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凝结水泵1.1概述我厂凝结水系统装设有2台沈阳水泵厂生产的LDTN型凝结水泵。
结构型式:LTDN型泵是立式双层壳体结构,叶轮为封闭式并同向排列,首级叶轮是双吸型式,导流元件为碗形壳。
吸入与吐出接口分别位于泵筒体和吐出座上,二者可以做180°、90°等多角度变位。
结构组成:泵筒体、工作部分和出水部分。
泵筒体:泵筒体是由优质碳素钢板卷焊制成的圆形筒体部分,其一侧设有吸入口法兰。
泵筒体用以构成双层壳体泵的外层压力腔,正常工作时腔内处于负压状态。
工作部分:工作部分由多级叶轮同向排列构成的泵转子和在其外围形成的导流空间的导流壳共同组成。
泵转子由叶轮、泵轴、键、轴套等部件组成。
叶轮是将原动机的能量转换成泵传送液体能量的核心元件。
泵轴既做为叶轮的载体,又传递着转子的全部负荷。
泵轴与叶轮的联接形式为键、卡环联接,键传递扭矩,卡环做轴向定位。
导流壳的作用是以最小的损失将流出叶轮的液体导向后均匀地进入下一级叶纶。
导流壳间的联接是止口定位、螺柱紧固。
出水部分:出水部分由变径管、中间接管、吐出座等部件组成。
泵的中间轴、传动轴从该部分的中心穿过。
从泵工作部分流出的液体经该部分后水平进入泵外压力管道。
吐出座上设有填料函、卸压孔、脱汽孔。
卸压孔用以将轴封腔内压力减至最低;脱汽孔用以将泵筒体内的汽体及时排至凝汽器。
轴承:泵内设有多处水润滑轴承,用以承受泵转子径向力。
泵转子的轴向力由电动机上推力轴承承受。
轴封:轴封采用软填料密封,需要注入外供密封水。
联轴器:泵转子内部轴间多用卡环式筒形联轴器连接,泵转子与电动机轴的连接方式用刚性联轴器连接。
型号含义(例):9LDTNA—4UAⅡ9:容量标记L:立式D:多级T:筒袋型N:凝结水泵A:第二代产品4:叶轮级数U:模型号A:叶轮外径切削记号Ⅱ:结构型式1.2 设备简介:设备型号、规范及有关参数型式:立式型号:9.5LDTN-4P叶轮级数:4级首级叶轮型式:双吸轴承形式:径向导轴承用途:凝结水泵在高度真空的条件下将凝汽器热井中的凝结水抽出,输送接近于凝汽器压力的饱和温度水。
表二:主要部件材质表1.3检修类别和检修周期1.4小修标准项目1.4.1 泵的轴封盘根检查。
1.4.2 泵所用密封水管、空气管及阀门检查。
1.4.3未消除缺陷的处理。
1.5 大修标准项目1.5.1 泵主轴测弯曲。
1.5.2 叶轮口环与密封环的间隙测量检查。
1.5.3 导轴承与轴承套的间隙测量检查。
1.5.4 泵的转子总串量检查。
1.5.5 泵与电机对轮中心检查。
1.5.6 叶轮外观检查无垢、无腐蚀、无冲蚀等。
1.6检修工序和工艺标准1.6.1检修工序1.6.1.1拆卸工序1.6.1.1.1首先办理好工作票、使电机断开电源、电机拆线。
1.6.1.1.2拆卸影响泵拆卸工作的管道。
1.6.1.1.3对轮做好位置记号,拆下对轮联接螺栓、吊走电机及支架。
1.6.1.1.4拆下泵吐出口座与泵筒体结合面上的螺栓。
1.6.1.1.5将泵吐出座与上接管及导流壳等全部从筒体中吊出来平放在检修现场。
1.6.1.1.6拆下泵的对轮、盘根压盖、并将轴封盘根全部挖出。
1.6.1.1.7松下泵吐出座与上接管的联接螺栓,将吐出座从轴中抽出、放置安全位置。
1.6.1.1.8拆下中间轴承座上下接管的联接螺栓,从轴上取下中间轴承座及中间轴承套上接管。
1.6.1.1.9拆下下接管与末级导流壳螺栓,取下下接管。
1.6.1.1.10拆下泵轴筒形联轴器,将泵的传动轴取下,测量泵转子总串动,并记录。
