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退机组第三章平整机设备工艺

连退机组第三章平整机设备工艺

第三章平整机区域设备第一节 No.5张力辊组该张力辊组安装在平整机的入口侧,每个张力辊由AC马达通过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为带钢提供必需的张力并保持带钢的延伸率恒定。

平整机的延伸率控制通过调整No.5张力辊马达的速度来完成。

该张力辊组装备有4根主辊和1根压辊,主辊由AC(矢量)马达通过共用一个箱体的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非传动的压辊由气缸压下。

张力辊:φ1,200 mm×2,100 mm L,4根,钢质,镀铬厚约0.05mm;压辊:φ200 mm×2,100 mm L,1根,衬聚氨脂,衬胶厚度约15mm;张力辊传动:由马达通过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齿轮减速机:4个齿轮减速机共用一个减速箱,齿轮型式为水平平行轴式的单螺旋齿轮(约1/9),齿轮箱润滑为带自循环系统的油浴润滑,齿轮油:ISO VG 220;润滑泵:2台,其中1台备用;气缸:用于压辊,2个,型号:φ200mm/φ50mm×330mm。

第二节 No.6张力辊组该张力辊组安装在平整机的出口侧,每个张力辊由AC马达通过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为带钢提供必需的张力并保持带钢的延伸率恒定。

该张力辊组装备有4根主辊和1根压辊,主辊由AC(矢量)马达通过共用一个箱体的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非传动的压辊由气缸压下。

张力辊:φ1,000 mm×2,100 mm L,4根,钢质,镀铬层厚约0.05mm;压辊:φ200 mm×2,100 mm L,1根,衬聚氨脂,衬胶厚度约15mm;张力辊传动:由马达通过齿轮减速机单独传动;齿轮减速机:4个齿轮减速机共用一个减速箱,齿轮型式为水平平行轴式的单螺旋齿轮(约1/7),齿轮箱润滑为带自循环系统的油浴润滑,齿轮油:ISO VG220;润滑泵:2台,其中1台备用;气缸:用于压辊,2个,型号:φ200mm/φ50mm×330mm。

第三节平整机1800连退机组的平整机是由HITACHI设计制造的,在宝钢首次采用的单机架六辊式UC轧机。

平整机安装在No.5和No.6张力辊之间,对带钢进行平整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消除带钢的屈服平台,以避免在冲压成形时产生滑移线。

(2)通过降低屈服点来改善抗张强度塑性变形范围。

(3)提高带钢的平直度。

(4)改善带钢表面的粗糙度。

3.3.1主要技术参数型式:单机架,6辊式UC平整机;延伸率: Max. 3.0 %;轧制力: Max. 1,200 ton;工作辊弯辊力:正弯 max. 490 kN /轴承座,负弯 max. 245 kN / 轴承座;中间辊弯辊力:正弯 max. 490 kN /轴承座;中间辊串动:行程680mm;平整机传动:下支撑辊单独传动。

图3.3.1 平整机结构3.3.2基本结构介绍平整机结构如图3.3.1所示,主要包括:机架牌坊、轧辊(上下支撑辊、上下中间辊、上下工作辊)、AC辊(防皱辊)、CB辊(防横向断裂辊)、前后测张辊、换辊装置、轧制线调整装置、推上缸、主传动系统、空气吹扫装置以及辅助的液压系统、轧制液供给系统及排烟系统组成。

3.3.3平整机辊系介绍图3.3.2 平整机辊子布置示意图工作辊:2根,平辊,锻钢辊子规格:最大直径510 mm,最小直径460 mm,公称辊身长度:2,090 mm 辊身硬度:Hs97±2°轴承座润滑方式:干油填充润滑中间辊:2根,平辊,锻钢辊子规格:最大直径530 mm,最小直径480 mm,公称辊身长度:2,090 mm 辊身硬度:Hs86±2°轴承座润滑方式:干油填充润滑支撑辊:2根,平辊,锻钢辊子规格:最大直径1020 mm,最小直径920mm,公称辊身长度:2,000 mm 辊身硬度: Hs68±2°轴承座润滑方式:干油填充润滑入口测张辊:1根,碳钢,表面镀铬,φ500mm×2000mm入口转向辊:1根,碳钢,表面镀铬,φ500mm×2000mmAC辊(防皱辊):1根,碳钢,表面镀铬,φ500mm×2000mmCB辊(防横向断裂辊):1根,碳钢,表面镀铬,φ300mm×2000mm出口测张辊:1根,碳钢,表面镀铬,φ300mm×2000mm出口转向辊:2根,碳钢,表面镀铬,φ300mm×2000mm以上AC辊、CB辊装备有液压马达来控制和调节辊子与轧制中心线的高度,其中平整出口的CB辊、测张辊和转向辊均配有一套气动刮刀(总共4套),刀片为不锈钢材质,用来清除辊子表面的脏物。

