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万吨牛肉冷链物流工程资金申请报告

20万吨牛肉冷链物流工程资金申请报告

20万吨牛肉冷链物流工程资金申请报告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3)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 (8)第一节项目建设性质 (8)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8)第三节建设规模 (15)第四节建设内容 (19)第三章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52)一、投资估算依据及编制说明 (52)二、投资估算 (52)三、资金筹措及分年资金投入计划 (55)第四章项目市场分析 (56)三、产品市场供需预测 (60)四、产品目标市场 (61)第五章项目进展情况及其他 (62)第一节项目实施进度 (62)第二节项目招投标 (63)第三节节能 (64)第四节环境保护 (70)五、环境影响评价 (72)第五节劳动安全 (73)第六节消防 (74)第七节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77)第六章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及申请补贴资金的主要原因和政策依据 (80)第一节项目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80)第二节项目申请上级补助资金的主要原因 (81)第三节项目申请上级补助资金的政策依据 (82)第一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20万吨牛肉冷链物流工程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名称山东省某畜产品有限公司2、法定代表人:杨广富3、项目承办单位概况该项目是由山东省某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申报。

山东省某畜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档肉牛养殖、育肥、屠宰、加工、销售、餐饮服务业及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清真肉类生产加工企业,是某市“十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该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位于山东省最大的畜牧交易集散地和加工地—山东省某县,下辖肉牛屠宰加工厂、优质肉牛科技养殖有限公司、“鸿安”肥牛餐饮连锁有限公司、“鸿安”皮革加工厂四家单位。

该公司总部占地面积234.8亩,职工总人数1186人,其中专职从事质量工作的人数120人,获质量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的有13人。

该公司创立之初,就确立了“依托优质资源、走名牌之路;争创牛业龙头,打造中国最好肥牛”的经营理念,几年来,始终坚持不断膨胀企业规模,依靠科技进步,注重人才培养引进,联袂科研院校,加快新产品设计研发,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和带动农民增收,高起点、快速度做大做强企业。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该公司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山东省一颗亮丽的明星企业。

该公司连年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和奖励,2007年被某县委、县政府授予“全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文明单位”等称号。

杨广富本人也被某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农业产业化“十佳带头人”、“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和“某市民营企业家”等称号。

“鸿安”牛肉系列产品经过几年的研发设计,现已开发出8大类230余种,并以其优美的品质和独一无二的伊斯兰特色于2005年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山东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山东名牌产品;被山东省伊斯兰教协会认定为山东省清真食品行业十大品牌。

2007年被国家质监总局、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

该公司非常重视产品质量安全,2004年首先建立并实施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认证,2005年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6年先后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和HACCP食品安全认证,2007年又获得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绿色食品安全体系认证。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使企业更加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该公司在省、市、县质监部门的指导下规范操作,2007年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认为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企业和计量保证合格企业。

该公司拥有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鸿安”商标已经国家注册。

该公司还是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会员单位、中国肉类协会、山东省肉类协会、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常务理事单位。

该公司处于山东省最大的回族集中聚居地,也是山东省畜牧交易最活跃的集散地和加工地。

某县是全国畜牧百强县和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是闻名全国的“鲁西黄牛”的主产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资源得到了充分发挥,畜牧业特别是肉牛养殖、购销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

目前,全县肉牛存栏40多万头,年出栏肉牛30多万头,肉牛规模养殖户达6800户。

雄厚的资源优势,为该企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障优质牛资源的供应,该公司建立了肉牛育肥基地,成立了肉牛育肥场,育肥场检疫严格,环保符合要求。

该公司为了拉长牛产业链,做大牛产业,2005年成立了“鸿安”肥牛餐饮连锁店,经过三年来的发展壮大,现已发展到45家连锁店。

该公司以优质雄厚的鲁西黄牛资源为依托,凭借规模优势,通过名牌带动战略,正在展现出勃勃生机。

该公司自建成投产以来,非常注重体系完善、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采用了现代屠宰加工业先进的肉后成熟排酸工艺,严格按照伊斯兰教规和卫生检疫规程进行加工生产,全面推行ISO9001:2000、ISO14001和HACCP等管理体系,完善监控体系,新置了恒温培养箱、色谱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严控生产流程,确保食品安全。

采用的分割工艺有:中式、美式、法式和日式牛胴体分割法。

美式和法式高档产品的开发,大大提高了牛肉的附加值,使该公司生产的“鸿安”牌高档牛肉,每公斤卖价可达到千元,一头牛通过精细分割可卖出20000元。

该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走以科技创新、支持名牌的发展战略,叫响“鸿安”系列产品牌子。

