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复习

初二物理下册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复习

第十章 流体的力现象一、知识体系结构二、知识要点一、把具有 流动性 的液体和气体统称 流体 。

伯努利原理:流体在 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体在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因:空气对飞机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差 。

飞机升力产生的过程:机翼形状上下表面不对称(上凸),使上方空气流速大,流 体 的 力 现 ⎪⎪⎪⎪⎪⎪⎪⎪⎪⎪⎪⎪⎪⎪⎪⎪⎪⎪⎪⎪⎪⎪⎪⎪⎩⎪⎪⎪⎪⎪⎪⎪⎪⎪⎪⎪⎪⎪⎪⎪⎪⎪⎪⎪⎪⎪⎪⎪⎪⎨⎧⎪⎪⎪⎪⎪⎪⎪⎪⎪⎪⎩⎪⎪⎪⎪⎪⎪⎪⎪⎪⎪⎨⎧⎪⎩⎪⎨⎧⎪⎪⎪⎪⎪⎪⎪⎩⎪⎪⎪⎪⎪⎪⎪⎨⎧⎪⎩⎪⎨⎧⇒<⇒=⇒>⎪⎩⎪⎨⎧⇒<⇒=⇒>⎪⎪⎪⎪⎪⎪⎪⎩⎪⎪⎪⎪⎪⎪⎪⎨⎧⎪⎪⎩⎪⎪⎨⎧=======⎩⎨⎧⎪⎪⎩⎪⎪⎨⎧⎩⎨⎧⎪⎪⎩⎪⎪⎨⎧⎩⎨⎧⎩⎨⎧热气球、飞艇潜水艇轮船沉浮条件的应用上浮最终漂浮物体悬浮物体下沉物体的关系、沉浮与下沉物体悬浮或漂浮物体上浮物体的关系、沉浮与物体重力的大小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与物体的沉浮取决于物体沉浮条件沉与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法平衡法:—压力差法:—或—称量法:计算方法及公式阿基米德原理液体的密度液体的体积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浮力大小表面的压力差其中的物体产生的下上产生原因:液体对浸在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受力分析上的力,叫浮力。

中的物体受到的竖直向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认识浮力过程原因升力的产生伯努利原理流体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流体中运动液物液物液物物液物浮物浮物浮物浮排液排浮排物浮向下向上浮浮浮 G F G F G F G F V G F )(G G F F F F F F F F G F 21ρρρρρρρρρg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因此在机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压强差,从而形成压力差,这样就形成了升力。

二、浮力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2/3)ρ分析:F 浮 = G 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2/3ρ液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7、浮力的利用:(1)、轮船(2)、潜水艇(3)、气球和飞艇(4)、密度计:计算浮力方法①称量法: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F浮= 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③漂浮、悬浮时,F浮=G (二力平衡求浮力;)④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⑤根据浮沉条件比较浮力(知道物体质量时常用)一、选择题1、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浮力一定比浮上去的物体受到浮力小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D.同一物体浸没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一般是不同的2、用弹簧秤测得铁球和铝球在空气中的示数为7.64N和6.87N,当将铁球和铝球都浸在水中时,测得弹簧秤示数是4.60N和3.83N则两球:()A.质量相等 B.密度相等 C.所受浮力相等 D.上述各项都无法判断4、三个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甲、乙、丙分别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中,则这三个球的体积:()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5、如图10.1-1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

