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世情复习测试题(一)一、填空题:1、苏珊是()大学的学生,今年()岁。
她想利用()周时间周游日本。
据说,日本()很高。
因此她决定在()购买一张日本()。
只要持有这种定期票,就可以随意乘坐()的各路电车,乃至()和(),从而省下一大笔交通费。
2、飞机在()降落后,我便直驶()。
这里与()的时差只有()小时。
3、苏珊下榻于()。
站在窗前,可以看见外面的()。
4、她放下行李,就去了()。
今天不是假日,却有那么许多人,后来听说日本的学校正在()。
5、日本朋友带她去逛第二大市区中心——()。
6、苏珊买了张地铁的日票,四处游逛。
首先参观了()和()。
据说,上野公园的樱花再过()天就开了。
7、我又从国会议事堂来到()。
这里是日本的()所在地,是日本的()。
下午去了秋叶原的()。
这里的东西可便宜()成。
由于日本电器采用()伏电压,所以什么也没有买。
8、乘新干线去博多。
从东京到博多()小时,那()从这个城市的中心穿流而过。
它的东边是(),西边是()。
这样,()都市福冈和()博多便融为一体了。
()分钟后到达太宰府。
我在站前租了一辆出租(),游览了()。
9、乘快车()到达长崎。
从长崎车站坐()到()。
()有关于遭受()的资料展览,看后令人()。
10、我乘坐旅游车参观完()、()、()和()之后,又直赴()。
是长达()小时的远途旅行,我用()的日语和()交谈,结识了()。
11、九州地区苏珊只游览了()。
()和(),且留待下次来日本时再去。
12、从博多乘()去广岛。
将一个遭受过()轰炸的城市称为(),未免有些太过()。
在()里,我思索着人类和平问题,度过了这一宝贵的时刻。
13、中途下车参观了()。
这座建于()世纪的(),据说也叫()。
我足足花了()小时参观完这座古城堡。
14、仓敷有()和()。
在这小小的一隅之地,却汇集着许多世界一流的()及(),这里被称作()。
15、到达京都,决定先到()去。
接着去了()。
从这儿稍兼行程,便到了以石缀庭院闻名于世的()。
在()桥附近品尝了()晚餐。
我浏览着狭窄的街道两旁的()、()商店,不久便到了()。
16、()和()一样都没有受到战争的破坏。
置身此地,会使人感到仿佛是在观看()的布景。
从奈良站乘公共汽车前往()。
人们说奈良是()的麦加圣地。
身着()的高中生成群结队,我在堪称世界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的()里瞻仰了()。
它很大,似乎()就可以托住()来个人,呈现出一副()。
17、到了奈良,还是去看看()吧,于是去了()。
这里约有()头鹿,鹿的主食是公园里的(),这里的雌鹿占()。
18、在上野乘坐东北新干线去岩手县的()。
旅途仅用了()小时()分。
东北新干线于()年()月开通。
于盛冈乘坐日铁特快()号去函馆。
据说以前去函馆必须(),但是现在()隧道已把()和()连通。
我们坐着列车从()穿过,真是觉得不可思议。
19、我来到北海道的大门——()。
由于()的缘故,虽说才早上()点钟,却已是()。
市场上出售()、(),以及刚打捞上来的()等。
真不愧是北方的()。
夜晚,乘坐()登上函馆山。
夜景非常美丽。
20、在()公园,湖中浮出几座小小的(),池沼里映照着()的山姿,令人百看不厌。
21、乘坐快车()小时()分钟后到达札幌。
这是一个()、()的现代化都市。
于每年()月举办雪节的(),现在雪已经消融殆尽了。
22、苏珊寻找旅馆时,有人邀请她,这人就是()馆的老板()。
二层楼上有两间()的房间。
晚饭吃的自然是()。
23、清早,告别了札幌,奔往()。
()是日本第一大峡谷的称号。
从旭川站乘()的快车到此需要()小时()分钟。
夜晚,我下榻在()。
24、苏珊决定走迂回路线,乘()的列车前往洞爷。
()方圆43公里,据说它冬天也()。
这在()可是()的。
25、洞爷湖不远处,有一座名叫()的火山。
