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什么是感染性休克?
感染性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比较复杂,是外科常见和治疗比较困难的一类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

各种病原微生物,如细菌、霉菌、病毒、立克次体都可引起休克,但多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

如急性腹膜炎、胆道感染、较窄性肠梗阻及泌尿系感染等。

感染性休克由于血流动力学类型不同,可出现两类不同的临床表现:即底排高阻型和高排低阻型。

在高阻力型中,血管反应以收缩为主,出现皮肤苍白、湿冷,甚至有发绀、尿少或无尿等,又称冷休克。

在低阻力型中,血管反应以扩张为主,故皮肤温暖、干燥、色红、尿量不减,又称暖休克。

不论哪种类型的感染性休克很早即出现过度换气。

和其他类型的休克一样,感染性休克一般先有休克代偿期的症状,然后出现一系列休克表现。

当感染病人的体温突然上升达39~40℃以上或突然下降到36℃以下,或有寒战,接着出现面色苍白、轻度烦躁不安、脉搏细速,往往表示休克将要发生,必须予以重视。

感染性休克治疗比较困难,治疗原则是在休克未纠正前,着重治疗休克,同时治疗感染;在休克纠正后,着重治疗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