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0272042课程名称:免疫学检验英文名称:Immunological detection technique开课学期:7学时学分:40/2.5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专业:预防医学专业选用教材:《免疫学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主要参考书:1. 《免疫学检验》吕世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2月第2版2.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王兰兰主编2004年1月第3版3. 《简明免疫学技术》朱正美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4. 《免疫学常用实验技术》柳忠辉主编科学出版社执笔人:黎明兰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免疫学检验是研究免疫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应用的一门学科,是预防医学专业(卫生检验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免疫学检测技术因其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简便和快速的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及其他有关领域。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类免疫学检验技术的原理、类型、技术要点、实际应用及方法学评价,更好的为防病治病服务。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的原理、技术要点、应用及方法学评价。
2.掌握免疫学检验常用技术的测定方法。
3.掌握免疫学技术在免疫预防计划免疫、动植物检疫、健康相关产品免疫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4.了解免疫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抗原抗体的纯化(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抗原和抗体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方法评价和应用。
了解抗原抗体各种纯化方法的程序及分离物的选择。
教学内容第一节盐析法一、原理二、常用中性盐三、操作步骤四、影响因素五、方法评价与应用第二节凝胶层析法一、原理二、常用凝胶的种类和性质三、操作步骤四、方法评价与应用第三节离子交换层析一、原理二、常用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三、离子交换层析的程序四、方法评价与应用第四节亲和层析法一、原理二、亲和层析载体与配基的选择三、层析条件的选择四、方法评价与应用考核要求:了解蛋白质提纯方法的程序及条件掌握蛋白质提纯方法的原理第二章免疫原与特异性抗体的制备(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人工免疫原的制备方法,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杂交瘤技术的原理及技术要点。
了解可溶性抗原的制备方法及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及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原的制备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三、人工免疫原的制备及佐剂第二节免疫血清的制备一、免疫动物的选择二、确定免疫方案三、动物采血法四、免疫血清的分离与保存第三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一、杂交瘤技术的基本原理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三、单克隆抗体的应用考核要求:了解:1.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的制备方法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掌握:1.人工免疫原的制备2.免疫血清的制备方法第三章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常用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了解其他凝集技术类型、原理和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沉淀反应一、免疫浓度测定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三、免疫电泳技术第二节凝集反应一、直接凝集反应二、间接凝集反应三、其他凝集技术考核要求:了解:免疫浓度测定,其他凝集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掌握: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双免疫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间接血凝试验的原理及应用。
第四章溶血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溶血反应体系及检测方法。
了解补体结合试验的原理、类型、方法和评价。
教学内容:第一节溶血反应一、溶血反应的检测试验二、血清总补体溶血(CH50)测定。
第二节补体结合试验一、类型与原理二、试验方法及影响因素三、方法的评价和应用考核要求:了解:补体结合试验的类型、原理、方法评价及应用。
掌握:血清总补体溶血(CH50)测定。
第五章酶免疫技术(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固相酶免疫测定的方法类型及原理,ELISA技术要点,了解其他酶免疫技术及应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酶免疫技术的分类第二节固相酶免疫测定一、基本原理二、方法类型和操作步骤第三节ELISA技术要点一、试剂准备二、酶标记方法三、酶标记物的纯化与鉴定四、最适工作浓度的选择第四节其他酶免疫技术一、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二、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三、免疫印记法考核要求:了解:其他酶免疫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掌握:1.双抗体夹心法和间接法的原理2.ELISA法的技术要点第六章荧光免疫技术(1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荧光抗体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及应用。
了解荧光抗体的制备方法及荧光免疫显微技术。
教学内容:第一节荧光现象第二节荧光抗体技术一、基本原理二、荧光抗体技术方法三、荧光抗体的制备四、荧光免疫显微技术五、应用考核要求:了解:荧光抗体的制备及荧光免疫显微技术掌握:荧光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方法。