那儿以前曾是一片(),经过()的不断喷发,形成了一座()。
它的高度为()米。
26、早上一起床就听到一种陌生的语调,这就是所谓的()吧。
27、此次日本旅行虽然来去匆匆,却处处感受到日本人民的()。
28、这次来到日本各地,感到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是那么()。
日本给我的印象是:日本人在非常注重()的同时不断取得了()。
二、名词解释:1、明治神宫:2、宫岛:3、金阁寺:4、龙安寺:5、三千院:三、简答题:1、为什么人们说奈良是修学旅行的麦加圣地?2、日本给苏珊的印象是什么?日本世情复习测试题(二)一、填空题:1、()月份,高温持续。
北方()盛夏日只有9天,南方()盛夏日60天。
()45天,京都由于地处(),长达()天。
2、每年()月份开始,台风会袭击日本。
进入()月份,不再有闷热的天气,气温(),湿度(),多为()的好天气。
当()气温在()度时,()开始变红,在北海道,()月上旬可以观赏红叶,而在()要等到11月中旬至下旬,()与()的推移方向正好相反。
3、日本列岛由南向北长达()公里。
因此,南方和北方()很大。
4、以()地区为中心,北海道、()、()等,日本()地区多雪。
5、在()人们习惯去明治神宫初次参拜,自()月()日午夜起,明治神宫等处的人们摩肩接踵,许多人认为,新的一年起始于(),新年意味着()。
房屋门口装饰着传统饰物()。
6、在日本,年满()岁的人被确认为成人,他们被赋予()权,允许()等等。
成人节是()月()日。
全国()祝贺,各个()、()、()为步入()岁的青年男女举行()仪式。
7、2月3日夜晚,人们举行()仪式,一边喊着(),一边()。
8、()月()日是偶人节,也叫()节,是祈祷()健康成长的节日。
9、()是万物更新的季节。
10、()月()日是男儿节,也是()节,家中摆放(),悬挂(),吃()和()表示祝贺。
()月正值初夏。
11、()月()日是乞巧节,这是()的传说与()古老习俗的融合,乞巧节始于(),这一天,人们把写有()、()的彩色纸系在竹竿上。
12、七五三是()月()日,这种习俗始于()。
13、()月()日夜晚是除夕,人们一起倾听寺院里传来的()响除夕钟声,一边吃()。
二、名词解释:1、樱前锋:2、入梅:3、盛夏日:4、初次参拜:5、门松:6、七五三:三、简答题:1、吉野樱是怎么推移的?富士山的野山樱又是怎样推移的?2、梅雨季节名字的由来?那时的天气怎么样?对农家来说是什么时节?3、日本季节的特征是什么?4、东京寒风透骨的时候冲绳怎么样?5、偶人节那天,怎样在红色偶人架上摆放偶人?6、在日本,4月份有什么意义?7、除夕夜晚,人们为什么吃荞麦面条?日本世情习题(四)一、填空题:1、4世纪后半期,在日本出现了以()为中心的古代国家。
从那时起,人们开始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并使用()创作诗歌。
2、《万叶集》共收录了诗歌达()首,作者层次包括()和(),也有一般()。
创作年代从4世纪到8世纪,跨()年之久。
3、《万叶集》分为()篇,()篇,()篇。
4、作品跨越年代久远,作者涉及阶层广泛的万叶诗集,当算得上是()的。
它可以使我们从多种角度了解()的生活。
5、虽然诗歌的风格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变化,但可以说,它们都是将()、()、(),原原本本地以()调的形式创作出来的。
6、“恋君情重意绵绵,秋风吹动我房帘”。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意思是()。
7、大约在()年,即《源氏物语》动笔前不久,()以一种新的文学形式——随笔,创作了《》。
8、《枕草子》由长短约()篇文章组成,可分为()、()和()。
9、《源氏物语》的作者是()。
全书共分()章。
各章所起的名字,如()、()等,分别暗示了故事的情节。
