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0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4篇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范文一屈指算来到xx村已12天了。
这些天来,走村串户,访贫问寒,与这里的村社干部、党员和村民谈心、交流、拉家常,收获颇多。
在这里,人们的生活有贫有富,但更多的是贫困。
农民们很辛苦,家家户户几乎都耕种着三十亩以上的耕地,有的还耕种四五十亩,这在及好多农村是少有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里的人们早已习惯了这种繁忙的生活。
但是这些天来一直让我感动的是,他们即使生活条件不好,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但这些乡亲们一个个都活的挺有精神。
写到这里,我就想起现在的许多城里人,吃穿不愁,但总拉着一张苦瓜脸,无精打采,生活在郁闷的世界里。
我们的“上班族”们坐在宽敞的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一脸茫然,好似有无尽的烦恼。
在这里,我们与贫困户聊天,他们说有许多寒苦,但他们相信党和政府,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希望。
我想,这就是他们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缘由吧!九点半时,我们帮扶组的同志们都到齐了。
今天我们去走访的是三社,也叫松把社,距离我们的根据地村委马主任家还有两公里。
我们向东徒步行走走十来分钟,眼前出现了一道大坡,这个自然村刚好社坐落在山腰上。
放眼向前望去,这里都是一道道的大山梁,山成排、沟成行。
我这时才突然明白,xx村的名称可能就是这样得来。
顺着山坡土路向下继续行走了十多分钟,就到了三社。
向下望去,废弃的庄廓随处可见,真正像样的农家不多,巷道里也不见个人影。
一路上听老谢说原先这个社有26户,现在只剩10户。
我们连走了三户,但家家都锁门。
在老谢的提议下,我们径直来到原村支部书记孙万发家。
走进他家时,他正要出门去收割玉米,见到我们他很热情地让我们进屋。
看上去家里条件并不好,像样的只有一台电视机,上边还赫然写着“农村党员远程教育收视器”。
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前些日子有人说村上有个电视在孙x家,但大家都怕得罪人,谁也不愿去要回来。
老谢说他家在这个社还算最好,以前这个孙书记工作干得也不错,青海《党的生活》还专门报道过他,可是后来群众反映不好,换届时没能当选。
攀谈中我们得知以前他当过民办教师,如果再坚持两年就转正了。
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在外跑车,收入也可以,但因为他们这个地方条件太差,已过结婚年龄的儿子一直说不上媳妇。
他说这个社、包括整个xx村的小伙子们都很难说媳妇,姑娘们没人愿意到这个山大沟深的穷地方来当媳妇。
好在他的二儿子很争气,现在上天津石油大学,快毕业了,工作已签约。
谈到村里的工,他说这里的群众有条件的想方设法自己搬走了,留在村里的都是最困难的,大家都迫切希望政府帮助他们搬出大山沟。
我在心里想,xx村也算大村,整体搬迁不太现实,但是通过政府适当扶持鼓励自行搬迁还是可行的,作为帮扶工作组我们还是多反映吧!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二和马主任一家吃过早饭已到九点了,今天我们的是上午下田收割玉米,体验农活,下午到四社走访农户,并把村里的办起来。
这些也是我昨夜思考良久的。
特别是作为从机关下村的干部,下田体验农活很有必要。
村委马主任忙于村里的工作,三四亩玉米还在田里,所以我们决定到马主任田里收割玉米。
到了田里,我学着马主任的样子掰玉米棒子。
虽然小时候帮家人下田劳动,但是老家那边种的都是小麦、豌豆等作物,所以掰玉米棒子还是头一次。
