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及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第二节 社会再生产及 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

社会再生产及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社会总资本的运动: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个别资本运动的总和。

一、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一)社会总资本及其运动1、个别资本、社会总资本、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个别资本:各自独立发挥职能作用的资本。

(独立地循环和周转,实现价值增殖。

)■社会总资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个别资本的总和。

g ——W (个人消费品)PmA2、个别资本运动与社会总资本运动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总资本的运动公式W’W (生产消费)W (生活消费)——G ’G ——W……P…… W’资本流通一般商品流通■联系:个别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社会资本是个别资本的总和;个别资本是社会资本的基础;社会资本的运动制约着个别资本。

■区别:个别资本的运动只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不包括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社会资本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和资本流通,又包括个人消费和一般商品流通。

3、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社会总产品社会总产品: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物质资料的总和。

(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4、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

)■价值补偿:■实物补偿:4、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补偿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收回预付资本并实现价值增殖。

(卖出去)实物补偿4、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实物补偿内涵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转化为货币以后,如何再进一步转化为再生产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以补偿当年生产消耗。

(买回来)。

4、社会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价值补偿该卖的卖掉了实物补偿该买的买到了两种补偿形式上的区别:会产的现题价值形态物质形态不变资本( c )可变资本( v)剩余价值( m )Ⅰ )Ⅱ)两大部类(二)分析社会资本运行的两个理论前提■特点:所有资本家将全部m 都用于个人消费,不进行积累。

(三)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1)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含义:指社会资本在规模不变的条件下的运行过程。

(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过程:Ⅰ4000( c ) +1000( v ) +1000( m ) = 6000(生产资料)Ⅱ2000( c ) + 500( v ) + 500( m ) = 3000(消费资料)社会总产品: 6000( c ) + 1500( v ) + 1500( m ) = 9000例如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生产资料的生产(1)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1Ⅰ4000( c )+1000( v ) +1000( m )= 6000(生产资料)Ⅱ2000( c ) + 500( v ) + 500( m )= 3000(消费资料)例如:生产资料的生产(1)采矿部门机器制造厂购买电力发电厂4000c接着请看消费资料的生产消费资料的生产(2)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1Ⅰ4000( c ) +1000( v ) +1000( m )= 6000(生产资料)Ⅱ2000( c ) + 500( v ) + 500( m ) =3000(消费资料)2500( v ) + 500( m )对第Ⅱ部类企业内部V+M 内容的解释购买资本所有者的收入购买第Ⅱ部类企业预付可变资本第Ⅱ部类企业的剩余价值工人所得的工资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产品的实现1Ⅰ4000( c ) + 1000( v ) +1000( m ) = 6000(生产资料)3Ⅱ2000( c ) + 500( v ) + 500( m ) = 3000(消费资料)2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基本条件Ⅰ ( v + m ) = Ⅱ( c )基本条件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种比例关系。

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加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第二个条件基本条件Ⅰ ( c + v + m ) = Ⅰ ( c )+ Ⅱ( c )生产资料的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一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不变资本价值之和。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第三个条件Ⅰ ( v + m ) = Ⅱ( c )+ m ) = Ⅱ( c )基本条件Ⅱ( c + v + m ) = Ⅰ (v+m )+ Ⅱ( v+m )消费资料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

Ⅰ( c + v + m ) = Ⅰ ( c )+ Ⅱ( c )第二部类全部产品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对上述三个条件小结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实现的条件Ⅰ( v + m ) = Ⅱ( c )基本条件Ⅰ( c + v + m ) = Ⅰ ( c )+ Ⅱ( c )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第二个条件)Ⅱ( c + v + m ) = Ⅰ (v+m )+ Ⅱ( v+m )消费资料的生产和消费(第三个条件)结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马克思语录2、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及其实现条件模上重复进行的社会生产。

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行资本积累。

这就要求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首先,以货币的形式积累到一定的数额,达到最低的投资额的要求。

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两个前提条件(1)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实现的前提条件Ⅰ ( c + v + m ) > Ⅰ ( c )+ Ⅱ( c )第一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除了满足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外,还得有剩余。

Ⅰ( v + m ) > Ⅱ( c )(基本条件一)扩大再生产实现的两个前提条件(2)m/x 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部分。

Ⅱ( c +v +m)>Ⅰ(v + m/x)+ Ⅱ(v + m/x)第二部类所提供的消费资料,除了能满足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简单再生产时工人和资本所有者的消费以外,还必须有一部分剩余。

