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课后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B.差异性C.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B.准确性C.公正性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B.操作C.管理D.考查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A.标准 B.方法 C.目标 D.工具12.在建构测评标准体系时,将测评要素层层分解成测评目标、测评项目、测评指标,可以形成测评标准体系的_______结构。
( A )。
A.纵向 B.横向 C.混合 D.网络13.工作分析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观察法适用于_______的生理性工作特征的调查分析。
( B )。
A.长时间 B.短时间 C.长短时间均适用 D.以上均不对年,美国个性心理学家_______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的论文,介绍了他编制的第一套心理测验试题,并用这套试题测量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应用于实际。
( C )。
A.西蒙 B.瑟斯顿 C.卡特尔 D.哈特威16.希波拉克特认为,人体内有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黑胆汁占优势的人表现为( C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抑郁质 D.粘液质17.主考官往往因应聘人某一方面十分好或坏的表现而产生对应聘人的整体判断,结果导致录用误差,这种误差称为( D )。
A.第一印象效应 B.近因效应 C.戴明效应 D.晕轮效应18.在测评时,测评者因某种主观臆断的逻辑定势而产生的测评误差称为(B )。
A.光环效应误差 B.定势效应误差 C.期望效应误差 D.近因效应误差21.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D)。
A.先天性 B.后天性 C.稳定性 D.可塑性23.人们由于生长与工作的环境不同,所具有的生理特点与遗传素质不同,接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每个人所形成的素质也就不同,这就是_______差异。
( C )。
A.整体 B.群体 C.个体 D.独立24.无论是先天还是后天获得的素质,都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这只是说明素质具有( D )A. 稳固性B. 可塑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25.人的素质最佳可塑期与年龄有关。
下列哪个科学家做的年龄和创造性成就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了这种重要性。
( D )A. 罗夏B. 卡特尔C. 冯特D. 莱曼26.在我国古代以血缘门第与现实德才表现为依据的选拔人才和委任官职的形式是( C )。
A. 科举B. 察举C. 九品中正D. 世袭27.人们完成各类专业性活动所具备的能力是测评指标体系的( B )。
A. 品行结构B. 能力结构C. 考勤结构D. 绩效素质结构29.在工作中所从事的具体活动和承担的责任与个人所期望从事的活动和承担的责任相符的程度,是什么测评指标的表现。
( A )A. 工作积极性B. 独立性C. 主动性D. 工作高标准30.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给自己或他人建立行动方案,做出适当的人员派遣和资源配置规划的能力,其测评指标是( D )。
A. 分析能力B. 判断能力C. 决断能力D. 规划和组织能力31.工作中为达到某一目的的要素组合是( B )。
A. 职务B. 任务C. 职位D. 职责32.与结构化面试比,非结构化面试的面试过程具有( C )。
A. 确定性B. 非确定性C. 发散性D. 非发散性33.在面试测评的标准中,揭示所测素质的形式、特征与标志的是( A )。
A. 指标B. 标度C. 项目D. 指数40.评价中心最常犯的错误是( D )。
A. 评价结果准确性差B. 评价结果反馈的质量C. 评价中心与现行工作执行之间产生纠纷D. 评价结果反馈不及时42.以下评价中心所遵循的原则中,表述正确的是( C )。
A.采用一种评价技术B.使用相同的工作模拟技术C.评价人员可以交流D.评价人员先预测,后观察讨论43.对情景模拟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C )。
A.面谈模拟不属于情景模拟B.是一种客观性的技术C.常用的练习有小溪练习、建筑练习D.管理游戏是情景模拟的一种形式44.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其组成要素不包括( D )。
A.标准B.标度C.标记D.标尺48.下面哪一种不是工作分析的方法( C )。
A. 主管人员分析法B. 工作者自我记录法C. 层次分析法D. 访谈法52.下面属于从气氛设计上对面试进行分类的是( C )。
A.个别面试B.集体面试C.压力面试D.问答面试55.“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可能难以被录用,你如何看待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A )。
