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后动脉
大脑前动脉
前交通动脉
颈内动脉
大脑中动脉 小脑上动脉 脉络丛前动脉 基底动脉 后交通动脉
迷路动脉
大脑后动脉 小脑下前动脉 脑桥动脉 椎动脉
小脑下后动脉
脊髓前、后动脉
第二节
(2)脑的静脉:
中枢神经系统
不与动脉伴行,经多种途经注入 硬脑膜窦,最后经颈内静脉回流
第二节
脑的静脉
中枢神经系统
薄束结节
楔束结节
第二节
2.内部结构
中枢神经系统
脑神经核:通常与脑神经相连且同名 灰质: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黑质 上行纤维束: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 白质:纤维束 叉丘系 下行纤维束:皮质脊髓束、皮质核束 网状结构
第二节
(二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位于颅后窝,前面与脑干相邻,上方与 大脑半球相邻 。
第二节
脑脊液循环途经
中枢神经系统
硬脑膜 蛛网膜粒 脑蛛网膜
侧脑室脉络丛
上矢状窦
室间孔
直窦
中脑水管
小脑延髓池 第四脑室正中孔
第三节
一、脊神经 二、脑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三、内脏神经
第三节
一、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前根—运动 后根—感觉,脊神经节 31对
C8 T 12 L5 S5 Co 1
第三节
后根 脊神经节
视上核
漏斗核 垂体
第二节
(四)端脑
中枢神经系统
1.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纵裂:半球、胼胝体 分界: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分叶: 额叶 颞叶 枕叶 顶叶 岛叶
第二节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中枢神经系统
中央沟 顶枕 沟
外侧 沟
颞 叶
枕 叶
第二节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大脑纵裂 额叶 中央沟 顶叶 顶枕沟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脊髓被膜
中枢神经系统
硬脊膜 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硬膜外隙 齿状韧带 后根
软脊膜
前根
第二节
2.脑的被膜
中枢神经系统
自外向内依次为:
硬脑膜 脑蛛网膜 软脑膜 硬脑膜形成结构 大脑镰 小脑幕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硬脑膜 蛛网膜 板状小梁 软脑膜 大脑镰
硬脑膜
脑的被膜
小脑幕
小脑镰
第二节
硬脑膜窦:
上、下矢状窦 直窦 横窦 乙状窦
(三)胸神经前支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胸神经前支节段性分布
T2分布区相当胸骨角平面 T4相当乳头平面 T6相当剑胸结合平面 T8相当肋弓平面(脐、剑突之间) T10相当脐平面 T12则分布于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平面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胸神经前支节段性分布
第三节
(四)腰 丛
1.组成: T12 L1 ~ L3. L4 前支 2.分支 股神经
额叶
岛叶
顶叶
枕叶
颞叶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半球上外侧面: 额叶: 中央前沟 额上、下沟 中央前回 额上、中、下回 顶叶: 中央后沟 中央后回 颞叶: 颞上、下沟 颞上、中、下回 颞横回
第二节
额中回 额下沟
中枢神经系统
额上回 中央前回 中央后回 半球上外侧面: 中央前沟 中央沟 中央后沟 额上沟
顶枕沟
背侧丘脑的核群
中枢神经系统
背侧丘脑借内髓板分为三大核群: 前核群、内侧核群和外侧核群
内髓板 内侧核群 前核群 外侧核群
内侧膝状体
外侧膝状体
第二节
下丘脑 视交叉 灰结节 漏斗
视交叉
中枢神经系统
视神经
垂体
视束 大脑脚 脚间窝
灰结节
动眼神经
第二节
下丘脑主要核团:
视上核 室旁核 漏斗核 室旁核
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二、脑
中枢神经系统
端脑 间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小脑 脑干
第二节 (一)脑干
1.外形 腹侧面
中枢神经系统
(1)延髓: 锥体 锥体交叉
(2)脑桥: 脑桥基底部 基底沟 (3)中脑: 大脑脚 脚间窝
第二节
尾状核头
中枢神经系统
内囊 视神经 垂体 灰结节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三叉神经 基底沟 展神经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前正中裂
终丝
马尾
第一骶神经 终丝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中央管 灰质 前角:运动神经元 后角:联络神经元 侧角: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 白质: 纤维束 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网状结构
第二节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灰质后连合 后角
中枢神经系统
