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码一、条码概述条码是由美国的N.T.Woodland在1949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的不断普及,条码的应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条码可以标出商品的生产国、制造厂家、商品名称、生产日期、图书分类号、邮件起止地点、类别、日期等信息,因而在商品流通、图书管理、邮电管理、银行系统等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条码是由宽度不同、反射率不同的条和空,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码制)编制成的,用以表达一组数字或字母符号信息的图形标识符.即条码是一组粗细不同,按照一定的规则安排间距的平行线条图形.常见的条码是由反射率相差很大的黑条(简称条)和白条(简称空)组成的.二、条码识别系统的组成为了阅读出条码所代表的信息,需要一套条码识别系统,它由条码扫描器、放大整形电路、译码接口电路和计算机系统等部分组成.三、条码的识别原理由于不同颜色的物体,其反射的可见光的波长不同,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物体则吸收各种波长的可见光,所以当条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光阑及凸透镜1后,照射到黑白相间的条码上时,反射光经凸透镜2聚焦后,照射到光电转换器上,于是光电转换器接收到与白条和黑条相应的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并转换成相应的电信号输出到放大整形电路.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长短也不同.但是,由光电转换器输出的与条码的条和空相应的电信号一般仅10mV左右,不能直接使用,因而先要将光电转换器输出的电信号送放大器放大.放大后的电信号仍然是一个模拟电信号,为了避免由条码中的疵点和污点导致错误信号,在放大电路后需加一整形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电信号,以便计算机系统能准确判读.整形电路的脉冲数字信号经译码器译成数字、字符信息.它通过识别起始、终止字符来判别出条码符号的码制及扫描方向;通过测量脉冲数字电信号0、1的数目来判别出条和空的数目.通过测量0、1信号持续的时间来判别条和空的宽度.这样便得到了被辩读的条码符号的条和空的数目及相应的宽度和所用码制,根据码制所对应的编码规则,便可将条形符号换成相应的数字、字符信息,通过接口电路送给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与管理,便完成了条码辨读的全过程.商品条形码的编码结构商品条形码的编码结构包括标准版商品条形码(EAN—13条形码)和缩短版商品条形码(EAN—8条形码)。
标准版商品条形码(EAN-13)的结构标准版商品条形码所表示的代码由13位数字组成,其结构如下:结构一:X13X12X11X10X9X8X7 X6X5X4X3X2 X1,其中:X13 ……X7厂商识别代码;X6……X2表示商品项目代码;X1校验码。
结构二:X13X12X11X10X9X8X7 X6 X5X4X3X2 X1。
其中:X13 ……X6厂商识别代码;X5……X2表示商品项目代码;X1校验码。
当X13X12X11为690、691时,其代码结构同结构一;当X13X12X11为692时,其代码结构同结构二。
校验码计算参见GB 12904《通用商品条形码》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缩短版商品条形码:EAN-8缩短版商品条形码由8位数字组成,其结构如下:X8X7 X6 X5X4X3X2 X1;其中:X8X7 X6:其含义同标准版商品条形码的X13X12X11;X5X4X3X2:表示商品项目代码,由EAN编码组织统一分配。
在我国,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统一分配;X1:校验码。
计算时,需在缩短版商品条形码代码前加5个“0”,然后按标准版商品条形码校验码的计算方法计算。
条形码分类1、条形码基本术语条形码是一种信息代码,用特殊的图形来表示数字、字母信息和某些符号,图A是杭州顶圆食品有限公司的妙芙欧式蛋糕的条形码。
条形码由一组宽度、反射率为同的条和空按一定的编码规则组合起来,用以表示一个完整数据的符号。
通常,将人可识别的字符注在条码符号的下面。
条形码元素:用以表示条形码的条和空,简称为元素。
条形码字符:用以表示一个数字、字母及特殊符号的一组条形码元素。
条: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低的元素。
空:在条形码符号中,反射率较高的元素。
位空:在条形码符号中,位于两个相邻的条形码字符之间,且为代表任何信息的空。
条高:在条的二维尺寸中较长的那个尺寸。
条宽:在条形码符号中,排除两侧静区的那部分长度。
单位元素长度:在条形码符号中,窄元素的标称宽度为单位元素宽度,用X表示。
两种元素宽条形码:在条形码字符中,如果元素的宽度只有两种,即宽元素和窄元素,则称此种码制为多种元素宽条形码。
多种元素宽条形码:在条形码符中,如果元素的宽度有三种或三种以上,则称为此种码制为两种元素宽条形码。
条形码逻辑值:对于两种元素宽长形码,宽元素的逻辑值为1、窄元素的逻辑值为0,对于多种元素的宽条形码,若单位元素宽度上是条,则逻辑值为1,若单位元素宽度上是空,则逻辑值为0。
连续码型、离散型条形码:在条形码符号中,如果两个相邻条形码字符之间存在位空,则称此种码制为离散型条形码,否则称为连续型条形码。
条形码一般分区:静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终止字符静区。
长度固定、长度可变条形码:在条形码符号中,如果符号所包含和条形字符的个数是固定的,则称此种码制是长度固定条码:否则称为称度可变条型码。
自校验条形码:如果一个印刷错误不引起一个字符被译成此码制中另一个字符,则称此种码制为自校验条形码。
