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抵扣
• 2、成本法: •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 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 依据试点纳税人年度会计核算资料,计算确定耗用农产品的外购 金额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以下称农产品耗用率)。 • 农产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产的农产品外购金额/上年生产成本 • 农产品外购金额(含税)不包括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农产品(包括 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和在购进农产品之外 单独支付的运费、入库前的整理费用。 • 农产品耗用率由试点纳税人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核定。 • 年度终了,主管税务机关应根据试点纳税人本年实际对当年已抵 扣的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进行纳税调整,重新核定当年的农产 品耗用率,并作为下一年度的农产品耗用率。
• (二)不利的方面 应当承认,采用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取消了农 产品进项税额凭票扣税的制度,需要依据纳税人财务资料 记录的数据及税务机关掌握的第三方数据来计算扣除标准, 可能会出现核定标准不统一、税收待遇不公平等问题。 为防止和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 在涉及到的各级税务机关中成立由货物劳务税、法规、监 察(督察内审)、征管等部门组成的扣除标准核定工作小 组,实行集体审定制,防止某个人或者某个部门说了算; 二是上收扣除标准的核定权限,由省级税务机关的工作小 组最终审核确定;三是在按企业分别核定的基础上,逐步 实现同一地区同一行业执行统一的扣除标准;四是对全国 农产品加工的主要行业,由税务总局测算公布全国统一的 扣除标准。 此外,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明确规定农产品进项税额凭票 扣税,调整为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不仅抵扣方 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还需要考虑与条例的衔接问题。 为稳妥起见,我们将这一改革方案选择在食品制造业-液 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两 个行业先行试点,再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开。
•
针对这一现状,此次两部门提出了调整农产 品抵扣政策的新方案,其核心是继续对农业生产 者销售自产农产品给予免征增值税的优惠政策, 同时,改变当前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凭农产品 收购发票直接计算抵扣进项税额的做法,实行农 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核定扣除办法取消 农产品收购发票的抵扣功能,将农产品进项税额 与现有抵扣凭证脱钩,改按纳税人每月实际耗用 的农产品数量来确定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则 从源头上消除了纳税人虚开收购发票的动机。
• 值得关注的是,现行农产品抵扣政策在促进农产品 生产和流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实际执行中 的一些不利因素逐渐显现。 • 一方面,农产品抵扣政策采取“前免后抵、自开自 抵”的方式,在税制层面为虚开收购发票骗税提供 了可能,也使得税务机关对农产品收购发票无法通 过稽核比对来检验收购行为的真实性,导致利用农 产品收购发票偷骗税的案件时有发生。 • 另一方面,现行农产品抵扣政策实际上是一种隐性 财政补贴,但由于虚拟抵扣的进项税额按照13% 的扣除率计算,而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销售 的货物适用17%的增值税税率,经常会引起所谓 “高征低扣”的误解,结果是给了补贴政策却被误 解为增加企业税收负担,使得政策执行十分被动, 争议不断。
•
•
• • • • • • • • • •
核定扣除进项税额的增值税会计处理 企业试点核定扣除进项税额后,由购进抵扣改为了按照 销售数量或销售成本对应进项税额,因此购进农产品时无 需分离进项税,应将含税金额一律计入材料成本,核定进 项税额后,再将核定的进项税从材料成本中转出。 例如,M公司开具农产品收购凭证购进原乳1000万元, 如果该企业未采取核定扣除办法,应做账: 借:原材料—原乳870万元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0万元 实行核定扣除办法后,做账: 借:原材料—原乳1000万元 贷:银行存款1000万元 假设2012年10月核定抵扣进项税额50万元,则做账: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0万元 贷:原材料—原乳50万元
利弊分析
• 核定扣除办法,解决了农产品行业中存在的倒挂现象 • 例如:某农产品企业,购进农产品金额1000万元,该公司以 1010万元价格售出。 • 进项税额=1000万×13%=130(万元) • 销项税额=1100万÷(1+13%)×13%=126.55(万元) • 由于购进抵扣时按照购进金额扣除,而销售时,换算为不含 税价格交纳销项税,在企业利润率较低时,就会出现进项倒挂 情形。 • 国家规定购进农产品按照购进金额直接计算进项税,是基于 农产品加工企业购进农产品进项税扣除率为13%,而销售产品 可能税率为17%,为消除税率差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影响而采 取的措施。在购进农产品与销售产品税率相同,或者直接销售 购进农产品情形下,就有可能出现进项税倒挂情形。 • 而38号文件规定,直接购进农产品销售情形下,当期允许抵 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耗用农产品数量×农产品平均 购买单价×13%÷(1+13%) • 套用到上例,则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均为0,解决了农产品 进项倒挂现象。
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直接销售
•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以下方法核定 扣除: •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 销售农产品数量/(1-损耗率)×农产品平 均购买单价×13%/(1+13%) • 损耗率=损耗数量/购进数量
