲洗和针吸,一般 以2-3种采样方法联合 对管腔内增殖型为主的病灶以活检为主,对浸润型、 周围型病灶必须刷检 纤支镜检查完,如病人咳痰,应继续将痰液送检
经支气管镜活检术
方法的选择
介入诊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 介入诊疗
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是经支气管镜获取下呼吸道主要是
认识“武器”
认识“武器”
2.8mm
使用“武器”
使用“武器”
常规检查——适应症
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咯血及痰中带血
不明原因的局限性哮鸣音;不明原因的声音嘶哑
痰中发现癌细胞或可疑癌细胞
适应症
肺不张、肺部结节、阻塞性肺炎、弥漫性病变、纵膈淋巴结肿大、气道狭窄 肺部手术前检查,对指导手术切除部位、范围及估计预后有参考价值 胸部外伤、怀疑有气管支气管裂伤或断裂,支气管镜检查常可明确诊断 肺或支气管感染性疾病的病因学诊断;机械通气时的气道管理 疑有气管、支气管瘘的确诊
气管隆突部位多数偏左 右侧主支气管内径较左侧粗大,且与气管所成的角度较小以致于 异物易于进入右侧支气管 右肺呼吸量较大,因此异物吸入的力量也相应增大
介入诊疗
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
适应证
发生于主支气管或叶支气管的良性狭窄
气管、支气管结核 创伤或手术吻合口狭窄 吸入性肺损伤后狭窄 复发性多软骨炎
气管、支2) 前支(3) 左上叶 外侧支(4)
上支
尖后支(1+2) 前支(3) 上舌支(4) 下舌支(5)
舌支
右中叶
内侧支(5) 背支(6) 内基底支(7) 前基底支(8) 外基底支(9) 后基底支(10)
背支(6)
内、前基底支(7+8) 左下叶 外基底支(9) 后基底支(10)
支气管镜的发展史
BF 一 260 (外径 4 . 9mm ) BF 一 IT260 (治疗用内镜,钳道 2 . 8mm ,外径 5 . 6mm ) BF 一 F260 (荧光支气管镜)
BF 一 6C260 ( NBI 技术,图像质量最高的镜子,外径 5 . 9mm )
BF 一P260F (细径支气管镜,外径 4 . 0mm ) BF—X P 260F (超细支气管镜外径 2 . 8mm ,主要用于儿童)
常规检查——医生准备
常规检查——物资准备
常规检查——抢救准备
常规检查——准备
常规检查——麻醉
局麻
麻醉药2%利多卡因,总量<25ml 方式: 雾化吸入 术中追加麻药,每次1-2ml
常规检查——麻醉
全麻
常规检查——麻醉
术中用药
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
插入方式
经鼻插入
常规检查
经鼻插入
LOGO
支气管镜
检查及常用介入技术
内容提要
1 2 3
支气管镜概述
常规检查 介入治疗
4
基层医院开展气管镜注意事项
Company Logo
支气管镜的发展史
1)传统硬质支气管镜时代
1897 年,德国Killian 首先报道用长25cm 、直径8 mm的食管镜,第1 次从气管内取出骨性异物,开创了硬式内镜进行气管和支气管 操作的历史。 1904 年,Chevalier Jackson ( “美国支气管食管学之父”)制作了美国第 1 个支气管镜,他把微型灯泡安装在气管镜的远端并配备了吸 引系统以便吸引气道分泌物。
些不均匀的组织损伤。
介入诊疗
适应证
气管、支气管腔内恶性肿瘤的姑息治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