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米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存在的问题也很多。
因此,认真研究、分析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中学作文教学的质量,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严峻而又非常迫切的研究课题。
一、现状
影响中学作文教学的因素很多,但教师的问题比学生的问题要大得多。
就教师方面而言,也有主观上的原因和客观上的制约。
归结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粗制滥造教不得法
这是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作文教学的程序上。
一般情况是:语文教师按照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这是较为负责任的)拟好了文题,如教完了记叙文单元,就拟个《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或《记一件难忘的事》之类的文题,教完了说明文单元就拟个《小花猫》或《我们的学校》之类的文题,然后便照本宣科地念几段写作知识, 提儿条写作要求算作“指导”,就让学生动笔去写;待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教师加上几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批语,再笼而统之地说几句“简明扼要”的评论,一次作文就算结束。
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流程。
在这个流程里,教师的指导、批改和讲评,每一步都是蜻
蜓点水、浮光掠影般过去;而学生的作文,由于受这个程序的制约,每次多半都是“残次品”、半拉文。
这就是当前中学生作文为什么少有佳作的一个主要原因。
教学上如此粗制滥造,不负责任,学生的作文能力会提高, 那才是咄咄怪事!
(二)重量轻质疲于达标
上述作文教法,固然与教师的素质和责任心有关,但时下,还有一个不容人忽视的事实,那就是,当目标管理引进教学领域后,学校给教师的各项工作都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并进行了相应的量化,把达标与否与工资奖金多少挂钩。
语文教师一般都教两个教学班,每班按50人计算,一次作文就是100篇;一学期就算6篇,一年下来就是1200篇,这还不算平时的小作文。
为了达标,语文教师不得不粗制滥造,有时甚至还要搞点“偷工减料”,反正领导检查只看数量,至于作文的质量如何以及学生的作文能力是否提高,那就顾及不了了。
况且,即使这样,语文教师还得终日忙碌,有时还得加班加点,否则,达不到规定的次数要求,扣了工资奖金,恐怕生计就要出现问题了。
(三)急功近利临阵磨枪
现阶段,升学考试仍是国家选拔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广大的中学生, 都把升入重点高中、大学作为求学的唯一出路。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考查校长政绩大小、衡量学校办的好坏的重要依据。
社会、家长也都把目光聚焦在升学率上。
上下、内外的压力,逼迫教师把升学率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为了追求升学率,有些语文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语
文知识和阅读教学上,他们认为在作文教学上下太大功夫得不偿失,理由是中、高考评卷中,作文的评分档次拉不开。
但无论如何,作文又毕竟是中高考内容之一,完全放弃也是不行的,于是,就在考前集中一段时间让学生写“应试文章”,或是猜押一些文题让学生请校外“高手”替写,然后背下来以备考。
所以,年年的中高考作文题一露面,考生往往是喜悦与悲愤俱生,庆幸与哀怨同存,至于什么高分低能或低分低能,管不了那些了。
(四)读写脱节顾此失彼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前提和条件,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主要是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形成的。
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写作,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学过的课文中借鉴模仿。
叶老在谈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时曾说“教材无非是例子”,但在时下的中学,大多数语文教师并没能很好地发挥这个“例子”的作用。
他们讲解课文只达到“这篇文章写的是什么”的程度上,而对“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根本不涉及或一带而过,以至于一篇课文教完,学生直接受益的只是学会了几个字、几个词,知道了文章的大意。
在作文教学时,更多的语文教师或是即兴式地讲点写作知识,或是提纲挈领式地概述一下知识短文的有关内容。
他们很少联系学过的课文去有理有据地指导学生的写作,而是弃课文而不顾,把动态的写作流程变成了静止的原则、孤立的规矩和死板的方法。
这种读与写的严重脱节,其结果必然是阅读和写作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
(五)信息闭塞春风不度
为改变作文教学效率偏低的状况,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在不断地实验、
大胆地探索,不时有经验文章见诸报刊。
应当说,改进、优化作文教学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但在大多数的基层学校,仍是“春风不度。
那里的作文教学,还在“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
点:一是图书资料少。
教师们一般都是借助于书报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和经验的欠缺,但在一些中学的图书室里,我们看到的是除了一些陈旧的课本、教参和练习册外,几乎看不到几本有参考价值的书;
学校每年订的报刊,一般也都是上级要求必订的,属于教育教学方面的报刊甚少。
二是外出学习的机会少。
上级业务部门每年都召开一些会议,组织一些教研活动,但去参加的往往不是校长就是主任,当这些“二传手”再把这些球传出去时,球力就明显不足了。
外面的信息进不来,有益的经验学不到,语文教师只能靠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拙笨的招式去应付作文教学这个“高难动作。
就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了。
二、对策
我们不但要提出问题,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
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能是瞎说一顿。
”为了使我们的中学作文教学能有全新的、大幅度的、根本性的突破,精雕细刻循序渐进, 对每一次作文而言。
每次作文,提出的要求不要太多,一般一次作文重点要求一点即可,达到要求就算过关,达不到要求反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