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

大》,边听教师朗诵诗歌。 2.讨论:诗歌里讲了些什么?为什么说我
三、学念诗歌《摇篮》 1.教师再次播放配乐录音磁带《摇篮》,
幼儿一边翻阅幼儿用书《摇篮》一边跟随录 音朗诵。
2.仿编诗歌 教师:蓝天除了是星星的摇篮,还可以是 谁的摇篮?大海还可以是谁的摇篮?……(提 问具有挑战性)
中班P23-24 活动三:爸爸的手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爸爸的手
教师出示一张有着爸爸手印、妈妈手印和 小朋友手印的画。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注意唱出大鞋的响声和小
鞋的轻声。 2.幼儿跟着教师演唱歌曲《大鞋和小
鞋》。 3.幼儿学唱歌曲《大鞋和小鞋》。 4.分组表演,启发幼儿表现欢快、有趣的
表情和脚步声的轻响不同。
例3:大班P13活动四:舞龙 教学步骤: 一、说一说:节日舞龙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舞龙》,幼儿欣赏。 教师:他们在干什么?你以前见过吗?什 么时候见过? 2.教师:舞龙是一种传统的庆祝中国节日 的方式,过节时,像元宵节、中秋节、春节, 都会舞龙,热热闹闹的,非常好看。看看他们 是怎么舞龙的?舞龙中有哪些角色?(龙头、 龙身、龙尾、彩球)他们有些什么特别的地 方?
《幼儿园主题式课程》 教师指导用书
解读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林秀娟
主题式课程的编制的 导向和指导思想
1、以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为编写课程的基本导向。
《纲要》所强调课程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 综合、教育要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教 育要注重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等要求和新理 念,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主题式课程》之 中。
二、做一做:神气的龙 1.幼儿分为五组,成立舞龙小队。 2.每组中自由分工,一部分人选择材料制
作彩球,将做好的彩球系在塑料棒上,以便舞 龙时做指挥。另一部分人将纸盒涂上颜色,利 用彩带等材料,剪剪贴贴,制作成龙头、龙身 和龙尾,用彩带或细绳扎在一起,做成一条神 气的龙。
三、游戏:舞龙 1.教师播放录音磁带歌曲《金蛇狂舞》,
P65 知道物体近看大、远看小。 P72 知道不同物体之间的初步空间关系。 P73 能按一定规律排列物体,并尝试创造排列 物体的规律。 P75 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如只、个、块、把等。 P76 能不受颜色大小因素的影响,按物体种类 进行分类。 P81 认识方、圆、尖、弯4种形状,了解方、 圆、尖、弯的物体特征。 P121 能按照图形的颜色、形状、方向等某一方 面的特征进行排序和设计序列。 P136 学习5以内的数,能够进行数、物匹 配。
例如:综合活动《瓶子变变变》目标: ——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提高幼儿解决问题和思维能力; ——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主题式课程》教学活动目标的陈述准 确,清晰、明确、具体、可达成的。 例1:小班P1 活动一:扭扭虫的舞蹈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扭动身体。 2.体验同伴游戏的快乐。 小班P2 活动二:朋友,您好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歌曲内容做相关动作。 2.学习与朋友打招呼。
P89 学习6(或其他数)的组成。 P107 使用同一种材料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比较 影子的长短。 P135 在比较中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获得长短、 圆扁等关系概念的经验。 P140 知道事物的位置有高低之分,能有意识地变换角度 观察。 P148 知道数字的序列概念(1~8顺数,8~1倒数)。 P149 知道“+”“-”符号在算式题中所表示的不同 意思。 P151 学习10以内单双数,并会进行区分。了解单数 与双数总相邻的关系。 P153 获取左和右关系的概念。
例如:大班P1活动一: 我的祖国真大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提问:小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们都看过了天气预
报,你发现全国各地的气候有什么不同呢?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很大,南方和北
方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南方一年四季都很 温暖,而在北方,10月份就开始下雪了,很冷 很冷。
二、学习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1.幼儿边阅读幼儿用书《我们的祖国真
例1:中班P20活动一:摇篮 活动过程: 一、谈话 教师一边抱着玩具娃娃一边哄着玩具娃娃 睡觉。 1、教师提问:我在干什么呢?想一想, 娃娃躺在妈妈的怀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问 题指向明确)
二、欣赏诗歌
教师分段朗读,并提问:你听到了什么?想到 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问题富有启发性)
例如:听到了海浪的翻滚声、妈妈的歌声;想到 了遥远的夜空,星星不停地眨着眼睛、笑着闹着, 渐渐地它们累了,在蓝天的怀抱里慢慢地睡着了, 大海浪花翻滚,鱼儿在浪花的飘摇中睡着了;感受 到了微风轻轻吹过,抚摸着花儿,花儿笑着睡了, 妈妈轻轻地哼唱着歌儿,摇着宝宝的摇篮,轻拍着 宝宝,宝宝甜甜地睡着了……
二、爬爬碰碰 1.教师伸出食指、中指,随音乐节奏“爬”到
幼 儿身上,如“爬”到幼儿的手上、手臂上、背上等。