1.6.1.1.11松下末级导流壳的联接螺栓,取下末级导流壳1.6.1.1.12拆下固定叶轮的卡环及螺栓,将未级叶轮从轴上取下。
1.6.1.1.13依照上述方法,拆下逐级导流壳和叶轮,只剩下次级叶轮及导流壳。
1.6.1.1.14拆下首级叶轮定位套的拼紧螺帽,拆下吸入喇叭管,取下定位套及首级叶轮。
1.6.1.1.15拆下首级螺旋壳与次级导流壳的联接,取下首级螺旋壳,从高压侧拆下次级导流壳。
1.6.1.1.16松下次级叶轮的卡环及螺栓,取下次级叶轮,至此泵已全部解体完毕。
1.6.1.2清理检查工序1.6.1.2.1清理叶轮表面及流道,清理各级导流壳及结合面,测量口环与密封环的间隙。
1.6.1.2.2清理主轴表面,测量主轴弯曲。
1.6.1.2.3清理导轴承和轴承套,并测量其间隙,不合格更换。
1.6.1.2.4清理检查泵吐出座结合面及填料室。
1.6.1.3装配工序:1.6.1.3.1泵的各部件配合面都已清理测量合格。
1.6.1.3.2将泵的主轴平放在垫子上。
1.6.1.3.3首先将次级叶轮后的轴承套装在相应的位置上,再装上次级叶轮,并固定。
1.6.1.3.4从泵吸入侧装上首级螺旋壳,首级叶轮及定位套并拧紧轴端螺帽。
1.6.1.3.5从主轴的高压侧将轴承套装在相应的位置上,并固定,再将次级导流壳从主轴的高压侧穿过来与首级螺旋壳联接上。
1.6.1.3.6依上述工序组装下一级叶轮,轴承套、导流壳直至装完最后一级导流壳。
1.6.1.3.7检查泵转子总串量1.6.1.3.8把传动轴与主轴用筒形联轴器固定好,装配好中间轴承的轴承套。
1.6.1.3.9装配上、下接管、中间轴承座上接管。
1.6.1.3.10把泵吐出座与上接管联接。
1.6.1.3.11从传动端穿入盘根压盖,并组装上泵的对轮,至此泵已全部组装完毕。
1.6.1.3.12将组装完的泵放入筒体中,并将吐出座与筒体固定好。
1.6.1.3.13全部恢复泵的其它管件等。
1.6.1.3.14电机支架就位后,找出电机支架的水平并固定。
1.6.1.3.15电机就位,移动电机来调整中心。
根据泵的总串量和对轮间距,加工调整垫的厚度,联接对轮。
1.6.1.4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6.1.4.1装“O”形胶圈时,要仔细观察,让胶圈保持平整,避免因其脱离槽口被挤坏。
1.6.1.4.2装配前凡有止口配合处需均匀涂刷一层黄油,应注意油类勿与胶圈接触,以防胶圈变质失效。
1.6.1.4.3装叶轮、轴套、联轴器时,在轴的相应处涂MOg2,装定叶轮、轴套、联轴器时的螺钉上涂GY-340密封胶。
1.6.2工艺标准1.6.2.1 叶轮表面无垢,无腐蚀、无冲蚀、无砂眼等缺陷。
1.6.2.2测量叶轮口环的间隙:名义间隙0.55mm 最大允许使用间隙1.2mm。
1.6.2.3测量主轴弯曲≯0.03mm。
1.6.2.4测量轴承套与导轴承的间隙:名义间隙0.15mm 最大允许使用间隙1.2mm。
0.40??1.6.2.5泵转子总串量:10±1mm1.6.2.6泵联轴器外园对电机轴心的园跳动≯0.05mm。
1.7调试和试运1.7.1试运运行前的检查工作:1.7.1.1首先确认泵电机转向是否正确,电机应单独试转。
试转前要拆除泵与电机对轮联接的销轴和调整垫(正确转向为俯视逆时针方向)。
1.7.1.2清查水泵进口管道、出口管道、再循环管道系统中所有的高点处是否能够排出空气。
1.7.1.3检查水泵密封,冷却等辅助水系统的水源是否处于供给状态。
1.7.1.4开通密封水、初步调整压紧程度,使泄漏水成滴状漏出,要注意,水泵启动其泄漏量要增大。