不过这活一学就会,就是一手抓住玉米棒子,另一手拿小刀在包叶上面划一道口,然后顺着那道口子剥开包叶,再把里面的玉米棒子掰下来,工序就这样简单。
由于海拔较高的原因,每株只结一个玉米棒子,偶尔也有两个的,不过其中一个很小。
掰了一会儿后,我的手法越来越娴熟,速度也很快了。
这时,海东农牧局科技推广站洪站长打来电话,让我今天赶紧领上昨天我给他说要办养殖场的村民马哈比,到民和县畜牧局补报家庭养殖项目。
我一联系马哈比,他正好在县城。
而且我们的帮扶组成员小孟从县城还没向村里出发,所以我让他领马哈比去县畜牧局。
不一会儿,马主任夫人也干完家务活到了田里。
随后,我们帮扶组的老谢、小罗,还有村支部马书记都到了,田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人多力量大,我们七个人每人占一个垄,一垄一垄掰,马主任负责铲秸秆,一下子加快了收割的速度。
收玉米不太累,大家又说又笑地干到了中午。
回头望去,身后金黄的玉米堆越来越多,腾出的空地也越来越宽,很少劳作的原因,大家兴奋不已。
下田劳动的原因吧,中午大家吃饭很香。
马主任夫人给我们做的是熬饭,一个个都吃了两碗,还把一大碟子油饼吃到底了。
下午我们走访的是距马主任家所在的二社两公里多的四社,即小库土社。
这个社是个自然村落,坐落在一社山梁下边的阴山根,地势较低,但坑洼不平,庄廓布局杂乱。
我们的车歪歪扭扭地行走在村道上,好像在流水似的白土里游泳,又好像在厚厚的白土尘烟里腾云驾雾。
村民们很热情,不管以前见没见过都会打招呼,并往家里邀请。
我们先后走访了五户农户,了解的内容基本一样。
但是今天走访的一位老农,让人心酸。
他叫马索来么,已六十九岁了,家里只有长病在家的老伴,也快七十了。
四个儿子都不争气,一个个在外过自己的日子,根本不顾两个老人,用当地的话说就是“不上路”。
为了维持贫寒的生活,这位老大叔耕种13亩地,还当村里的护林员,管护大家的退耕还林地。
尽管如此,但不知为什么他没有享受到农村低保。
我的心里很酸楚,能为他做点什么呢?我从兜里摸出一百元钱塞在他手心,让他买双鞋,因为他穿的鞋实在是太破了。
他激动得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我转过头悄悄的对村支部马书记说下次调整低保,一定不要忘了他。
从四社小库土返回到一社山梁时,时间已不早了。
我们把村里简易的公开栏用墨汁刷了两边后,大家一齐动手,划线的划线,写字的写字,画边的画边,不一会儿把黑板报办了起来。
黑板报的右下角还写上了让村民们抓紧开展秋季覆膜等工作的通知,左下角我用彩色粉笔画上了一朵红牡丹,远远望去还有点意思。
又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回想起来,感到农村工作虽然苦点,但也十分充实。
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三今天,晴,很冷。
今天原则上呢是应该休息的,但因“整村推进”工作需要,万林不能休息,全体村干部继续上班,领导多次强调“要淡化休息概念”。
早上,我与同事一起整理制度、完善会议纪要、查找重要档案、帮助村民选房等,陆陆续续接待了不少村民,问清家庭情况,建议选合适的平方,也算是一次小走访吧。
中午,我与同事们继续加班,帮村民选房子。
下午,我与会计一起核对全村的粮食直补数据,一户一户核对,有点疲惫。
空闲时间,我和评估公司人员聊会儿天,漫无边际的聊到了动物的各种死法。
经过与猪、鸡、鸭、狗等“一刀致命”式死法对比,我们讨论得出:鱼是比较受罪的,人类吃鱼的时候,先一片一片把鱼鳞辞下来(?cí鱼的cí怎么写呢?),然后将肚子挖开,把一系列内脏掏出来,最后将未死的鱼炸至死亡,是经历“千刀万剐”+“炸油锅”2次酷刑折磨!他们让我好想想下辈子转世做什么,我想了想说:“动物生命很危险,树木会被砍,那就石头吧!没人吃石头,最多铺铺路。
”一位同事说:“石头也不好,要被挫骨扬飞,烧成石灰!”我当场石化了……关于20xx年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四我带着办公室张主任一行来到村里。
从园林村,到熊咀村、聂滩村、张新村,行程紧张,看望四个工作组的工作及吃住情况。
解决了队员提出的有关问题。
希望大家在市活动办、市纪委专班检查中确保不出纰漏。
午饭在熊咀村驻村点吃的。
饭后查看有关资料。
