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智能化应用建设实施方案
公交智能化应用建设实施方案
──公交汽车乘运集团
职能部门×××:
为贯彻落实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切实推进公交示范城市创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水平,现就我省公交示范创建城市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达到如下三个目的:一是改进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行监管方式,完善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状态与数据采集体系,提升企业智能调度与运营管理效率,提高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动态监测、指挥协调、服务监管、异常预警和辅助决策效能;二是改进城市公共交通乘客出行信息服务方式,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及时可靠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信息服务体系,
警的优先。
(4)支持多个屏幕的显示,可组成全方位的显示墙。
窗口可以在所有屏幕上任意移动。
同时接受操作员的控制。
(5)支持大屏幕投影仪。
(6)可查询并显示道路、水系、铁路、机场、标志性建筑物、机关单位、酒店、居民小区、旅游景点、加油站、警力分布点等目标的位置与信息。
(7)可查询移动目标(运行的公交线路车辆)的分布状况。
(8)能动态显示经纬度坐标、比例尺。
(9)不同类型的车辆可以选用不同的图标显示。
(10)具有辅助决策功能:距离测定、路线查询、建筑物查询、其他信息查询等
(12)自动缩放功能:在不同比例尺显示不同的地物信息。
(13)支持地图打印:可随时打印实时显示的地图图样
及窗口显示的信息。
(二)推进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积极建设公交门户网站、微信服务公众号、官方微博、服务热线等多种信息服务载体,及时向乘客提供包括公交站点分布、线路查询、票制票价、换乘等静态信息;大力发展移动终端(手机APP)、电子站牌,为乘客提供车辆位置、车辆到站预报(站距或时间)、运行异动、首末站时问等动态信息;大力推进无线WIFI进车厢,稳步推进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平台的出行信息化、智能化服务。
(三)推进公交企业信息化管理
开展城市公交企业数据资源库建设,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决策提供服务;利用互联网+,加强服务监督管理、安全应急管理;开发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办公自动化系统(0A),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
(四)推进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
各地要按照交通运输部确立的“政府引导、市场为主、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的基本工作思路,逐步使用交通运输
部编制的技术规范和密钥。
我省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要以武汉城市国互联互通为重点,按照先增量后存量,先圈内.后圈际再全省的发展序列,稳步推进,并向其他应用领域拓展。
各地要以区域互联互通为突破点,稳步推进区域一卡通,方便乘客出行。
四、相关要求
加快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是推进公交示范城市建设,提高创建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实施互联网与城市公交深度融合,提升城市公交服务水平、运输效能、安全应急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有效促进城市公交供给侧结构改革,提高城市公交为民服务水平的有力抓手。
各公交示范城市公交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应高度重视,早做部署、早做安排。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示范城市公交管理部门和公交企业要高度重视公交智能化应用建设,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协同机制,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推进智能化应用工程建设。
要积极争取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将公交信息化建设纳入
智慧城市示范工程建设项目。
要加强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多渠道引入社会资金参与,采用PPP模式,不断提升公交智能化应用建设的实效。
(二)加强信息交流
城市公交管理部门、公交协会要通过组织开展智能化应用交流会、观摩会等形式,为城市公交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
城市公交企业要择优与大数据应用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增值服务。
城市公交管理信息系统要与其他部门开展数据交换与共享,与影响面大、受众面广的门户网站开展信息对接,不断扩大公交信息受众范围。
(三)加强考核监督
各示范城市公交管理部门要加强对示范城市智能化应用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实时跟踪工程建设进度。
省局将在公交示范建设年度考核中组织现场督查与评价,对建设力度大、推进成效显著的城市给予政策支持。
城市智能交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公交车作为城市为对外直接的联系窗口,是否高效、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是直接体现城市现代化的门面工程,是城市现代化的
名片。
公交车辆行车安全性和运营调度的智能化永远是公交行业管理的重要课题,公共汽车行车安全是公共交通客运的生命线,是为乘客提供安全服务的首要保障,然而,由于公共汽车运行场所的开放性和驾驶员作业的独立性,使得公共汽车的安全行车的管理控制实际上处在事后控制和极具不确定性,急需寻求一种对公共汽车安全行车实时监控警示和对安全行车过程的客观、及时、全面的记录的技术装置和设备,达到提高车辆行车安全,降低安全事故之目的,而传统管理手段根本无法实现这一重要管理需求,这就是实施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公交GPS车辆安全监控系统的缘由之一。
同时,多年以来公共汽车运营现场调度一直处在一种对运营过程和线路客流、道路疏堵状况无法知晓的情况下的盲目派班、随意性大和事后控制的状态,使得运营车辆发车间隔不符合线上乘客的需要,又影响公交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的实现,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粗放型的管理一直是公交企业最普遍存在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问题,企业也花费大量人力、精力来改进运营管理,但仅靠传统管理手段是很
难有效和系统地根本解决这一公交行业传统管理难题,只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运营调度的科学化,这又是实施建立在信息技术上的公交GPS运营调度智能系统的缘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