第七章放射免疫技术(1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放射免疫测定的原理、方法、评价及应用。
了解免疫放射测定试验。
教学内容:第一节放射免疫测定一、原理二、测定方法三、方法评价四、应用第二节免疫放射测定一、原理二、技术类型三、技术要点考核要点:了解:免疫放射测定的原理、技术类型及技术要点。
掌握:放射免疫测定的原理、测定方法及应用。
第八章金免疫技术(2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金免疫测定技术的原理、技术类型及应用。
了解胶体金和免疫金的特性与制备。
了解金免疫组化技术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胶体金与免疫金的制备一、胶体金的特性及其制备二、免疫金的特性及其制备第二节金免疫测定技术一、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二、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第三节金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一、免疫金光镜染色技术二、免疫金电镜染色技术考核要求:了解:1.胶体金、免疫金的特性及制备方法。
2.免疫金(银)光镜染色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掌握: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与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的原理、技术类型及方法。
第九章免疫细胞检测技术(3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免疫细胞分离纯化技术及评价免疫功能的相关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定。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细胞的分离与纯化一、血液标本的采集二、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分离三、外周血液中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四、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分离纯化五、吞噬细胞的分离六、淋巴细胞的保存及活力测定。
第二节T淋巴细胞的检测一、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二、T淋巴细胞受体的检测三、T淋巴细胞功能的检测第三节B淋巴细胞的检测一、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的检测二、B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三、B淋巴细胞功能的体外检测第四节自然杀伤细胞的检测一、概述二、NK细胞活性检测三、测定NK细胞活性的卫生学意义第五节吞噬细胞功能的检测一、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检测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检测的卫生学意义考核要求:了解:1.了解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检测方法及卫生学意义的评价。
2.了解T淋巴细胞E受体和IL-2受体的检测方法。
3.了解B淋巴细胞Sm2g受体及Fc受体的检测方法。
掌握:1.外周血液中单个核细胞、淋巴细胞及亚群分离纯化方法,淋巴细胞保存及活力测定方法。
2.T淋巴细胞功能检测方法。
3.B淋巴细胞功能检测的体外实验。
4. NK细胞活性检测方法及卫生学意义。
5.噬细胞功能的检测方法及卫生学意义。
第十章免疫球蛋白测定(1学时)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免疫球蛋白定量测定的方法参考值及应用评价。
了解免疫球蛋白定量的医学意义。
教学内容:第一节免疫球蛋白定量的检测方法一、常用检测方法。
二、参考值第二节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学评价及应用第三节免疫球蛋白定量临床意义一、血清Ig定量临床意义。
二、尿微量Ig定量临床意义。
三、脑脊液Ig定量临床意义。
考核要求:了解:血清Ig、尿微量Ig、脑脊液Ig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掌握:免疫球蛋白定量检测方法及参考值,方法评价及应用。
第十一章动植物病原体的免疫学检验(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常见动植物疫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
了解进出口商品检疫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动物病原体的免疫学检验一、炭疽的免疫学检验二、鼻疽的免疫学检验三、口蹄疫的免疫学检验四、布鲁氏病的免疫学检验五、狂犬病的免疫学检验六、疯牛病的免疫学检验七、禽流感的免疫学检验第三节植物病原体的免疫学检验一、植物细菌的免疫学检验二、植物真菌的免疫学检验三、植物病毒的免疫学检验考核要求:了解:植物病原体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掌握:动物病原体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第十二章健康相关产品的免疫学检验(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保健食品免疫学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及化妆品的免疫学检验方法。
了解健康相关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免疫学检验方法及新进展。
教学内容:第一节有毒有害物质的免疫学检验一、有毒有害物质免疫学检验的技术要点。
二、有毒有害物质免疫学检测方法。
三、有毒有害物质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应用。
第二节化妆品的免疫学检验第三节保健食品免疫学检验和评价一、免疫学检验项目二、免疫学检验方法三、增强免疫功能结果判定与评价。
考核要求: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免疫学检验的技术要点、方法和应用。
掌握:保健食品免疫学检验项目、检验方法、结果判定及标价标准。
免疫学检验实验课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与任务免疫学检验实验课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诸项试验的原理、基本要求、操作步骤,正确分析实验结果、了解各种影响因素以及在卫生检验工作中的应用。
通过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免疫学检验诸项试验的原理2.掌握诸试验各种液体的配制方法3.掌握必做实验的操作步骤、结果判定及影响因素。
4.了解诸项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
三、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免疫学检验实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