A.假设式B.开口式C.压迫式D.引导式56.下面的哪个指标是指测评结果相对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变异程度( B )。
A.再测信度B.复本信度C.一致性信度D.评分者信度57.测评者往往会因为对被测整体印象的好坏而影响他对其每个素质的测评,此类误差属于( B )。
A.对比效应误差B.哈罗效应误差C.接近效应误差D.宽大心理误差58.用来反映被测者行为符合项目测评标准程度的指标是( D )。
A.效度B.信度C.再测信度D.适合度59.将心理测验分类时,下面不属于按测验目的分类的是( B )。
A.描述性B.能力性C.预测性D.诊断性60.“据说你工作不到5年已换了4个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你能在我们公司服务一辈子呢”,面试时这种提问方式属于( C )。
A.收口式B.开口式C.压迫式D.引导式66.以下哪些是岗位职务描述档案应用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C )。
A.整体性原则B.知识性原则C.灵活性原则D.方向性原则67.以下哪项是以人为对象的职业( B )。
A.户外作业型B.管理与组织型C.纯粹技术型D.工作技术型81.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手段,对各类人才所具备的知识水平、能力及其倾向、发展潜力、工作技能及绩效实施测量和评价的管理活动是( A )。
A.人员测评B.绩效评估C.素质测评D.能力倾向测评86.以下那种提问方式只须被试者作出简单的回答,一般以“是”或“不是”来回答( A )。
A.封闭式提问B.引导性提问C.假设性提问D.压迫式提问87.通过询问被试对象的教育、工作、家庭成长等问题来了解其求职动机、成熟度、专业技术背景等要素的面试题型是( C )。
A.行为型B.情景型C.背景型D.智能型88.通过设计一系列真实环境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各类公文,要求被试人员以管理者的身份,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各类公文材料进行处理,形成处理报告,然后与别人进行讨论。
评价人员通过观察此过程中其行为表现,对被试人员的计划、组织、分析、判断、文字等第能力进行评价,这种测试活动是( A )。
A.公文处理法B.案例分析法C.角色扮演D.管理游戏90.素质的第一特性是它的________。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 D )。
A.可塑性B.可靠性C.差异性D.原有基础作用性96.评委们逐个向考生提问,说明面试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A )A.对象的单一性B.内容的灵活性C.信息的复合性D.交流的直接互动性97.事先给应试者制造一个紧张的气氛,使被试者一进门便处于恐怖气氛中,接着主试人穷追不舍地寻究问底,不但问得切中要害而且常常把被试者置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直至被试者无法回答为止。
这属于面试的哪种类型。
( A )A.压力面试B.结构化面试C.半结构化面试D.依序面试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 分,共分)1.差异情况分析包括( CD )差异分析。
A.理论B.实际C.整体D.个体E.水平2.考查测评结果的真实性一般可用三种方法,一是从内容性质方面分析其______A______,二是从效标相关性方面分析其____C________,三是从实证方面分析其______D______。
(ACD )A.内容效度B.复本效度C.关联效度D.结构效度E.项目效度3.投射技术,根据其刺激的内容与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即( ACD )投射。
A.语言B.体态C.图形D.动作E.实物4.从记忆层次测评知识,有以下几种基本方式:( CD )法。
A.理解B.综合C.回忆D.再认E.思维5.人员素质测评量化就是通过测量手段来揭示素质的( AB )特征,使人们对素质有更深入、更本质的认识。
A.数量B.质量C.心理D.个性E.多维6.考核性测评的原则是( ABCDE )。
A.全面性B.可信性C.配合性D.充足性E.公众性7.权重是指测评指标在测评体系中的重要性或测评指标在总分中应占的比重,其数量表示即为权数。
加权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BCD )。
A.简单加权 B.综合加权 C.纵向加权 D.横向加权 E.回归加权8.以下哪些测验属于运动技能倾向测验(ABC)。
A.克莱福德小部件灵活性测验 B.普杜钉板测验 C.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D.SRA听写技巧测验 E.业务打字测验9.评价中心技术的主要形式有( ABCDE )。
A.公文处理 B.小组讨论 C.管理游戏 D.角色扮演 E.案例分析10.下列有关对素质测评表述不正确的是( ABCD )。
A.素质测评必须以某一行为事实为依据B.素质测评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C.素质测评实质上就是素质测量D.素质测评与绩效考评是等同的E.素质测评可以为人事配置提供科学依据11.面试技巧主要包括( AC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