该工作组组长监测中心支部书记屠礼祥同志是名“老乡镇”,农村工作经验十分丰富。
我对随行小邱说,就是要学习屠书记务实的做法。
上次,我批评过小邱在宣传方面做了些不切实际的事情。
看了熊咀村还有河岭村的一些做法后,他今天更明白了。
我想,机关作风的转变是必须靠内生力的!机关人在“三万”活动驻村点上无疑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因为在这里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城乡差距,为什么说“发展不足是最大的实际”!也是在这里,可以学会实事求是办事,摒弃机关习惯了的“大手大脚”不良风气。
在园林村张主任帮扶对象85岁的老人尹冬宝家,矮小的房屋(仅容一人居住,还是民政救济资金助建),菜园篱笆门上结着蛛网(说明主人好久未开门入园了),一大盆衣物(老人自己在洗衣),一名70多岁的老妇在陪她闲聊。
听组长介绍,尹冬宝是有儿有女的,只是子女都不愿尽赡养的义务。
我看了、听了忍不住心痛,在农村,子女不尽赡养义务的事太多了,可谓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
是贫穷愚昧蒙蔽和麻木了他们的道德良心、法律意识。
离开尹家,我掏出两张百元钞,交给曹组长,叫他转交了两位老人。
看着她俩虔诚感激的神情,我无语!城里人啊机关人,我们只需少抽一包烟,少喝两杯酒,节省下来可是贫者的救命钱啊!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一20xx年5月3日星期日天气阴从驻长远村以来已有3天了,我用了2天的时间在村支书何祖强的带领下跑遍了整个长远村,相信群众们也认识我了吧。
长远村是楠杆乡海拔最高的村,有刘家山、坨底、沙子清、梁子上、仁神度、会家山、长坪、火石坪8个组,现在就只有沙子清组没通水泥路了,争取在今年能把这沙子清这条组路硬化,那样长远村将在楠杆乡率先实现组组通水泥路。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佩服村支书,真不愧是县人大代表。
“长远村”,这个村名起得好,很有“现代化”的名字,第一次在驻村文件上看见这个村名,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在“起跑线”上的村。
通过这几天用脚步丈量下来,事实告诉我,我的第一感觉是对的。
长远村的烤烟种植起步早,一直以来,种植烤烟收入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种植热情不断高涨,亩数由以前的干部下任务变为烟农主动要任务,今年全村的烤烟种植已经达到890亩。
今天早上我们去了会家山组的集中育苗基地,看见烟农们有的在翻铧土地,有的在起垄,有的在疏苗。
集中育苗基地里,托盘里的烟苗长势良好。
书支书嘱咐组长何祖国一定要管好苗床里的水。
支书说近日天气有回升趋势,苗床里的水每天可能会大量地蒸发,要是不及时往苗床里注水,烟苗很可能枯死掉,并且还要注意苗床杀毒。
看来支书也是技术员啊。
除了烤烟以外,这个村的茶叶也算是“上路”了。
就在村办公楼后面的天家山上,现已满山都是茶叶。
张青山20xx年大学毕业,放弃了在外就业的机会,不顾家人反对回家筹资承包了500余亩山地,种植茶叶,现在成了长远村的茶叶种种植大户。
天家山就是他的茶场。
现在单是茶场的管理就需要10来个人,接下来的摘茶、炒茶再到最终茶叶的上市将会让更多的村民就近就业。
下午,在回办公楼的路上,支书还带我到火石坪组的萤石矿洞前转了转。
据他介绍这里的萤石矿储量丰富,现在已经承包给浙江老板了,开挖矿石的前期工作已经做好准备。
我在这里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长远村各项产业正在“起跑”,相信“后发赶超”在这里将不只是一个,长远村的小康生活也不一定要“长远”才能实现,她们已经在朝着小康路奔去。
最新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二20xx年4月30日星期三天气:晴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