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工程屋面悬挑支模架专项方案XX宝**团有限公司XX分公司X * *厦工程项目部一、编制依据第1页二、工程概况第1页三、支模架设计施工方案第2页四、搭设与拆除施工操作要求第2页五、检杳与验收第5页六、安全管理第8页附:1、计算书;2、支模布置平、立面图及节点详图。
一、编制依据1、余**厦工程设计图纸;2、余**厦工程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2002);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 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7、《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DB33/1035-2006);8、《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建质[2009]87 ;9、《建筑施工安全手册》(杜荣军主编);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11、国家、省、市现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规定;12、我公司QEO三合一体系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企业标准等有关文件;13、计算软件为品茗软件。
二、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余**厦工程建设单位:XX市通**设管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XX省建**究院勘察单位:XX**设计研究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XX市建**理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XX宝**团有限公司建设地点:XX市南雷南路西侧、万年桥路北侧余**厦用地面积13048卅,由2幢23层及四层裙房组成,总面积为59473川;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9620叭一层地下建筑面积9853叭建筑高度87.2mm裙房高度17.6m;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屋顶结构在原来阳台的基础上悬挑1.6m,梁为250X 700、300X 900/700梯形梁,板厚度为120mm原来主体结构对应面为空洞,只构架柱梁,结构高度为 4.2m。
针对以上概括对余**厦工程屋顶悬挑模板支撑体系进行计算。
三、支模架设计施工方案1.总体筹划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占:八、、•A、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B、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C、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
D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综合以上几点,支模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GJ59-99等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相关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结合以上支模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采用以下方案:型钢挑梁,扣件钢管架。
2■支撑体系设计理念在保障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须兼顾施工操作简便、统一、经济、合理等要求,因此梁与板整体支撑体系设计的一般原则是:立杆步距要一致,便于统一搭设;立杆纵或横距尽量一致,便于立杆有一侧纵横向水平杆件拉通设置;构造要求规范设置,保证整体稳定性和满足计算前提条件。
3.支架搭设方案根据本公司当前模板工程工艺水平,结合设计要求和现场条件,决定采用型钢悬挑、斜撑,扣件式钢管架作为本模板工程的支撑体系。
为保证扣件抗滑满足要求,采用双扣件加强受力横杆。
在屋面上埋设16#工字钢挑梁,在工字钢挑梁上安装14a号槽钢连梁,再在槽钢上搭设支模架立杆,并用14a号槽钢斜撑挑梁。
在支架搭设并完成使用前,阳台对应以下三层支模架不得拆除。
具体搭设详见附录图纸。
四、搭设与拆除施工操作要求1■总体要求A、保证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相互位置的正确;B、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C、构造简单,装板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浇筑混凝土等要求;D、支架搭设按本模板设计,不得随意更改;要更改必须得到相关负责人的认可。
2■水平杆每步纵横向水平杆必须拉通。
水平杆件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水平对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图。
3■立杆立杆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搭接要求:本工程所有部位立杆接长全部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接头位置要求如下。
扫地杆设置500■■■i a l a/3 — ih A_■ ■_A_lal ab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 搭接接头要求如下图,将搭接长度范围内的中心点看成对接点,此时其搭接位置要求同 对接(上图)。
100 1001000立杆纵向水平杆 (大横杆)横向水平杆 (小横杆)接头不在同跨内(平l4.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模板支架顶层和底层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竖向剪刀撑:模板支架四边满布竖向剪刀撑,中间每隔4排立杆设置一道纵横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平立面示意图(详见附图)。
5■周边拉结竖向结构(柱)与水平结构分开浇筑,以便利用其与支撑架体连接,形成可靠整体。
6■模板拼装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模板图尺寸拼装成整体,并控制模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拼装好模板后要求逐块检查其背楞是否符合模板设计,模板的编号与所用的部位是否一致。
7■模板的基准定位工作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或者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每条轴线,并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5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
标高测量:利用水准仪将建筑物水平标高根据实际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的安装位置。
已经破损或者不符合模板设计图的零配件以及面板不得投入使用。
支模前对前一道工序的标高、尺寸预留孔等位置按设计图纸做好技术复核工作。
&模板拆除拆模板前先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交底双方履行签字手续。
支拆模板时,2米以上高处作业设置可靠的立足点,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拆模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从上往下的原则。
模板拆除前必须有混凝土强度报告,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拆模: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拆除梁长〉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悬臂构件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板底模w 2米,混凝土强度达到50%,>2米w 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75%,>8米,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方可拆除;模板拆除前必须办理拆除模板审批手续,经技术负责人、监理审批签字后方可拆除。
楼板、梁模拆除,应先拆除楼板底模,再拆除侧帮模,楼板模板拆除应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板模板支柱,每排留1〜2根支柱暂不拆,操作人员应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木档自由坠落,再用钩子将模板钩下。
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木模的堆放高度不超过2米。