几年来,该公司始终坚持走“品牌立企、科技强企”之路,坚持不懈地抓好品牌建设、管理和应用,努力建设、培育“鸿安”品牌。

除在央视播出外,该公司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络化、信息化平台,扩大宣传;还积极参与国内一些重大商贸活动,如中国名牌博览会、中国肉类食品展览会等,展销企业产品,树立企业形象,使“鸿安”品牌家喻户晓,驰名中外。

该公司产品市场除了定位在为该公司的餐饮连锁分店提供足够的牛肉资源外,还定位在国内外中高端市场,销售对象主要为高档宾馆、酒店、西餐店、肥牛店。

该公司的方针目标是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高档牛肉供应商之一,由现在的国内高档牛肉市场份额25%逐步达到40%以上,逐步打开国际市场。

该公司建有庞大完善的销售网络,全国各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沈阳、长春等均设有办事处,同时还是我国一些特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肉品专供企业,如小肥羊等。

该公司对产品实行“三包”制度,并不断完善售后服务措施。

庞大的冷藏库容,保持鲜度的冷链运作,科学的检测手段,日臻完善的访销服务,切实有效的质量,卫生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食品的天然品质,并确保“鸿安”肉类在24小时内将任何数量、各种规格的订货安全、卫生、快捷的交付到顾客手中。

人才是立企之本。

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以德兴业”的企业宗旨,不但坚持人才引进与人才培养并重,而且注重人才使用,使其才尽其用、各尽所能。

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专业人才15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85人。

为了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企业还有计划、有目的对生产、技术、管理人员进行对口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和优秀工人到高等院校进修提高,以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力量,使企业拥有一支过硬的科技人才梯队。

三年来,到山农大、潍坊牧校、某职业学院学习进修达58人次。

在人才兴企、科技强企的发展过程中,该公司还与山东省农科院、山农大、某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校及有关质量管理部门建立了联系,以“优质肉牛繁育基地”为载体,依靠大专院校及科研部门的支持,该公司科研人员不断研制开发新产品,该公司对生产工艺、外观包装等23项进行了设计和创新,获得了2项外观设计专利,提高了“鸿安”品牌的知名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针对当地土牛品质差、出肉率低、繁殖率低的问题,利用胚胎移植作为肉牛改良的主要途径,大大加快了土牛改良速度,使当地土牛改良率达95%以上。

人才的引进,使企业迅速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增强了活力;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企业再添动力。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的具体要求,该公司紧紧围绕促进优势农产品加工、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加农民收入四个方面,以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为指针,以带动农民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企业增效为根本,在实施良种繁育、收购、屠宰、加工、销售等环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农副产品产业链的拉长,对当地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

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企业赢利、农民增收、多赢多增的利益共享联合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如回汉赊养、订单联结、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牛场,按照契约化经营管理模式,促进畜牧养殖向区域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带动基地农户总数达15600余户,年增收2700余万元,每年每户净增收1700余元,直接吸纳农民工1100人,带动相关产业农民工达10000人,带动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年近10000元,利润返还年近600万元,近几年为社会捐款达300余万元,实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08年末,该公司注册资金2000万元,资产总额124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269万元,负债总额5852万元,资产负债率46.9%,资本公积金和利润总额分别为1744万元和2581万元。

近三年该公司在国内同行业中名列第三位。

第二章项目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建设性质该项目为山东省某畜产品有限公司20万吨牛肉冷链物流工程项目,该项目建设性质为新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冷链物流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冷脸物流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我国畜禽生鲜产品现代物流系统并没有构建起来,冷链物流的落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养殖仍以单个农户分散生产为主虽然目前各地正建立不少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基地,但其生产仍以单个农户分散生产为主。

生产的分散和小规模,使得对畜禽养殖的监督和管理显固得更加困难。

多数农户进行农业种植的同时兼做畜禽养殖,生产规模大小不一,生产较为分散,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流通体系主要由分散的、实力小、素质不高的个体商业组成,很难对畜禽的收购、销售发挥大作用。

落后的流通渠道严重制约了畜禽的规模生产,更影响了储运。

(2)肉类加工能力低产品增值度低,发达国家的禽畜产品加工量约占生产总量的70% ,而我国长期形成的饮食习惯,导致肉类加工比重目前还不到5%。

由于我国的畜禽屠宰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对制冷设备、冷藏车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再加上优质畜禽生鲜产品品牌的建立比较困难,造成至今没有大型的专业化的畜禽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畜禽在宰杀、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失率很高。

(3)基础设施装备落后我国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落后,道路等级低,没有专业的车辆运输队以及车况较差,路网联通度低。

我国公路运输工具中七成是敞篷卡车、三成是密封式箱式汽车,农产品物流时间过长,增加了产品物流的运输成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