1.7.1.5从联轴器处扳动泵转子,检查其转动是否灵活。
1.7.1.6检查凝汽器热井水位是否满足泵的灌注要求。
1.7.1.7检查电机控制保护系统是否可靠。
1.7.2启动与运行1.7.2.1出口阀应在关闭状态1.7.2.2开通泵的密封水管路、冷却水管路。
1.7.2.3先开通泵的抽汽管路。
1.7.2.4确认水泵处于充满水状态。
1.7.2.5启动水泵,然后迅速开启出口阀。
1.7.2.6发现下述情况之一时,停泵检查:电流波动大,或电流超过额定值;水泵有明显的振动;电机绕组或轴泵温升超过随机文件规定(见电机说明书)。
1.7.2.7正式调整填料压盖压紧程度,使泄漏水成滴状漏出。
1.7.2.8投入正常运行,值班人员应注意下列事项:1.7.2.9每天检查并记录水泵的运转情况,如电流、电压、泵进、出口压力等。
1.7.2.10每班至少有三次查看密封水泄漏情况,发现漏水多或不漏等不正常现象时应调整填料压盖的压紧程度。
1.7.3停泵1.7.3.1切断电机电源。
1.7.3.2关闭出口阀。
1.7.3.3确认泵转子停转后,关闭密封水管路。
1.7.3.4停运期间,如果进口处于负压状态,应保持密封水的注入。
1.7.3.5停泵后如处于或面临着结冰温度,应采取放水或其它防冻措施。
1.8备品配件1.9专用工具(随机专用工具)1.10进口件清单1.11有关图纸(暂无)1.12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12.1安全1.12.1.1进入现场必须按《安规》规定着装和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1.12.1.2两人及以上工作时必须明确一名工作负责人。
1.12.1.3现场应设有足够的照明,并符合《安规》要求。
1.12.1.4使用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并遵守电动工具的使用规定。
不得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
1.12.1.5清洗、油箱加油时,要防止火灾。
严禁使用汽油清洗机件。
1.12.1.6叶轮焊接时必须接地线,防止烧坏轴承。
1.12.1.7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工具,材料的传递应遵守安规规定。
1.12.1.8认真遵守起重、搬运的安全规定。
1.12.1.9工作结束应及时恢复工作过程拆除的栏杆、防护罩、沟盖板等防护设施。
1.12.1.10工作结束清点人员、工具,收回剩余的材料,消除火种,清扫工作现场。
1.12.1.11清理工作现场易燃易爆杂物。
1.12.1.12电焊地线接在被焊件上,禁止远距离回路。
1.12.1.13现场准备充足的消防器材。
1.12.1.14动火工作期间设专人监护。
1.12.1.15工作结束清理现场,不遗留任何火种。
1.12.2健康1.12.2.1进入烟道或引风机内必须做好防止吸入烟尘的措施。
1.12.2.2接触对人体有毒、有害或有刺激性气味的化学物品时必须做好防范措施。
1.12.2.3进入容器或风箱内必须有良好的通风设备,防止人在箱内工作窒息。
1.12.3环境1.12.3.1更换后的废油必须倒入指定的油桶中,不得随便倾倒。
1.12.3.2使用后废弃的或剩余的化学物品必须放到指定位置,不得随便丢弃。
1.12.3.3工作结束后必须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