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中学作文教学误区

中学作文教学误区浅谈
摘要: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人们把写作水平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把作文教学也放到了重要的地位。

语文教学要培养听、说、读、写等能力,这就是说,把“写”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

在一般的中学语文测试题中,“写作”作为与“基础知识及其运用”、“阅读分析”、“文言文”相并列的测试内容,并占有30%~40%的分数量。

因此,作文教学理所当然地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关键词:误区教育思想评价考察方法
从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看,却不可否认存在着一些误区。

本文试对这些误区作些考察与分析,以期使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引起大家的注意,对今后的作文教学也许能有所帮助。

误区之一:把教完课文作为硬任务,把作文教学当作软任务
有相当数量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把按教学计划教完课本中规定要教的课文作为硬任务,也就是说,对那些课文,必须要认真去教完教好的,因为它与考试有极重要的关系。

倘若没有教完教好那些课文,一旦在考试时考到那些课文中的内容,就会令考生一筹莫展,难以对付,拿不到好分数了。

而把教作文当作软任务,也就是说,多教几次作文,少教几次作文都无妨。

持这种想法和做法的教师,他们可能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考试时,作文不管出什么题目,写什么文体,每个学生总可以写一点的,因而也总可以拿到一些分数的。

它不像教课文,做客观题,对不上”参考
答案”就会”颗粒无收”了。

二是由于目前统改统考作文阅卷(如初中毕业考、初中升学考、高中会考、高考等),还没有可用客观性较强的办法,因而在阅卷中随意性尚较大,同一水平的两篇作文在不同阅卷者的手中或同一阅卷者在不同时候、不同情绪的情况下打出来的分数往往有差距,有时甚至会有较大的差距。

因而,平时花大力气练习写作文,似乎觉得并不划得来。

这样 ,把作文教学有意无意地看成了软任务了,这样来认识作文教学,这无疑是作文教学的悲哀。

误区之二:重视写作方法的教学,轻视生活的体验和语言的积累当前中学的作文教学,教师往往注重的是写作方法的教学。

在难得的几堂写作指导课上,教师经常从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呼应,如何交代,如何照应,如何结尾等等方面进行指导。

在讲到如何开头的方法时, 又分出所谓的”悬念式”“开门见山式”“回忆式”等等方法。

结尾的方法又分为”总结式”“展望式”“号召式”“水到渠成式”等等。

这样,让不少学生逐渐产生一种共同的印象:写作文首先要把写作方法学好,把写作技巧提高,这样就能写出好作文来。

于是,许多学生到书店里专拣”作文技法”之类的书买,以为买到了这类书,就得到了写好作文的秘诀,看了这类书,就能写出优秀作文来了。

其实,这类问题,早在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存在了。

鲁迅先生对这类问题有过一个明确的态度,谈过一个很好的意见。

他在《创作要怎样才会好》中说过:”不相信’小说作法’之类的话。

”他还在
一封信中说:”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

”诚然,就写作来说,技巧应该说是重要的,但技巧不应该是为技巧而技巧,它的上达,必须以内容的充实为前提。

没有充实的内容,光在技巧、文章作法上动脑筋,也是于写出好文章无补的。

对于中学生来说,要写出好文章来,应该要十分重视生活的体验、认识水平的提高和语言的积累。

这才是写出好作文之根本,才是把作文真正指导在点子上。

由于当前的中学作文教学存在着不少误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不少高中毕业的学生,有许多甚至已成为名牌大学的学生了,写出的文章还是错别字连篇,真令人不敢相信写作者的学历与身份。

产生当前作文教学中的误区,其原因是复杂的。

首先是与教育思想有关
应试教育,顾名思义,是应付考试的教育。

为了应付考试,学校教育一切围着考试转,只要考试能得高分 ,就拼命去抓去做;暂时与考试的分数关系不大的,就少做甚至不做。

写作教学也当然是如此,只要能让学生会应付考试,得到较高的分数就行,别的一些对写作来说要较长远才能发挥作用的事往往不去做。

如果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上来,正确处理好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在存在着各级升学考试,并用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应试教育不可能被完全取消),那么,中学的作文教学就决不会是目前的这种状况了。

其次与社会上人们的评价有关
社会上的人们,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几乎全看一所学校的升学率。

升学率高,就是一所好学校,升学率低 ,就是一所质量差的学校。

评价一位语文教师,主要看他教出来的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否高,而不问其写出来的文章,平时的写作能力是否强是否好。

人们对用上述标准衡量出来的”好学校”赞不绝口,并趋之若鹜地把孩子往这些学校送,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

这样,高价读”择校生”的问题也就出来了。

试想,在这样的社会压力袭来的情况下,一个语文教师在教作文时,他会没有顾虑,没有考虑的吗?
第三,与现在的考查方法有关
现在的语文考试中的”作文”部分,其考试方法不外乎写”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包括看图作文)”等等。

这样的形式,不管考生”写不出”还是”写得出”,一律都要”硬写”的,是毫无选择余地的。

这种考试方法看上去貌似公正,实际上也并不完全是如此。

正是由于这种考试方法,给作文的应试教学带来了生存和兴盛的机遇与条件。

这就告诉我们,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也是搞好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