3.3.4轧制线装置3.3.4.1轧制线调整装置图3.3.3 轧制线调整装置平整机轧制线调整装置主要是为了配合轧辊辊径的变化而设计的。

我们知道工作辊、中间辊及支撑辊在使用过程中辊径会不断进行磨削而变小,为了保持正常轧制时轧制中心线高度不变,于是设计了轧制线调整装置。

它包括阶梯块和斜楔两大部分,如图3.3.3所示。

阶梯块:共2块,WS侧和DS侧各一块,每块分为4档,中间通过连杆进行固接,阶梯块的动作通过两个气缸配合完成,阶梯块位置由位置传感器(APC)控制。

斜楔:共2块,WS侧和DS侧各一块,可以进行无级调节,中间通过连杆进行固接,斜楔的动作通过液压缸来完成,斜楔位置也有位置传感器(APC)来控制。

3.3.4.2轧制力系统轧制力系统主要由推上液压缸和轧制力检测装置组成,如图四所示。

通过轧制力系统可以获得带钢轧制时需要的相对恒定的轧制力以及延伸率。

推上液压缸:2个,分别位于WS侧和DS侧;液压缸规格:φ720mm×255mm;液压缸推上速度:高速15mm/s,低速1mm/s;伺服阀:F.M.V.力马达型伺服阀,2个,用来控制推上缸的压力和位置。

轧制力检测装置:简称测压头,2个,位于斜楔上方,将测得的轧制力反馈到控制系统中。

图3.3.4 轧制力系统3.3.4.3平衡和弯辊系统如图3.3.5所示,平整机机架内共安装有四个突出块,而工作辊的平衡和弯辊缸,中间辊的平衡和弯辊缸以及支撑辊的平衡缸就安装在突出块上。

图3.3.5 平衡和弯辊缸布置图工作辊平衡和弯辊系统工作辊正弯和平衡缸:4个/轴承座弯辊力:Max.490kN/轴承座工作辊负弯缸:2个/轴承座弯辊力:Max.245kN/轴承座中间辊平衡和弯辊系统中间辊正弯和平衡缸:4个/轴承座弯辊力:Max.490kN/轴承座支持辊平衡系统上支持辊平衡缸:4个/轴承座3.3.5换辊装置平整机换辊装置可以允许机组在保持中央段正常运行时进行换辊,换辊时平整段停机但是需要保持张力,该换辊装置由传动侧换辊装置和操作侧换辊装置组成,推出小车及推拉小车均由液压缸驱动,如图3.3.6所示。

3.3.5.1工作辊和中间辊换辊该换辊装置对于工作辊和中间辊提供了三种模式:(1)传动侧推出(适用工作辊或者工作辊和中间辊)新工作辊和中间辊由车间吊车装载到传动侧轨道上。