(n,k)码:具有多种元素宽度的连续型条形码,又叫做(n,k)码。
N指条形码符中所含单元素宽度的个数,K指一个字符中条或空的个数。
条形码符号密度:是指单位长度中所能表示的条形码字符的个数。
条形码字符集:条形码字符集是指条形码制中所给定的的数据字符的范围。
在各种条形码制中所给定的数据字符范围。
在各种条形码码制中,字符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数字式字符集,它包含数字0~9及一些特殊字符;另一种是字母、数字式字符集,它包数字0~9、字母A~z及一些特殊字符。
污点:空及静区中出现的与条反射率相近的点。
2、条形码符号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条形码符号是由两侧静区、起始字符、数据字符、校验字符(可选)和终止字符组成。
其中:静区:没有任何印刷符或条形码信息,它通常是白的,位于条形码符号的两侧。
静区的作用是提示阅读器即扫描器准备扫描条形码符号。
起始字符:条形码符号的第一位字符是起始字符,它的特殊条、空结构用于识别一个条形码符号的开始。
阅读器首先确认此字符的存在,然后处理由扫描器获得的一系列脉冲。
数据字符:由条形码字符组成,用于代表一定的原始数据信息。
终止字符:条形码符号的最后一位字符是终止字符,它的特殊条、空结构用于识别一个知形码符号的结束。
阅读器识别终止字符,便可知道条形码符号已扫描完毕。
若条形码符号的结束。
阅读器就向计算机传送数据住处并向操作者提供“有效读入”的反馈。
终止字符的使用,避免了不完整信息的输入。
当采用校验字符时,终止字符还指示阅读器对数据字符实施校验计算。
起始字符、终止字符的条、空结构通常是不对称的二进制序列。
这一非对称允许扫描器进行双向扫描。
当条形码符号被反向扫描时,阅读器会在进行校验计算和传送信息前把条形码各字符号重新排列成正确的顺序。
校验字符:在条形码制中定义了校验字符。
有些码制的校验字符是必须的,有些码制的校验字符则是可选的。
校验字符是通过对数据字符进行一种算术运算而确定的。
当符号中的各字符被解码器将对其进行同一种算术运算,并将结果与校验字符比较。
若两面三刀者一致时,说明读入的信息有效。
维深科技逆向物流--条码解决方案逆向物流概念逆向物流是一种包含了产品退回,物料替代,物品再利用,废弃处理、维修和再制造等流程中的物流活动。
逆向物流执行委员会将逆向物流定义为:计划、实施和控制原料、半成品库存、制成品和相关信息,高效且经济地从消费点到起点的流动过程,从而达到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置的目的。
更精确地说,逆向物流是为了回收价值和适当处理的目的,而从其典型的最后目的地移动货物的过程。
逆向物流也包括处理因损坏、季节性库存、重新进货、抢救、召回和过量库存而退回的商品。
逆向物流还包括再生利用计划、危险材料计划、报废设备的处理和资产恢复。
条码与逆向物流条码识别技术是集光、机、电和计算机等技术为一体的高新技术,具有信息采集速度快,可靠性高;条码识别技术符号制作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等特点。
在本方案中,条码可以加强对物品自动识别和管理,集成改进数据采集和全球处理网络,从而带来企业整个流程革命性的改变。
该技术大大提高企业在逆向物流过程对产品运输的信息有效收集,从而快速的处理相关的回收产品。
在产品的特性分析中,产品的追踪性就是一个影响回收产品的关键因子,而条码识别技术的应用就成为可能,能更好的处理逆向物流过程,改进企业的流程,从而有利于信息的快速传递。
一方面企业发展产品的可跟踪性,以简化产品恢复过程;另一方面,在逆向物流具体实践中,运用条码标签,使信息和产品流动能同时为企业提供有关回收产品现状的情况。
方案效益逆向物流,从企业层面看,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还可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同时,企业可以从逆向物流的发生源头上找到企业在生产、管理、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从而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设计、内部管理和经营水平。
从社会层面看,逆向物流能够有效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能促进绿色物流的发展。
◆提高顾客满意程度,增强自身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企业形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条码印刷及质量控制( /html/Tech/rmjs/2009/1022/581.html )1.条码印刷每一种印刷方式具有着不同的条码印刷能力。
印刷条码可采用凸版印刷机、平版印刷机、凹版印刷机和孔印刷机。
平版(胶位置设计的原则是:不变形、易操作、易识读。
详见国家标准GB/T 14257《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位置设计时一定要以包装实物的情况为准考虑条码标识印刷位置是否合理。
避免将条码标识设计在包装的边缘、接缝、凹凸、开启口、喷盖生产日期的位置。
③尺寸设计条码标识的尺寸设计就是确定它的放大系数。
GB12904《商品条码》国家标准规定M的值为0.80~2.00。
印刷企业可根据用户的意图以及包装上可容纳的条码标识大小、装潢整体的协调、印刷设备精度来确定M 值。
设计条码标识尺寸要注意M值越大,允差值越大,合格率越高;M值越小,允差值越小,合格率越低,因此,印刷企业应避免印刷M=0.85以下的条码标识。
条码标识的M值有时在用户提供的原版条码胶片上已被确定,如果设计时感到不妥需要改变M时,切记不要私自缩放。
私自缩放会破坏原版胶片的制作精度并引起BWR值的改变。
最保险的方法是到编码机构重新制作符合设计要求M的条码胶片。
在热收缩膜式瓦楞纸板上印刷条码标识,M值应尽量取得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