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供热管道的温降
1 •计算基本公式
式中:管道单位长度传热系数w∕'m ∙°C
tp —管内热媒的平均温度°C
tk —环境温度。
C
G —躺质量流量1⅛ / S
O
C —热水质量比热容J / Kg. O
1 ——管道长度ni
由于计算统果为每米温降,所以L 取Im 1・2•管道传热系数为
k = ____________________ 1 __________________
g 1 壬 1 ] d i4,1 1
------------ F > ----------- In E H -------------------- H n ^Zd n ι=ι 1 "w w
式中:
J , %—分别为管道内外表面的换了系数w∕m 2∙o
C dn , 分别为管道(含保温层)内外径m
&—管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w∕m ∙°C (仝属的导热系数很高,自 身热阻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1 —管道各层材料到管道中心的距离m
1・1温损计算公式为: At=kg(tp-tQ 1 G ∙C
J
2.1内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
根据H.Hansen的硏究结果”管内受迫流动的努谢尔特数可由下式计算:
Pr为普朗特常数查表可得,本文主要针对供水网温度和回水网温度进行查找得:
90摄氏度时Pr=1.95;S 75摄氏度时Pr=2.38;
2・2外表面换热系数的计算
由于采用为直埋方式,管道对土壤的换热系数有:
式中:
人一管道埋设处的导热系数。
Ilt—管道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3 •假设条件:
A. 管道材料为碳钢(w"5% )
B. 查表得:碳钢在75和90摄氏度时的昙热系数A都趋近于
36.7 w∕m∙°C
C •土壤的导楼数入=0.6 w/m^C
h
t
D.由于本文涉及到的最大管径为0.6m ,所以取π =1.8m
E保温材料为:聚氨3旨,取2 =0.03 w∕m∙°C
F•保温层外包皮材料是:PVC ,取2 =0.042 w/ m∙°c
G•在75到90摄氏度之间水的比热容随温度的变化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4•电厂实测数据为:
管径为30Omm时,保温层厚度为:50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7mm ;
管径为40Omm时,保温层厚度为:51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7.8mm ;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9mm ;
管径为50Omm时,保温层厚度为:52mm
#
管径为60Omm时,保温层厚度为:54mm ,保温外包皮厚度为:12mm ;
蒸汽管道损失理论计算及分析
1、蒸汽管道騒失公式推导
稳态条件下,通过单位长度的蒸汽管道管壁的热流量qι是相同的。
根据稳态导热的原理,可得出蒸汽保温管道的导热热流量式为:
2、总传热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丄总传热系数k
式中:加一蒸汽对工作钢管内壁的换热系数
入1—蒸汽管道各层材料的导热系数
d i-≡汽管道各层材料到管道中心的距离
a—蒸汽管道对土壤的换热系数(直埋)
豪汽管道与空气间的对流换热系数(架空或管沟)
2.2传热系数k的影响因素
2.2 1蒸汽与管道内壁的对流换热系数hi
① 计算公式:II l = Nμ ∙ λf ∕D ex
式中:NP-^谢儿特准则数
入厂_蒸汽的导热系数
%—蒸汽管道工作钢管内径
② 影响因素:蒸汽管道的管径大小及蒸汽温度
③ 文献数据分析结论:在蒸汽供热运行的温度范围内,蒸汽温度对对
流换热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计算时该系数
可近似地取平均值。
2.2.2管道与土壤的换热系数a (直埋敷设)
式中:入L 蒸汽管道埋设土填处的导热系数,W∕(m,K )
D eX —蒸汽管道外径,m
II i — 蒸汽管道中心到地面的距离,m
②彭响因素:管道埋设深度
土壤导热系数(主要受土壤土质及含水率影响)
③主要结论:土壤换热系数的确定,需欄居电厂实际情况,主要考虑
土壤土质及含水率等因素。
2.23蒸汽管道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α
① 计算公式:α = N 卩•入/D ex
式中:NPT 谢儿特准则数
入一蒸汽的导热系数
OC = ①计算公式:
24
D eX—蒸汽管道工作钢管内径
②影响因素:空气温度及管道外壁温度
③文献查阅主要结论:管壁在工程许可范围内对相同管径对流换热系
数影响较小,在工程许可范围内可忽略。
2.2.4保温层导热系数的确定入1
入1查阅相关数据库
3蒸汽管道沿途温0甜算
, IOOO XC 和Gj 计算公式:
At = q2j(i + ")
式中:qji—管段j单位长度热损
L j—管段j的长度
C j P-管段j内蒸汽的平均定压比热
Gj—管段j的流量
4菇损失分析
4.1管道沿途散热损失
4.2蒸汽管线沿途跑冒魁员失
43换热站内凝结水嗣员失5工程实例分析
5.1误差计算
工程测量热损失
理论计算热损失
5.2误%析:
A. 工程测量中仪表精确度存在误差
B. 理论计算中忽路各变量在各自影响因素下的变化,存在计算误差。
5.3改进方案
A多层保温材料I将导热系数入较大的材料至于保温层外侧,增大热阻,减/」得热热流量。
B.
大管径小流量
备注:
参考文献《蒸汽管网水力热力耦合计算理论及应用硏究》
该文中得出主要结论,均在济南某实例电厂进行验证。
因此,所得主要结论具有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