新辊子由传动侧推出缸推进平整机机架内。

旧辊子由传动侧推出缸推出到操作侧换辊车上。

图3.3.6 平整机换辊装置(2)操作侧推出(仅适用工作辊)新工作辊由车间吊车装载到操作侧换辊车上。

新辊子由操作侧推-拉装置推进平整机机架内。

旧辊子由操作侧推-拉装置推出到传动侧换辊轨道上。

(3)操作侧带横移的推—拉(仅适用工作辊)新工作辊由吊车装载到操作侧换辊车上。

旧辊子由推-拉装置拉出到操作侧换辊车上。

新辊子横移到平整机的中心,并由操作侧推-拉装置推进平整机机架。

3.3.5.2支撑辊换辊滑车型支持辊换辊设备通过推拉液压缸将上下支持辊拖到操作侧。

“C”型隔离托架用于在机组停机的时候抽出上下支持辊组件。

旧的支持辊由吊车配合提升工具从平整机跨运送到磨辊间。

第四节平整机湿平整系统本系统为平整机进行湿平整提供平整润滑液。

原液和纯水一起补充到混合罐内,经混合达到要求浓度后的溶液由泵输送到平整机。

系统原理图如图3.4.1所示。

结构型式:直排型输出流量:Max.50ltr/min 工作温度:约40℃采用的润滑剂: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剂的性能参数相当于或高于TK-808(DAIDO化学)图3.4.1 湿平整系统原理图槽罐原液罐:1个,碳钢,体积15m3混合罐:1个,碳钢,体积2.0m3水罐:1个,不锈钢,体积1.0m3泵喷淋泵:2个,1个工作,1个备用,泵能力约为50ltr/min×0.29Mpa 配制泵:1个,水端45ltr/min×0.29Mpa,原液端3ltr/min×0.29Mpa 过滤器:2个,1个备用,用于喷淋管道过滤,装备有接触式差压计搅拌器:1个,用于配置槽第五节平整机稀油润滑系统此强制稀油润滑系统将被安装用来为平整机传动减速齿轮箱的齿轮和轴承提供润滑油。

该润滑系统的系统原理图如图3.5.1所示。

图3.5.1 平整机稀油润滑系统图油箱:1套,焊接钢结构(SS41),容积2,000ltr,由隔板分成2个油室润滑油:Gear oil ISO VG320加热装置:蒸汽加热器,并带有温控阀,将油箱的润滑油控制在30~50℃泵:齿轮泵,2台(1台使用,1台备用),泵的能力0.49Mpa×100ltr/min 过滤器:手动切换型双过滤器,1套冷却器:1套,供水压力0.25~0.4Mpa,附件:阀、压力表、温度计、油位计、机械配管等差压开关布置在双过滤器上以检测油管的堵塞,并且出现报警和停止泵的运转第六节平整机液压系统平整液压泵站系统简图如图3.6.1所示,本系统的高压用来为平整机轧制系统、中间辊横移系统、弯辊和平衡系统的液压缸及液压马达提供液压油。

低压泵系统被设计用来在换辊时快速提供大流量的液压油以驱动主液压缸。

循环泵系统被设计用来为过滤和冷却控制提供液压油,并用于排出油箱内液压油。

为了将新的液压油填充到油箱,从地坪到油箱配备了管道。

油箱内油的温度由配备在循环管线上的水冷器和配备在油箱内的电加热器自动控制。

供油压力由压力调节型活塞泵和叶片泵自动控制,并由压力开关监视进行低压报警。

油箱内油的液位将被监视以检测低和最低油位后进行报警并停止泵的工作。

结构布置:平整机地坪面以下的坑内介质:液压油,(矿物油ISOVG46),油液清洁度:NAS7级工作压力:低压系统Max.6.9Mpa(70kgf/cm2)高压系统Max.20.6Mpa(210kgf/cm2)油箱:1个6.0m3(不锈钢),包括液位开关,液位计,温度开关,温度计,空气过滤器以及电加热器等附件。

泵:3台叶片泵,约250ltr/min,用于6.9Mpa(在平整时,2台工作,1台备用;在换辊时,3台同时工作)2台柱塞泵,约130ltr/min,用于20.6MPa(在平整时,1台工作,1台备用;在靠辊时,2台个同时工作)循环泵:1台,约200ltr/min×0.49Mpa(5kgf/cm2)循环过滤器:1套冷却器:1套,通过循环水冷却,冷却水流量:约250ltr/min,并配有冷却水过滤器1个蓄能器支架:1套(3个蓄能器)用于6.9Mpa,1套(3个蓄能器)用于20.6Mpa 旁通过滤器:2套,1套作为备用,并且装备有接触式差压计(光电堵塞指示器)阀台:每一个液压控制阀和阀块为电磁线圈型式:普通型(非防爆型)图3.6.1 平整机液压泵站系统图第七节维护要点1、定期检查NO.5和NO.6张力辊组的辊面粗糙度Ra,如果发生状态裂化打滑或者粗糙度超出使用范围则进行更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