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说明类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说明类阅读》

2018年中考语文专题训练《说明类阅读》【锁定考点】1.指出说明对象;2.概括,说明要点;3.辨识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理清说明顺序;5.品析说明文语言。

【新题演练】(一)《动车和高铁到底啥关系》阅读10年前,一种被称作“和谐号”的白色精灵开始在中国大地上驰骋,“动车”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0年后,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高铁大国,“高铁”已经成为引领和开拓“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名片。

时至今日,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动车和高铁的关系。

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两者的前世今生。

从字面意义上讲,动车就是指带动力的车辆,在铁路交通领域,它是相对于不带动力的车辆(俗称拖车)的一种车型。

而我们一般提到的动车组,是指一种固定编组的列车,编组一般是由若干动车和若干拖车组成的,并且在其正常使用寿命周期内这种编组不会改变。

动车组有很多种类型:如果以动力类型进行分类,则分为内燃动车组和电力动车组;如果以动力配置方式来分类,则分为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和动力分散型动车组;如果以速度类型来分类,可分为高速动车组和低速动车组。

我们都知道,普通列车的牵引动力依赖于车头的机车,而动车组在运行时,不光有机车带动,车厢也会“自己跑”,这样就可以把动力分散,运行速度也就更快。

同时,与普通列车相比,动车组的震动、噪声都较小。

所以,我们一般提到的动车,就是一种和普通列车相区别的列车车型。

从字面意义上讲,高铁是高速铁路的简称,是指一种铁路线路类型。

我国的铁路类型分三档:高速铁路是动车组列车能以250千米及以上的时速运行的铁路;快速铁路是列车能以160千米~250千米的时速运行的铁路;普通铁路是列车能以低于160千米的时速运行的铁路。

在高速铁路上,运行的是高速动车组列车;在快速铁路上,主要运行低速动车组列车,同时也运行高速动车组列车和普通列车;在普通铁路上,运行的就是我们熟知的绿皮、红皮、蓝皮的普通列车了。

高速铁路的另一大特征是大多采用无砟轨道技术铺就,而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则采用有砟轨道技术铺就。

所谓砟,就是指岩石、煤等的碎片。

柞可以吸热、减震、减少噪声、增加透水性,同时造价低廉,但有砟轨道容易下陷,维修费用较高。

无砟轨道的路基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可以减少维护次数,减少粉尘,美化环境。

当列车高速运行时,有可能导致路砟飞溅,所以高速铁路基本都是无砟轨道。

由此可知,动车和高铁是两个层面上的概念,前者描述的是“车”,后者描述的是“路”。

当然,在现在的中国,高铁和动车还分别代指两种客运列车类型。

高铁是运行时速在250千米以上,以G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高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动车则是运行时速在200千米左右,以D字头命名的一系列客车,它们是运行在快速铁路上的高速动车组列车和低速动车组列车。

值得注意的是,有人把高速动车组列车只当作高铁列车,这是个误区,高速动车组列车也可以在快速铁路上行驶,只不过它需要恪守线路的速度限制。

目前,中国的高铁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并且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已不弱于世界上任何竞争对手。

我们相信,在中国高铁人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的高铁制造业必将持续改变中国,并不断改变世界。

(姚丁杨/文,选自《百科知识》2016年第22期,有改动)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请结合语境解释第一段中画线词语“前世今生”的含义。

(分析具体词语的含义,要紧扣句段、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分析时,既要指出词语的本义,又要指出其在具体语境里的含义。

)3.文章在说明动车组类型和铁路类型时使用了同一种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这道题的难点在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答题时既要理解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又要结合具体句段,回答这一说明方法是怎样为说明对象服务的。

)4.动车和高铁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分别概括出来。

5.动车和高铁这两种列车有什么区别?(二)《不爱运动,是因为太爱动脑?》阅读先来做个小测试:将你觉得符合自己情形的陈述都打个钩,然后数一数哪部分的钩多。

思考者:我以思考为乐。

我喜欢那种需要想出新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工作。

我喜欢抽象思维。

我能从深思熟虑中获得满足。

我喜欢生活中充满了待解决的难题。

即使一个问题对我个人并无影响,我也会反复琢磨它。

非思考者:对我而言,思考不是一件乐事。

我比较喜欢做不用思考的事,不愿去做需要思考的事。

只有迫不得已时我才去思考。

比起思考长期计划,我宁可想些近期的小计划。

每次完成一项需要纹尽脑汁才能完成的任务,我都感觉解脱多过满足。

我会尽量避免那些需要深入思考的情况。

这是简化版“认知需求”测试,测的是“你究竟有多爱动脑”—对于思考者来说,动脑和食物、水、空气一样,是不可或缺的“内在需求”;但对于非思考者来说,动脑则是外界强加于己的苦差事,能免则免,能逃就逃。

逃到哪里去?非思考者更愿意向外寻求刺激。

结果,非思考者就做了更多的体力运动。

2015年,美国心理研究者托德·麦克尔罗伊,从大学生里找出30个思考者、30个非思考者,给他们戴上了监测运动量的腕带。

一周后数据反馈回来,麦克尔罗伊发现,非思考者在周一到周五的运动量明显高于思考者,周末两天二者差不多。

这可能跟周一到周五的课程需要思考有关,当思考者坐在那里琢磨难题时,非思考者早就厌烦了,觉得无聊,将课本一丢,就出去玩闹跑跳了。

然而陷阱出现了—假如你热爱动脑,你会不自觉地选择静态的生活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偏偏不利于大脑运动量决定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你的大脑将怎样变老。

