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第三节 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教案)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东北地区农业、工业的基本概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的基本状况,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思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东北地区的教学,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东北地区的重工业与其矿产资源的分布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腾讯视频)《东北大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问:东北地区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新课讲授】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提问:我国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的是哪一个?以什么土壤为主?
学生:东北平原,以黑土为主。

教师:东北平原由哪三部分组成?
学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

课件展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分布图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图。

学生活动:
1.组织学生完成教材P36“活动”第1题和第2题第1小问。

如导入时涉及了此内容,则可以省略这个环节。

2.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粮食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规律。

(3)图中小麦属于冬小麦,还是春小麦?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3.出示“东北地区主要经济作物分布”“东北地区地形分布”图,回答:
(1)读图,说一说东北地区有哪些主要经济作物。

(2)归纳图中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规律。

4.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黑土地”材料,了解东北地区的土地资源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师讲述时,应强调东北地区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要密切关注黑土流失的问题,注重保持水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走出一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介绍新中国成立前后农作物种植品种的变化情况:历史上东北地区以盛产大豆、高粱、谷子著称,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农田基本建设的改善,高粱和谷子逐渐被玉米、水稻、春小麦所取代。

5.联系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温和湿润,农业生产条件较好。

这里耕地广阔,有利于实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能够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6.归纳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1)粮食作物:玉米、水稻、春小麦和大豆。

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其中玉米以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相对集中。

这里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其中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最大的甜菜产地,这里还是我国的大豆主产区。

(2)经济作物:甜菜、花生、亚麻。

黑龙江是中国的甜菜生产区之一,甜菜生产集中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

教师补充:三江平原是我国后备土地的主要储存地区,这里有大面积的湿地资源,对我国的气候条件和生态保护都有重要作用,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7.学生活动:完成教材P38“活动”填表。

教师:表中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
学生: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很高,为全国的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重工业基地
过渡:东北平原不但具有发达的农业,工业也很发达,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里的工业情况。

1.多媒体展示“长春汽车制造厂生产视频”。

教师:这是我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厂,被称为“一汽”,东北地区还有著名的沈阳机床厂、大连的造船厂等。

提问:这些工业属于哪一类?
学生:重工业。

2.读教材P38图6-36“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与主要工业中心分布”,分析辽中南成为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学生互动:分组讨论,教师提示(资源和交通)。

学生:工业基础好,开发早;丰富的矿产资源;丰富的能源资源;发达的水陆交通。

师生总结:这里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大庆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油田,鞍山和本溪是著名的铁矿,鹤岗和鸡西是著名的煤矿,这些为发展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这里的铁路运输发达,有京哈线联系内地,滨洲线和滨绥线联系国外,临近渤海,海陆交通便利。

东北地区重工业发达,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之一。

学生活动:找出本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

转折:近几年来,这里的工业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同学们阅读材料,看看工业发展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东北地区作为新中国最早、最大的重工业生产基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开发,东北地区的一部分矿产资源日益减少,许多工矿城市面临着资源不足的严峻挑战,一些矿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塌陷、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

针对这些现象,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

200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经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提出东北振兴的目标是:将东北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和能源的保障基地、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牧业生产基地、国家重要的技术研发与创新基地,以及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区。

加强东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
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成了东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3.学生活动:找出问题,分组以“我为东北献良策”为主题开展活动,人人献计献策。

小组展示:
甲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乙组:保护好湿地。

丙组: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丁组:吸引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
教师点评:大家的发言都很好。

2003年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这里改革的关键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搞好环境保护,调整产业结构,摆脱单纯依赖资源的发展模式。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东北地区的农业和工业的概况,知道这里农业产品丰富,总产量和人均产量都很高,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工业发展基础雄厚,但是在发展中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资源枯竭、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能耗大、污染严重等。

只有认真分析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才能更好地发展。

板书设计
第三节东北地区的产业分布
一、农产品生产基地
1.商品粮基地:春小麦、大豆、玉米、水稻、甜菜
2.农作物的分布
二、重工业基地
1.发展优势:资源(煤、铁、石油丰富;交通便利)
2.辽中南工业基地: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
3.问题及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