Ⅱ( c +v +m)-Ⅱ(v + m/x) >Ⅰ(v + m/x)+ Ⅱ(v + m/x) -Ⅱ(v + m/x)Ⅱ( c +m -m/x)>Ⅰ(v + m/x)(基本条件二)(3)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假定社会总产品各个部分的组成情况如下:Ⅰ(4000c+1000v+1000m)=6000 (c:v=4:1)Ⅱ(1500c+750v+750m)=3000 (c:v=2:1)是否具有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假定Ⅰ的m中50%用于积累)Ⅰ(c+v+m)>Ⅰc+Ⅱc6000 >4000+ 1500(多500)Ⅱ(c+v+m)>Ⅰ(v+m/x)+Ⅱ(v+ m/x)3000 >1000v+500 m/x + 750 v + m/x (比750m少)结论:满足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两大部类的积累(扩大再生产)过程:假定第一部类积累率为50%(m为1000),资本有机构成不变(4:1),则Ⅰ总产品的重新组合如下:Ⅰ:4000c+400Δc+1000v+100Δv+500m/x =6000第二部类的积累由第一部类引起并决定(即第一部类能够给第二部类提供多少用于积累的生产资料),假定第二部类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变(2:1 ),则Ⅱ的总产品的重新组合如下:Ⅱ:1500c+100 Δc+750v+50 Δv+600m /x =3000假定剩余价值率仍然为100%,则第二年的生产结果为:Ⅰ:4400c+1100v+1100m=66009800Ⅱ:1600c+800v+800m=3200是否满足扩大再生产的条件?扩大再生产与简单再生产一样,社会总产品必须通过三大部类的交换来实现。

用图示表示:Ⅰ:①③Ⅱ:1500c+100 Δc+750v+50 Δv+600m /x=3000③②①Ⅰ内部的交换(4400c)②Ⅱ内部的交换(800v+ 600m /x )③Ⅰ和Ⅱ之间的交换(第一部类用价值1600的生产资料与第二部类交换价值1600的生活资料)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①Ⅰ(v+ Δv+ m/x )=Ⅱ(c+ Δc)(基本条件)②Ⅰ(c+v+m)=Ⅰ(c+ Δc)+Ⅱ(c+ Δc)③Ⅱ(c+v+m)=Ⅰ(v+ Δv+ m/x )+Ⅱ(v+ Δv+ m/x )结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思考: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后果是什么?二、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一)社会总供求及其影响因素(1)社会总供给的内涵1、社会总供给及其影响因素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产出的联系与区别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产出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一国的生产是一国的供给的来源,但一国的供给并非全部来自一国的生产,或一国的生产并非全部形成一国的供给。

凡是能够提供本国使用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不论是本国生产还是外国生产,都是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内容;而本国享用不到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使是本国生产的,也不包括在社会总供给之内。

因此,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供给的水平除取决于总产出水平外,还取决于进口与出口差额。

(2)影响总供给的因素(P278-279)第一,现有的国民经济总量及其增长速度。

第二,资源的配置方式或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价格的变动。

第四,产业结构。

第五,总需求对总供给的影响。

第六,对外贸易。

2、社会总需求及其影响因素(1)社会总需求的内涵●社会总需求(广义),是指一个国家或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是对应的,对二者要相互对应结合进行研究。

社会总需求(狭义),表现为对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需求。

社会总需求国内需求国外需求投资需求消费需求(2)社会总需求的构成投资需求投资需求(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

社会总投资从构成上看可划分为从资金来源上看可划分为固定资产的投资流动资产的投资重置投资新增投资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又称消费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包括服务)的需求。

社会总消费居民个人消费需求社会公共消费需求(3)社会总需求的形成社会总需求是通过货币资金支出形成的。

来自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国内生产总值分配和再分配国内生产总值(c1+v+m)经过分配和再分配,形成两种资金和两种需求:投资资金和投资需求、消费资金和消费需求。

(二)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非均衡及其成因分析(P287-291)1、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变动大体上包括两类:一是数量上的变动;二是结构上的变动。

数量上的变动有两种结果:第一,总供给数量与总需求数量大体相等,称为总量平衡;第二,总供给数量大于或小于总需求数量,称为总量失衡。

结构上的变动也有两种结果:第一,总供给品种与总需求品种大体一致,称为结构平衡;第二,总供给品种与总需求品种不相一致,称结构失衡。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并称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或宏观经济均衡,否则,即为总供给与总需求不平衡或宏观经济失衡(或非均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