无数研究显示,“80岁以上仍思维敏捷”的重要因素,就是运动。

大脑是我们体内最耗能的器官,而运动不仅能改善大脑供血,让它平稳地得到糖分和氧气,还能调节血清素、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让大脑保持愉悦轻松的状态。

比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沉思者,运动者的长期记忆力、推理能力、专注力……全部胜出。

假如你勤勉地使用身体,你的大脑就会越用越灵光。

如果你只是坐在那里思索,虽然能收获一些短期的思维乐趣,从长期来看却是在扼杀大脑。

需要多少运动量呢?先从每天散步20分钟做起,这样就能将大脑未来中风的风险降低57%。

然后,渐渐增加到每周进行2到3次的中等强度运动,如进行慢跑、打球、游泳、举重等有氧或无氧运动。

只要你喜欢,能坚持,就是好选择。

还要学会无视脑中“让我再思考一会儿”的渴望。

很多时候,思考者不运动,是因为思考更有趣。

但为了长久享受这种乐趣,还是从书桌前站起来吧。

(游识猷/文,选自《南方人物周刊》2016年第27期,有改动) 1.请你概括选文的说明对象。

2.选文开头邀请读者来做一个小测试,这样的开头有什么作用?(答此类题,一般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3.选文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读完这篇文章,你对科学用脑有什么新的认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

(三)《古代的川菜不辣》阅读①一般人提到川菜,第一个印象就是辣。

我国本有“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的说法,这话并无比高下之意,只是说明这几个省份的特色菜肴,都以辣著称。

②辣椒是明代中后期才进入中国的。

③在此之前,中国古代辣味的来源主要包括蒜、葱与姜等。

④到了唐代,我国出现新的辣味来源:胡椒。

7世纪时,唐高宗下令编修的《新修本草》,是我国最早的药典,记载各种植物的药性。

书中对胡椒的描述为:“味辛,大温,无毒……生西戎,形如鼠李子。

调食用之,味甚辛美,而芳香不及蜀椒。

”晚唐时期的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也说:“胡椒,出摩伽陀国……子形似汉椒,至辛辣……”对国人而言,胡椒的功能有限,并不普遍,唐宋之间,仍多以咸、酸入味。

⑤杜甫祖籍襄阳,于公元712年生于巩县。

他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春在汉州(今属四川广汉市)所作的《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一诗中说:“豉化莼丝熟,刀鸣鲙缕飞。

”诗中提到的菜肴没有辣味。

⑥陶榖强记嗜学、博通经史,在后晋、后汉、后周当过官,北宋建立后,仍任职于朝廷。

他的《清异录》记载了许多有趣的事,例如蜀中有道士卖“自然羹”,一个碗中放两条鱼,鳞、须、肠、胃皆在,鳞上还有圆月般的黑纹,羹汁味淡如水。

食客得自己剔去鳞、肠食用。

据说第二年发生时疫,凡吃过“自然羹”的人都没事。

故事虽然有点玄,但是“自然羹”羹汁味淡如水,说明当时蜀人并不嗜辣。

⑦北宋苏东坡为眉山(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留下许多与饮食相关的文字,大家比较熟悉的《猪肉颂》说:“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苏东坡做这道菜时,并没有太多的调味。

他另外记载《煮鱼法》,将鱼整好下锅,下盐,用大白菜一起炖煮,加上葱白、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起锅时加上几片橘子皮。

方法再简单不过,并没有见到今日川味水煮鱼的阵仗。

⑧明朝中后期,辣椒进入中国,因为其富含维生素B、维生素C及多种微量元素,还能促进食欲,成了许多地区饮食中的重要角色。

几百年下来,国人多忘了辣椒是舶来品,还以为四川同胞从春秋战国以来都吃辣呢。

(周惠民/文,选自《世界博览》)2016年第21期,有改动) 1.请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2.选文第⑤段中引用杜甫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请你简析选文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需根据文章内容判断。

答此题不仅要指出说明顺序,还要简析理由。

)(四)的文昌航天发射场①2016年6月25日20时00分,新一代中国运载火箭“长征七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文昌航天发射场一时间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文昌,古称紫贝,为海南三大古邑之一,自西汉建制以来已有2100多年历史。

文昌航天发射场于2007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2009年破土动工。

②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之前,中国的酒泉、太原、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均建在戈壁、高原或深山。

这是因为当时正处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较为复杂,只能选择在偏远地区建设卫星及导弹发射试验地,以避免被侦察机拍摄和被特务破坏。

③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进行航天发射场选址时,就对在海南岛建设航天发射场进行过评估,海南岛一度被列为当时最佳选址之一。

④这是因为,同一运载火箭在不同纬度的发射场,其发射载重的能力是不同的。

以发射卫星为例,被发射卫星的飞行速度,是由运载火箭的速度与地球速度的转动分量叠加起来形成的。

在运载火箭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发射场的纬度越低,地球的转动速度越快,被发射卫星的轨道速度就越快。

如果从赤道向东发射卫星,就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地球的转动能量,同型号火箭可以携带更大的载荷,而且节省宝贵的卫星推进剂,延长卫星的运行寿命。

⑤世界上靠近赤道的地方,目前仅有法国属地库鲁和意大利属地圣马科建有航天发射场。

我国的酒泉航天发射中心位于北纬41度,太原航天发射中心在北纬39度,纬度较低的西昌航天发射中心在北纬28度。

文昌航天发射场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场的空白,位于北纬19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