作品通过()的构思,描绘了()的()、()、()、(),以及()其它有关人物的生活。
10、《源氏物语》做为()而著称于世。
它那()的文体,巧妙插写的(),以及对()、()的描写,都给()乃至()以很大的影响。
它是()世纪()的故事。
11、从()至()时代,武士的战乱此伏彼起。
《》就是一部以平家一族的()与()为主题的战争小说的代表作。
作品的成书()与()不详。
日本民族()的心理似乎特别明显。
12、()在《日本永代藏》的开头这样写到:“人们常说,家庭里要有()、()、()、()。
但比这些更重要的则是()、()。
13、西鹤用()的手法描写了()人们的生活。
他的作品按内容可为分()、()、()和()等几种类型。
《日本永代藏》共()篇,主要以()为题材,生动地再现了()社会。
14、“日月犹如百年客,光阴恰似旅行人。
”是《》游记里的两句话,作者()的一生就是()与()的一生。
实际上,他的诗兴,正是在()、()出来的。
他用()的文笔,描绘了()。
这篇游记堪称()。
文中还插有()首俳句。
15、《哥儿》的作者是(),本作品是借一个来到乡下的()之所见,描写了()的风土人情,批判了哥儿所处的()、()。
夏目漱石起初专攻()。
()年发表了《》,从而确立了他在文坛的地位。
此外,他还著有《》、《》、《》、《》和《》等作品。
16、()是大正时期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作家。
()年他()岁时创作的《》受到夏目漱石的赏识,从此驰名文坛。
这部代表作不仅题材(),而且极富()。
之后,他相继发表了《》、《》、《》、《》和《》等短篇小说。
他的作品,字字句句都经过(),令人(),()。
17、芥川龙之介就读于()的时候,就开始贪婪地阅读()、()、()、()等国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明显受到()等外国作家的影响。
而且,他还深受()历史小说及()作品的熏陶。
他善于从《》和()等未开垦的领域里发现素材。
18、当时的文坛被()和()垄断着。
然而他却始终坚持着他的()的创作。
后来,他身患()和(),于()岁,终因()。
(据遗书)19、“穿过国境线漫长的隧道,就是雪国了。
”这是()的代表作——《》的著名起笔。
它被誉为()的经典之作。
主人公()遇见了两位女生——()和()。
驹子是一个()、而又()的女人。
20、这部作品可以说是()。
它在日本多次被()和()。
顺端康成的作表作有《》、《》、《》和《》。
()年,他获得()。
()年,自杀。
21、谷崎润一郎的作品里,表现许多()的主张。
其中《》中所描写的、基本男性功能上的欲望而产生的()这样的形象,这对()其他作家来说,恐怕是想也不敢想的。
22、《》中所描写的是()与()的相亲相爱的故事。
这部作品是()后,作者移居(),在()创作的。
他的代表作有《》、《》和《》。
23、()年()月三岛由纪夫以()结束了他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三岛做为(),发表了许多()、()、(),成为当时的()。
他赞美()并将它(),超越了()与(),终于陷入死路。
三岛的代表作有《》、《》、《》等长篇,《》等戏曲,以及收录有《》等《》。
二、简答题:1、《万叶集》的特点?2、《枕草子》在写作风格上有什么特点?3、平安女性文学家是怎样产生的?4、清少纳言是怎样的一位女性?5、《源氏物语》的特点?6、《源氏物语》的内容?7、《平家物语》的特点?8、什么是上方文化?9、《奥州小路》的特点?10、《哥儿》这部作品描写了什么内容?11、《鼻子》的特点?作者的写作特点是什么?12、川端康成的简介?13、《春琴抄》中描写的内容是什么?14、三岛由纪夫的简介?日本世情习题(六)一、填空题:1、4世纪后半期,在日本出现了以()为中心的古代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