(三)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 经营且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包括包装物、 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文件解析
• 一、自2012年7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 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 值税一般纳税人,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 定扣除试点范围,其购进农产品无论是否用于生 产上述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均按照《农产品增 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实施办法》(附件1)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后边的核定方法来 的规定抵扣。 说明,在文件中有涉及到三种情况下的进项 可能是由于最近食品安全的问题频现,三聚氰 税额的核定方法,其中包括一种是直接用于 • 二、除本通知第一条规定以外的纳税人,其购进 胺奶粉,皮革奶过后,最近蒙牛又陷入加牛尿 销售的农产品,因此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 农产品仍按现行增值税的有关规定抵扣农产品进 质量门,以及各种名酒价钱过高等等问题。为 农产品都必须要用于生产。 项税额。 了让企业成本降低,不至采用不正当的方式追
背景
• 鉴于我国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尚不具备将农业生 产者纳入增值税征扣税机制的条件,同时农产品 流通及加工行业刚刚起步,无法承受不抵扣进项 税额所产生的成本压力,因此我国对农业生产者 自产的农产品实施免征增值税优惠,并允许增值 税一般纳税人购进免税农产品时自行开具农产品 收购发票作为抵扣凭证,按照买价和13%的扣 除率计算抵扣进项税额。 •
试点纳税人执行核定扣除前,期初存货所含进项税 必须转出,否则会造成双重抵扣
• 例如,2012年6月,M公司购进农产品1000万 元,抵扣进项税额130万元,2012年7月,该公司 将全部购进农产品耗用,生产的产品全部销售, 当月试点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根据成本法计算, 确定抵扣的进项税额也应为130万元(为说明问 题,不考虑其他经济业务)。 • 从上例看,如果期初存货所含的进项税额130 万元不作转出,该公司就会重复抵扣进项税,因 此在试点纳税人执行核定扣除前,应当将期初存 货所含进项税转出,否则就会造成双重抵扣。
求利益,从而提高质量质量
可核定抵扣 一般纳税人
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 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 制品、酒及酒精、植 物油
不可核定抵 一般纳税人
仍按以前的13% 扣除率抵扣进项
附件1
• “农产品是指列入《农业产品征税范围注释》 (财税字〔1995〕52号)的初级农业产 品。” • 与学过的低税率13%中的农产品范围一致。
自产农产品 卖方 非自产农产品 13% 免税 买方 核定扣除
• “三、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不再凭增值税 扣税凭证,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购进除 农产品以外的货物、应税劳务和应税服务, 增值税进项税额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抵扣。”
以往农产品加工企业凭借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 票、农产品收购凭证、海关完税凭证进行抵扣,尤 其是自行开具农产品抵扣制度,都将不再适用
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方法
投入产出法 试点纳税人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 产货物的
农 产 品 用 途 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直接销售的 成本法 参照法
试点纳税人购进农产品用于生产经 营且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包括包装 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 等)
• 1、投入产出法: •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农产品耗用 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扣除率/(1+扣除率) • 当期农产品耗用数量=当期销售货物数量(不含采购除 农产品以外的半成品生产的货物数量)×农产品单耗数 量 本办法规定的扣除率为销售货物的适用税率。 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 • 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包括行业公认标准和行业平 为纳税人再销售时货物的适用税率。纳税人 均耗用值)确定销售单位数量货物耗用外购农产品的数 销售的货物适用13%税率的,则扣除率为 量(以下称农产品单耗数量)。 13%,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7%税率的, 则扣除率为17%。分析人士指出,实行农产 • 平均购买单价(含税,下同)是指购买农产品期末平均 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同时将扣除率调整为 买价,不包括买价之外单独支付的运费和入库前的整理 产成品的适用税率,可以解决各方对所谓 费用。期末平均买价计算公式: “高征低扣”的误解,也可以大大减轻农产 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有利于鼓励农产 • 期末平均买价=(期初库存农产品数量×期初平均买价 品加工增值,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 +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当期买价)/(期初库存农产 加工行业的发展。 品数量+当期购进农产品数量)
• 增值税进项税额按照以下方法核定扣除: •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 耗用农产品数量×农产品平均购买单价 ×13%/(1+13%) • 农产品单耗数量、农产品耗用率和损耗率 统称为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扣除标准 (以下称扣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