后正中沟 后索 后外侧沟
外侧索 中央管 前角 灰质前连合 前正中裂 前索 前外侧沟
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焦作卫生医药学校 王广收
第一节
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第一节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区分
概述
胞体
神经组织
神经元
神经胶质 突起
脑 脊髓 脑神经 脊神经
树突 轴突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树突
轴突
概述
胞体
运动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
第一节
第二节
白质 1.上行纤维束
中枢神经系统
(1)薄束T5以下 楔束T4以上 —传导意识性本体感觉 (2)脊髓丘脑束 脊髓丘脑前束 —传导粗触觉,压觉 脊髓丘脑侧束 —传导痛温觉
第二节
2.下行纤维束 皮质脊髓束:躯体运动 1)皮质脊髓侧束 2)皮质脊髓前束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二、脑
脑分为六部分: 端脑 间脑 小脑 中脑 脑干 脑桥 延髓
(一)反射 (二)反射弧
1. 概念
2. 组成
概述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第一节
(二)反射弧
中枢
概述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感受器
效应器
第二节
一、脊髓 二、脑
中枢神经系统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二节
一、 脊髓 (一)位置和形态
中枢神经系统
位置:位于椎管内 上端在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连 下端(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 腰骶膨大 6条沟:前正中裂 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 后外侧沟
第二节
(4)听觉区: 颞横回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5)语言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 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
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
第二节
(5)语言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1.脊髓被膜
硬脊膜 硬膜外隙 脊髓蛛网膜 蛛网膜下隙 终池 软脊膜 齿状韧带
1 1 2 2
第二节
(一)位置和形态
前正中裂 前外侧沟
中枢神经系统
颈膨大
后正中沟
后外侧沟
腰骶膨大
终丝
第二节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运动) 后根 (感觉)
中枢神经系统
后根 前根
第二节
脊髓圆锥 终丝 马尾 脊神经 (31对) 前根 (运动) 后根 (感觉)
中枢神经系统
后正中沟 脊髓圆锥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腹股沟 韧带
股神经
第三节
(五)骶 丛
1.组成:
周围神经系统
L4~L5 S1~S5 Co1前支 2.分支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第三节
骶丛
周围神经系统
臀下神经
臀上神经
第三节
坐骨神经 (1)胫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胫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节 后支
前根 前支
第三节
(一)颈丛
1.组成: C1~C4前支
周围神经系统
2.分支 浅支: —胸锁乳突 肌后缘中点
枕小神经
耳大神经 颈横神经
锁骨上神经
第三节
膈神经:支配膈肌
周围神经系统
膈神经
第三节
膈神经:支配膈肌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三节
(二)臂丛
周围神经系统
1.组成:C5~C8 T1前支 2.分支 腋神经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 尺神经 桡神经
第二节
(二 )小脑
中枢神经系统
松果体
第四脑室 漏斗 垂体 脑桥
延髓
第二节
1.外形 小脑半球
中枢神经系统
小脑蚓
小脑扁桃体 小结 绒球 原裂
第二节
1.外形
中枢神经系统
原裂
绒球
小结
小脑扁桃体
第二节
2.分叶
中枢神经系统
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 前叶:原裂之前 旧小脑 后叶:原裂之后
新小脑
第二节
2.分叶 原裂
而成,通过前、后根静脉注
入硬膜外隙的椎内静脉丛
第二节
脊髓的静脉
椎内后静脉丛
中枢神经系统
椎内前静脉丛
椎外前静脉丛 椎外后静脉丛
第二节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由各脑室脉络丛产生,无 色透明液体,充满脑室系统、脊 髓中央管及蛛网膜下隙。 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震荡、保 护、运输代谢产物和调节颅内压 等作用。
额下回 外侧沟 颞上回 颞上沟 颞下沟 颞中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