2.教师在音乐声中,引导幼儿边念“扭扭碰呀, 扭扭碰呀,扭扭屁股碰一碰”,边互相碰一碰,体
验 身体接触的快乐。
3.音乐一停,每个幼儿摆出一个动作造型。教 师可以适时地给幼儿拍下照片,作为入园留念。
P93 能比较同种物品的大中小,并能准 确说出“最大的”、“小一点的”、“最小
的”。 能按物品的大小和相应大小的熊进行一一
对应。 P99 能区分圆形、方形和三角形,尝试
画出不同的图形。 P102 能认识区分正方形、三角形、圆
形,感知不同的图形集合。 P104 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的数。
例2:中班秋季数学目标的系统性
2、强调幼儿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效性。 “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 和“让教师的 教学
有意义”是当今界各国幼儿教育工作者正在 追
求的目标,许多理论和幼儿教育研究也都集
中在这个方面。主编朱家雄教授将“追求实
效”,将“让幼儿的学习有意义”和“让教 师的
教学有意义”作为编写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指 导
二、幼儿园主题式课程的特点
例3:大班秋季数学目标的系统性 P6 熟悉5以内的加减法。 P22 练习6的分解和6以内的加减。 P48 了解几何图形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P49 认识人民币的面值,知道简单的钱 币兑换关系。 知道钱币的用途。 P65 获取有关“去年”“今年”时间概念的经 验。 P71 能按小兔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 P83 能在观察、比较树叶异同的基础 上,根据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树叶分类。
P8 能够理解数字1-5的实际意义。
P22 学习10以内的数字。
P38 能按某一特征为树叶分类(如颜色、大小、 形状)等)。
P52 运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完全部” 的数数方法,进行10以
内的数数。
P63 能够认识梯形,并能从许多图形中辨认出 梯形。
P64 能够进行5以内的数数,并理解数数的意 义。
教师:你们认为哪个手印是爸爸的?为什 么?(问题指向明确)
教师:爸爸的手是怎样的? 教师:你喜欢爸爸的手吗?为什么?爸爸 的大手会做什么? (有启发性)
二、欣赏散文《爸爸的手》 听散文《爸爸的手》后讨论:
教师:爸爸有一双怎样的手? 教师:爸爸大大的手会干什么? 教师:爸爸灵巧的手会干什么? 再听散文《爸爸的手》后的讨论: 教师:爸爸的手怎么会变得越来越毛糙、 纹路越来越深了? 三、我的手 1.说说我的小手会干什么。 教师:爸爸的手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我 们小朋友的手可以做什么呢?
幼儿跟着音乐,自由练习舞龙,彩球随着音乐 上下飞舞,变换行走路线,龙头追随着彩球高 低舞动,后面做龙身、龙尾的幼儿跟紧前面的 幼儿,避免扯断龙身。
2.音乐响起,五个舞龙小队一起舞龙,随 着音乐节奏的变化,改变舞龙的姿势,感受热 闹的气氛。
(四)教师提问指向明确
1、教师提问具有明确性。 2、教师提问具有启发性。 3、教师提问具有挑战性。
三、幼儿操作幼儿手工《毛毛虫》。
例2:中班P3-4活动三:大鞋和小鞋 活动步骤: 一、说一说 1.教师出示大鞋和幼儿自己的鞋,引导幼儿讨 论。 教师:这些鞋子哪些是你们的?哪些是爸爸妈 妈的?为什么? 2.教师(出示婴儿的鞋子):知道这些鞋子是 谁的鞋子吗?(小朋友小时候穿过的鞋子)它们和 现在你们穿的鞋子有什么区别呢?(大鞋和小鞋) 你们的小脚有什么变化?(小脚长大了许多)以后 的小脚还会有什么变化呢?(小脚还会继续长大) 穿的鞋子呢?(鞋子会越来越大,像爸爸的大鞋子)
中班P1 活动一:小熊想长高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小熊想长高》中的高矮关
系。 2.能尝试比较自己和同伴的身高。
中班P2 活动二:我小时候 活动目标: 1.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 2.了解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增强爱父母
的情感。
大班P1 活动一: 我的祖国真大 活动目标: 1.知道简单的气象知识。 2.理解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所表达的 意义和情感。 3.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大班P8 活动一:唱支节日歌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唱支节日歌》。 2.知道一年中的重大节日。 3.能以与他人协调的方式进行对唱。
大班P13 活动四:舞龙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舞龙的风俗。 2.能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龙身和彩球。 3.参与舞龙游戏,感受中国过节时舞龙 的热闹气氛。
(二)活动资源配备实用。 《主题式课程》提供配套的幼儿图书挂图、 幼儿绘画、手工材料以及录音磁带等教学资 源,为老师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即减 少教师的负担,有又有利于教学实效的提高。 例如:中班P1故事《小熊想长高》,配有 与故事内容相吻合的画面,有利于帮助幼儿理 解故事内容;中班P10儿歌《南南和兰兰》, 配有与儿歌内容相吻合的画面,有利于帮助幼 儿理解儿歌内容。
二、听赏歌曲《大鞋和小鞋》。 1.教师:以后,等小朋友的小脚长大了,也要
穿大鞋了。但是,现在可以穿大鞋吗?穿爸爸的大 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
幼儿完整欣赏歌曲《大鞋和小鞋》。 2.教师:你听到歌曲里唱些什么?小朋友穿大 鞋会发出什么声音?爸爸穿小鞋会发出什么不一样 的声音? 让幼儿区别大鞋和小鞋声音的轻响,并用脚步声 表示出声音的轻响。 3.让幼儿轮流穿大鞋走走路,说说穿爸爸的大 鞋会发出什么声音,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