图10.1-1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金属块重力的大小为34N B.浸没在水中的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是20N C.该金属块的密度是3.4×103kg/m3 D.在t1至t2段金属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逐渐增大8、把体积相同的木块和铁块置于水中,木块浮在水面,铁块沉入水底,这时它们受到的浮力:()A.F水<F铁 B.F水= F铁 C.F水>F铁 D.无法确定6、如图10.1-2所示,a 、b 、c 是三个实心小球,其中a 与b 质量相等,b 与c 体积相同;放入水中后,a 球漂浮、b 球悬浮、c 球沉底。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它们的体积关系是:V a <V b =V cB .它们的重力关系是:G a = G b >G cC .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a >ρb >ρcD .它们所受的浮力关系是:F a = F b = F c7、小杰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10.1-3所示,对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压强分析正确的是:( )A .浮力不变,压强不变;B .浮力变小,压强变小;C .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 .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9、两个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实心球A 和B ,放在水中,静止时各露出浮出水面的体积分别是其体积的21、31,那么A、B 球受到的浮力之比是:( ) A .2:3 B .3:2 C .3:4 D .4:313、在江河湖海游泳的人上岸时,在由深水区域走向浅水区域的过程中,如果水底布满石子,以下感受和分析中合理的是:( )A .脚不疼,因为人越来越轻B .脚不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小C .脚越来越疼,因为水底对人的支持力越来越大D .脚越来越疼,因为人越来越重15、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10.1-5所示,那么密度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甲、乙、丙一样大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密度大的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一定大B .潜水员在水面下50米比在水面下10米受到的浮力大C .将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浸入水中,体积大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大D .体积相同的铁球和木球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定相等2、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上的示数表示铜块所受到的:()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4、“海宝”是20XX年世博会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图10.2-1所示。

小玲的爸爸从上海给她带回一个“海宝”。

经测量,她发现该“海宝”的质量为200g,体积为300 cm3。

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则:()A.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为2 NB.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下沉C.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上浮D.将该“海宝”浸没在水中,放手后“海宝”将悬浮5、一铁球用绳子系住浸没在水中,使铁球缓慢的向水深处移动,此过程中铁球受的水的压强和浮力:()A.压强和浮力都变大 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C.压强变大, 浮力不变 D.压强不变, 浮力变大6、一个大物块甲,先后两次分别在小物块乙和小物块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与水面相平,甲、乙之间用绳连接,如图10.2-2所示。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种情况下,甲物块所受浮力相等 B.绳的拉力与丙物块的重力大小相等C.乙物块的密度比水小 D.乙物块的质量比丙物块大7、如图10.2-3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浮沉情况,此时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甲、 F乙、 F丙,则下面关系正确的是:()A.F甲> F乙> F丙B.F甲< F乙< F丙C.F甲= F乙= F丙 D.F甲= F乙> F丙8、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0.2-4所示。

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

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ρ1和ρ2的关系,有:()A.浮力增大,ρ1=ρ2 B.浮力减小,ρ1=ρ2C.浮力不变,ρ1>ρ2 D.浮力不变,ρ1<ρ29、如图10.2-5所示,甲、乙两杯盐水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中,鸡蛋在甲杯中处于悬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甲;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所受浮力为F 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ρ甲>ρB .ρ甲<ρ乙C .F 甲>F 乙D .F 甲<F 乙10、A 、B 两个同样的实心铁球,A 沉于水底,B 浮于水银液面上,则两球受到浮力的F A 、F B 的大小关系为:( )A .F A >FB B .F A =F BC .F A <F BD .不能确定11、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是5×103 kg/m 3和10×103 kg/m 3。

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乙弹簧秤下,并且让两金属球都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A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B .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C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3:9D .甲乙两弹簧秤示数之比是11:1213、有一个体积为1.0×105cm 3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有51的体积露出水面,则物体的重力是:( )A .784NB .196NC .980ND .不能确定14、在一段细木棍的一端缠绕几圈铁丝,使它能直立浮在水中,并有一段露出水面.如果用剪刀将露出水面的部分剪去,则剩下的部分将:( )A .下沉到水底B .下沉,但悬浮在水中C .上浮D .不下沉也不上浮,断面仍与水面相齐3、把悬挂着的金属球A 依次浸没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则A 球两次所受浮力相比较是:( )A .两次的浮力一样大B .浸没在盐水里受的浮力较大C .浸没在清水里受的浮力较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同一物体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的情况如图10.3-2所示,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则正确的是:( )A .F 甲=F 乙B .F 甲>F 乙C .ρ甲=ρ乙D .ρ甲<ρ乙5、甲、乙、丙三个体积相同的实心小球,静止在液体中如图10.3-3所示,关于三个小球下面说正确的是:( )A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 甲= F 乙> F 丙B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 甲< F 乙= F 丙C .三个球受到的浮力关系为F 甲< F 乙< F 丙D .不能确定6、如图10.3-4所示,鸡蛋放入清水中时沉入水底,今将清水中加盐后鸡蛋浮出水面,由以上现象,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