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播学教案.ppt

传播学教案.ppt


参考文献:
1、[美]威尔伯·施拉姆 /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 新华出版社 1984年;
2、[美]罗杰斯:《传播学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
3、[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 《大众传播理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
4、[美]洛厄里/德弗勒:《大众传播效果的里程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10、沙莲香:《传播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11、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第一讲: 传播学教学和研究领域概况
传播学研究的对象
人际传播 技术连接的传播(电信) 大众传播 计算机连接的传播 组织传播 广告传播
传播学研究的“实物客体”
媒介技术的视角
来源(Quelle):Puerer 1998:29
传播者研究——媒介生产者 内容研究—— 媒介内容 媒介研究—— 媒介结构、组织形式和பைடு நூலகம்能 受众研究—— 读者、听众、观众
媒介使用行为 效果研究—— 个体和社会可以觉察到
的媒介影响
历史的视角 媒介史和传播史(包括政治、经济、文化
待和需要:受众研究; 大众媒介对知识、态度、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效果研
究;
传播学研究的历史和主要学派
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贡献 1、信息论——香农(Shannon, 1916-)
▲信息的概念 ▲《传播的数学理论》-1948年
信息 信号 信号 信息 信源 编码 信道 译码 信宿
噪声
2、维纳(Norbert Wiener,1894-1964) ▲ 《控制论》 ▲ 反馈论 3、系统论(System)
Telebanking, Telelearning, Telespiele); 对话服务:远程医疗;
邻近专业的区别
传播学——普遍的视角 (含人际传播和私下的传播); 大众传播学——技术连接的传播; 公众传播学(Publizistikwissenschaft)——(德语区)
重点在媒介制造的公众; 新闻学——新闻业和公共关系,以职业为方向,强调实践; 媒介学——德语区(Medienwissenschaft); 英语区
报刊(报纸、杂志等) 广播电视 “新媒体”(多媒体、在线传播等) 电影/影院和音像 家庭电子存储媒体 公共关系 广告 公众
题外话:多媒体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电信、娱乐电子和媒介产业的 融合;
多媒体应用使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数据成为一 个整体;
“新”的互动媒体:因特网和WWW; 数字互动电视; 在线传播;离线传播(CD-Rom); 数字储存媒体; 分发服务:(Pay per channel, Pay per view); 调用服务:(Video on Demand, Homeshopping,
(Cultural Studies)语言学和文化学把媒介也作为自己的 研究对象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强调定性分析。
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
哲学-人类学的视角
社会学视角 传播-社会学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历史的视角 传播史
语言学的视角 语言和传播
传播学 传播者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 传播教育学视角
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传播政策的视角
传播信息(例如,宣传信息和报纸社论)的方法论;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宣传分析已被纳入传
播研究的一般体系之中; 2、卢因(Kurt Lewin, 1890-1947)——勒温(又译) ▲ 把关人(Gatekeeper)
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 主讲:肖弦弈
传播学
基础、方法和应用
主讲:肖弦弈
课程名称:传播学(communication science) 时间:2-h-week Mo. 18:00-19:50 总学时:34 地点:南一(214) 教学目标:这是传播学的入门课。本课程将系统 介绍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让学生初步了解 传播学的基础知识,研究方法,理论发展和实践 应用, 并初步具备传播学科研的能力。
教学方式:讲授
考试:作业/50%; 闭卷考试/50%; 考试时间:第18周 教学内容:
1、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领域概况(4h) 2、基础、理论和模式(4h) 3、媒介系统:结构、经济学和规制(4h) 4、传播者:新闻业和公共关系(4h) 5、媒介:使用和效果(4h) 6、媒介内容(2h) 7、因特网作为传播学的研究对象(2h) 8、传播学研究方法(4h) 9、实践应用(4h)
经济学的视角
媒体经济学;大众媒介的经济基础;媒介竞争、 媒介企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基础;
教育学的视角 媒介知识的介绍;大众媒介作为教学对 象
语言学的视角 语言和大众媒介
问题的提出
政策、法律和经济的框架;媒介技术的基础;大众传 播在此条件下得以实现:媒介与社会;
媒介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发展:媒介研究; 媒介信息的生产过程:传播者研究:PR和新闻业; 大众媒介制造的媒介现实:内容研究; 大众媒介的受众,媒介使用的结构和模式,受众的期
5、[美]萨默瓦/波特:《跨文化传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7、陈卫星:《传播的观念》, 人民出版社 2004年;
8、李彬:《传播学引论》, 新华出版社 1993年 ;
9、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7年;
▲ 系统的结构 ▲ 系统的功能 ▲ 方法论
传播学的四大奠基者
1、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1902-1980) ▲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
结构:5W(Who,What,Whom,What channel, What effect) 功能: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 开创了内容分析方法,实际上发明了定性和定量测度
和社会背景) 哲学/人类学的视角 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个体发展的基本前提 社会学的视角 传播和大众媒介在社会一体化上的意义; 大众传播导致的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的视角
传播和媒介对个体的影响;知识、态度/意见、 情感(情绪)和行为方式领域的影响;
政治学的视角
传播和媒介政策;政治和大众媒介的关系;大 众媒介法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