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总复习(最终版)
Rf
R
ui1 R1
_ + P + R4 i4
u
o
i1
ui2 i2 ui3
R2
R3
R 另外,u N uo,u N u P R Rf Rf uo RP 1 R ui1 ui 2 ui 3 R R R 1 2 3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
果填入括号内。 (1)集成放大电路采用直接耦合方式的原因是不易制作大 容量电容( )。 (2)选用差分放大电路的原因是克服温漂( )。 (3)放大电路采用复合管是为了增大放大倍数和输入电阻。 ( ) (4)互补输出级采用共集形式是为了使电压放大倍数大。 ( ) (5)两个β 相同的晶体管组成复合管后,其电流放大系数 约为β 2 。( )
(6)只要是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 )
解:(1)× (2)√ (3)× (4)× (5)√ (6)×
2、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由于电路参数不同,在信号源电 压为正弦波时,测得输出波形如图所示,试说明电路分别产 生了什么失真,如何消除。
3、试分析图示各电路是否能够放大正弦交流信号,简述理
1、已知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 A.电压串联负反馈 B.电压并联负反馈 C.电流串联负反馈 D.电流并联负反馈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下列空格内,只填入A、B、C或D。 (1)欲得到电流-电压转换电路,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 ; (2)欲将电压信号转换成与之成比例的电流信号,应在放大电路 中引入 ; (3)欲减小电路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增大带负载能力,应在放 大电路中引入 ; (4)欲从信号源获得更大的电流,并稳定输出电流,应在放大电 路中引入 。
2、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当温度升高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将 。 A. 变小 B. 基本不变 C. 变大 (2)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 正向导通 B.反向截止 C.反向击穿 (3)当NPN型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极电压uBE A、 > B、 < C、 = D、 ≤ 解:(1) C (2)C (3)A 第一章:自测题一、二 习题1.1、1.12
模拟电子技术 总复习
讲授内容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七章 信号的运算和处理
第十章 直流电源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
知识点:
1、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2、PN结的形成及特点。 3、电压对PN结的影响(单向导电性)。 4、温度对PN结的影响。 5、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 6、稳压二极管的特点。 7、三极管管型、管脚、材料的判别、 8、电流放大倍数、输入特性曲线、输出特性曲线、 9、晶体管截止区、放大区、饱和区的特点。 10、温度对晶体管参数的影响。
Rf
u u 0
虚短路
_
+
+
uo
i1= i2
虚开路
RP
结构特点:负反馈引到反相输 入端,信号从反相端输入。
ui u N u N uo R Rf
Rf uo Au u1 R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Rf
虚短路
u-= u+= ui
uo
_
R ui RP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u o ui ui Rf R Rf uo (1 )ui R
(3)求解输出电阻:
Rs ∥ Rb rbe Ro Re ∥ 37 1
第二章
自测题:一 习题:2.5、2.9、2.11、2.13
第三章
多级放大电路
知识点: 1、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2、多级放大电路的计算 (1)多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组成它的各级电路 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 (2)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是输入级的输入电阻。 (3)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 3、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零点漂移、共模信号、差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4、差分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动态分析方法。
uon。
3、测得放大电路中六只晶体管的直流电位如图P1.15所示。 在圆圈中画出管子,并分别说明它们是硅管还是锗管。
管号 上
T1 e
T2 c
T3 e
T4 b
T5 c
T6 b
中
下 管型 材料
b
c PNP Si
b
e NPN Si
b
c NPN Si
e
c PNP Ge
e
b PNP Ge
e
c NPN Ge
4、下图中三极管均为硅管,RB和RC的电阻值选取合适,从偏置情况分
解:(1) √ (2) √ (3) √ (4)×
(5) √
第三章
自测题:二、 习题:3.3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知识点 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特点 2、主要指标参数的意义 3、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
1、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1)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 电路 。 A、放大差模抑制共模能力 B、电压放大能力 C、抑制差模放大共模能力 (2)集成运放的输入级采用差分放大电路是因为可以 。 A.减小温漂 B. 增大放大倍数 C. 提高输入电阻 (3)为增大电压放大倍数,集成运放的中间级多采用 。 A.共射放大电路 B. 共集放大电路 C.共基放大电路 解:(1)A (2 )A (3 )A
析判断下图中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 a)
(b)
( c)
第二章
知识点:
基本放大电路
1、 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 2、静态工作点的定义及设置合适的静态工作点的必要性。 3、常见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的估算。 4、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5、能画出基本放大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并计算出各动态参数。 6、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的典型电路的计算。 7、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表示判断结果填入括号内。 (1) “虚短路”和“虚断路”是分析运算电路的基本出发点。( ) (2)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可实现Au>1的放大器。( ) (3)集成运放在开环情况下一定工作在非线性区。( ) 。
2、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i2 i1 ui R
N
1. 放大倍数
解:(1)D
( 2) B
( 3) C
4、选择合适答案填入空内。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D.并联 (1)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应引入 负反馈; (2)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电流,应引入 负反馈; (3)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4)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5)为了增大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6)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应引入 负反馈。 解:(1)A (2)B (3)C (4)D (5)B ( 6) A
6. 电路如图所示,晶体管的=100,=100Ω。 (1)求电路的Q点、Au、Ri和Ro; (2)若电容Ce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 化?
7、 电路如图P2.12所示,晶体管的=80,rbe=1kΩ。 (1)求出Q点; (2)分别求出RL=∞和RL=3kΩ时电路的和Ri和 Ro。;
(1)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若引入反馈后 ,则说明引入的反馈是负反 馈。 A.输入电阻增大 B.输出量增大 C.净输入量增大 D.净输入量减小 (2)对于放大电路,所谓开环是指 A.无信号源 B.无反馈通路 C.无电源 。
(3)交流负反馈是指 。 A.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所引入的负反馈 B.只有放大交流信号时才有的负反馈 C.在交流通路中存在的负反馈
解:(1)B
(2)C
(3)A
(4)D
2、判断图示各电路中是否引入了反馈;若引入了反馈,则判断是正反馈 还是负反馈;若引入了交流负反馈,则判断是哪种组态的负反馈。设图中 所有电容对交流信号均可视为短路。
解:(a)电流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压串联负反馈;(d)正反馈
3、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
虚开路
结构特点:负反馈引到反 相输入端,信号从同相端 输入。
反馈方式:电压串联负反馈。输入电阻高。
Rf uo Au 1 ui R
一、求和运算电路
uN uP 0
ui1 i1 ui2
R1 R2 R3 N iF R f _ + + R4 uo
1、反相求和运算
i1 i2 i3 iF ui1 ui 2 ui 3 uo R1 R2 R3 Rf ui1 ui 2 ui 3 uo R f R R R 2 3 1
解:(1)求解Q点:
I BQ VCC U BEQ Rb (1 ) Re 32.3 μ A
I EQ (1 ) I BQ 2.61mA U CEQ VCC I EQ Re 7.17V
(2)求解输入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RL=∞时 Ri Rb ∥[rbe (1 ) Re ] 110k
A u
(1 ) Re 0.996 rbe (1 ) Re
RL=3kΩ时
Ri Rb ∥[rbe (1 )(Re ∥ RL )] 76k A u (1 )(Re ∥ RL ) 0.992 rbe (1 )(Re ∥ RL )
1、在括号内用“”或“×”表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电路只有既放大电流又放大电压,才称其具有放大作用;( )
(2)可以说任何放大电路都有功率放大作用;( ) (3)放大电路中输出的电流和电压都是由有源元件提供的;( ) (4)电路中各电量的交流成份是交流信号源提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