五、检查与验收1.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A、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B、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C、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D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E、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F、停用超过一个月。
2.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A、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B、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否被车辆冲撞过;C、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D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E、是否超载。
3.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A、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高大支模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B、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C、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D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E、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4.支模架现场验收:按照XX省建**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架技术规程》 (DB33/1035-2006)的要求和附表F 《模板支架搭设分项检查验收》进行检查验收:A、模板支架投入使用前,应由项目部组织验收。
B、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监理工程师应参加模板支架的验收。
C、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 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 的模板支架,施工企业的相关部门应参加验收。
D模板支架验收应根据经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检查现场实际搭设情况与方案的符合性。
E、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抽样方法应按随机分布原则进行。
F、对下层楼板或地下室顶板采取加固措施的模板支架,应检查加固措施与方案的符合性及加固的可靠性。
G模板支架验收后应形成记录,记录表式见下表:模板支架验收记录表六、安全管理措施1、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2、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设施。
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工作人员不得爬模上下。
3、登高作业时,各种配件应放在工具箱或工具袋中严禁放在模板或脚手架上,各种工具应系挂在操作人员身上或放在工具袋中,不得吊落。
4、装拆模板时,上下要有人接应,随拆随运,并应把活动的部件固定牢靠,严禁堆放在脚手板上和抛掷。
5、装拆模板时,必须搭设脚手架。
装拆施工时,除操作人员外,下面不得站人。
高处作业时,操作人员要扣上安全带。
6对于预拼模板,当垂直吊运时,应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水平吊运应采取四个吊点。
吊点要合理布置。
7、对于预拼模板应整体拆除。
拆除时,先挂好吊索,然后拆除支撑及拼装两片模板的配件,待模板离开结构表面再起吊。
起吊时,下面不准站人。
9、在支撑搭设、拆除和浇筑混凝土时,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应在适当位置挂设警示标志,并指定专人监护。
10、搭设应由专业持证人员安装;安全责任人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做好记录及签证。
11、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严禁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的规定要求时拆除模板。
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梁截面宽度:0.25m;梁截面高度:0.70m;混凝土板厚度:120.00mm;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0.80m;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10m;立杆步距:1.20 m;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0.83m;梁支撑架搭设高度:4.20m;梁两侧立杆间距:0.65m;承重架支撑形式:梁底支撑小楞垂直梁截面方向;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根数:0;采用的钢管类型:①48 X;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取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12kN。
2■何载参数新浇混凝土重力密度:24.00 kN/m3;模板自重:0.35 kN/m2;钢筋自重(kN/m3) : 1.50kN/m3;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2.0 kN/m2;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18.0 kN/m2;振捣混凝土对梁底模板荷载:2.0 kN/m2;振捣混凝土对梁侧模板荷载:4.0 kN/m2;3■材料参数木材品种:杉木;木材弹性模量:9000.0 N/mm2;木材抗压强度设计值:16.0 N/mm2;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17.0 N/mm2;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 1.7 N/mm2;面板材质:胶合面板;面板厚度:20.00mm;面板弹性模量:6000.0 N/mm2;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13.0 N/mm2;4■梁底模板参数梁底方木截面宽度:60.0 mm;梁底方木截面高度:80.0mm;梁底纵向支撑根数:2;5■梁侧模板参数主楞间距:400mm;穿梁螺栓型号:M12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400mm;穿梁螺栓到梁底距离依次是:100mm、350mm;主楞材料:木方;宽度:60.00mm;高度(mm): 80.00mm;二、梁侧模板荷载计算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18.000kN/m2;100^00400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1■强度计算材料抗弯强度验算公式如下:尸M/W < f其中: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 58X2>2/6=38.67cm3;M --面板的最大弯矩;升-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按照均布活荷载最不利布置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2 2Mmax = O.lq i l +0.117q2l其中: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 i= 1.2 (X58 X8=12.528kN/m;振捣混凝土荷载设计值:q2= 1.4 0.58 H=3.248kN/m;计算跨度:l = 400mm;面板的最大弯矩M = 0.1 为2.528 >4002 + 0.117 3*48 >4002 = 2.61 1>05N-mm;面板的最大支座反力为:N=1.1q1l+1.2q2l=1.1 12.528 0.4+1.2 3.248 0.4=7.071kN;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T = 2.61 X 105 / 3.87 X 104=6.8N/mm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 = 13 N/mm 2;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7 =6.8 N/mm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 N/mm2,满足要求!2■挠度验算V =0.677q/(100EI) < l/250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新浇筑混凝土侧压力线荷载设计值:l--计算跨度:I = 400mm ;2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 E = 6000N/mm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 58 2X2X2/12=38.67cm4;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q=12.528N/mm;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