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讲稿
伊拉克战争以来,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最后评价众说不一,这场战争给我们带来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各个国家都从这场战争中总结出不少的经验和启示,也吸取了不少的教训,现在由我为大家介绍伊拉克战争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这次交流包括伊战进程、胜负评定、军事理论和思考启示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伊战进程:
1、战争开始,美英联军从2阶段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时间)起向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斩首行动”和“震慑”行动的大规模空袭和地面攻势。

布什在战争打响后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推翻萨达姆政权的战争开始,强调战争将“速战速决”。

在这一阶段,美英联军先后向巴格达、巴士拉、纳杰夫、摩苏尔、基尔库克、乌姆盖斯尔等十余座城市和港口投掷了各类精确制导炸弹2000多枚,其中战斧巡航导弹500枚。

与此同时,萨达姆也向全国发表讲话,号召伊人民抗击美国侵略,击败美英联军。

2、僵持阶段
由于供给线太长和伊拉克方面的抵抗,美英联军“速战速决”的目标未能实现,地面进攻曾一度受阻。

伊军在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与美英联军展开激战。

与此同时,每天都有数百名伊拉克人从约旦等国家返回伊拉克,加入与美英联军作战的行列。

3、转折阶段
美英联军凭借空中优势和机械化部队,兵分几路发起强大攻势,先后攻陷伊南部巴士拉等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并对巴格达形成合围,从而使战事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2003年4月8日,美军从北部和南部两个方向推进到巴格达,并夺取了巴格达东南的拉希德军用机场。

美国坦克开进巴格达,占领了萨达姆城。

面对美军长驱直入巴格达和提克里特,伊拉克领导人号召军队和人民对美英联军采取“同归于尽”式的袭击行动。

4、收尾阶段
美军2003年4月15日宣布,伊拉克战争的主要军事行动已结束,联军“已控制了伊拉克全境”。

据美国官方公布,在伊拉克战争中死亡的美军人数为128人,其中110人阵亡,18人死于事故。

英军士兵死亡31人。

战争消耗了美国大约200亿美元。

2003年3月美国开打伊拉克战争,迄今共有4400名美军阵亡。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在白宫宣布,将于今年12月31日前撤回全部驻伊拉克美军,正式终结持续近9年时间的伊拉克战争。

美国总统奥巴马12月14日在北卡罗来纳州布拉格堡军事基地发表讲演说伊拉克战争正在结束。

二、胜负评定
关于伊拉克战争,似乎是美国胜利了,但是也有人说美国失败了。

从军事角度看,美国已经打败了萨达姆,最初的目的达到了,因而美国算是胜利了。

但是从战略全局,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道义等综合角度看,美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失败了。

帕内塔说,美国在伊战中的付出是值得的。

他对自己的军队说,“你们将非常自豪地离开……你们的牺牲已经帮助伊拉克人民开始一个新的历史篇章。


但许多伊拉克人显然不这么看。

美联社采访的一名伊拉克人表示,“美国人留下的是一个遭到他们破坏的国家,美国人没有留下现代化的学校或大工厂,相反,他们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孤儿寡母。


三、军事理论
1、战争初期企图"点穴""斩首"
(2003年3月20日--2003年3月22日)
2、战争中期坚持"全面休克""群岛"作战
(2003年3月22日--2003年4月7日)
3、战争后期坚持"滚动巡逻""听召唤出动"的特种巷战(2003年4月3日--2003年5月1日)
四、思考启示
1、要正确认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不能用以往的思维方式来评价现代战争的特殊性质。

过去,我们总是讲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把侵略战争、把灭绝人性的战争称为非正义战争,反之把遏制和消灭非正义战争的战争定为正义战争。

但在现代条件下,高度现代文明的渗透、经济实力的影响、军事高技术的运用,使交战双方不再去自觉遵守国际法、战争法的约束,高科技武器虽然威力大,损伤力强,但精确制导性能的增强,使得战争的野蛮性、残酷性大大降低了,特别是战争毁伤的对象多数是军事枢纽而非平民,决定了战争正义非正义的标准很难界定,两者的界限也变得很模糊,用以往的思维方式去定义战争性质就不一定很正确了。

2、对战争、战法和战例研究要有的放矢,不能盲目而无节制。

我觉得作为军事指挥员不应该过多的去研究某一场战争中的战法和战例,特别是不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去研究。

不从别的角度谈,就谈美国这几场现代化战争,它没有一场战争是一个模式的,每次战争都很活,它针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打的方式方法都不同。

给我们的结论就是三个:一是有什么样的装备打什么样的仗;二是有什么样的对象打什么样的仗;三是实力决定胜负。

在这里我有三
种看法和大家商椎:一是战争、战例、战法研究必须讲求研究共性。

研究战法必须着眼发展,不能以某场战争中的成功模式去一概定论,因为拥有绝对优势一方,是最有条件、也最强调改变战法的。

二是战法研究必须注重针对性,结合对象研究战争。

这次伊拉克战争中伊军所采取的巷战、游击战,是基于特定的作战环境而采取的,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但不能完全套用。

三是战法研究必须具有客观性,结合实力研究战争。

打赢现代化战争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国家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也就是说实力对比是最重要的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军装备落后的客观性,当前我们的各级指挥员还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状况,所以应当立足本职岗位多加强能力素质的训练,练素质能力的储备,练灵活机动的战术思想,从主观上找差距,从客观上研究战争特点。

3、就是反思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的军事训练怎么去抓好,如何去抓?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应怎么去抓好军事斗争准备中和军事训练,我认为应该注重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是要加强首长机关的指挥能力训练。

作为一个部队来讲,抓首长机关的合成训练、战术训练、谋略能力和合成能力,要比抓普通的单兵训练更重要。

第二是要重视各级指挥员指挥技能的训练。

主要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和培训方式来提高指挥员队伍的技术战术素质,提高指挥员队伍的指挥能力和素质水平,
从而提高整个部队的战斗力。

第三是要重视部队所有官兵,特别是军官的高科技理论和军事“前沿”知识的学习,转变重文轻理的现象。

在现代条件下,我们只有紧紧把握世界军事变革和我军双重历史任务的脉搏,把抓好官兵的高科技知识的学习作为谋求战斗力的奠基工程,不断用新知识、新理论武装头脑,注重引进一些理工科人才,这样才能形成一个让人才等装备、不让装备等人才的良好态势,才能确立起知识与人才是第一战斗力的新观念
综观美国对伊战争的全过程,给世界军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仅仅是琳琅满目的高技术兵器,更重要的启示是新军事革命给军事领域所带来的冲击。

新的战争观念、新的作战理论、新的作战方式、新的部队结构、新的战场变化等,将对未来的高技术战争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