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3:项目名称: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项目主持人:徐汉峰学校名称: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填表日期:二00九年六月十九日湖北省教育厅制二OO九年四月一、简介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经费来源学校资助经费万元起止年月2009年9 月至2011年12月(从申报年份开始计算,研究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其他经费万元项目主持人姓名徐汉峰性别男出生年月1952年8月专业技术职务教授最终学位/授予国家学士近三年教学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2006年春度半年主讲《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专科生四个班360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2006年秋主讲《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专科生五个班412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2007年春主讲《管理会计》和《会计原理》专科生五个班300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2007年秋主讲《成本会计》和《财务会计》专科生五个班380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2008年春主讲《管理会计》专科生三个班192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2008年秋主讲《成本会计》和《财务基础》专科生六个班432 湖北职院财经学院小计主讲四门课专科28个班次2076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研究和科学研究工作简况时间项目名称(校、省、国家级项目)概况(在研、结题、获奖)主持第三届省级优质课程《财务会计》建设鄂教高[2002]16号文件主持湖北省2003年度省级精品课程《财务会计》建设鄂教高[2004]9号文件主讲教育部2006年度国家级精品课程《基础会计》教高函[2006]26号文件参与第三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建设鄂教高[2006]31号文件参与湖北省高等教育《财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鄂教高[2008]10号文件第一作者《构建现代大学无形资产计量模型》论文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成果一等奖,证书号:SZ-735 第一作者《设计预计会计框架,优化高校财务管理》论文获第二届中国素质教育成果一等奖,证书号:SZ-957 独立撰写《应收票据应该计提减值准备》论文获中国长城教育学会二等奖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简况∧不含主持人总人数高级职称人数中级职称人数初级职称人数博士硕士学士5 3 2 无无 4 1 姓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工作单位项目中的分工签名周雪艳副教授/会计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教改方案、教学大纲罗忠副教授/会计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课程标准、教材讲义杨相栋讲师/会计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教学软件、PPT课件汪行光讲师/会计师湖北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论文著作、研究报告二、立项背景与意义1、省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概述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进展情况,500字以内)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以财会[2006]3号文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为此,我国财会工作及相关教学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内现行出版的教材中可以看出,全面涉及到38个具体准则内容的教材几乎没有,现行出版的教材一般只涉及到38个具体准则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的教学内容,为了更好贯彻实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积极响应教育部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武汉城市圈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的号召,努力构建高职教育“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会计课程零距离课程教学模式,实施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模块教学理念,提高会计课程教学质量。
建设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会计课程体系的必然性就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念,节约资源友好环境,减少单位资源耗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扩大就业技能服务、完善工学交替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将学历教育融入职业教育。
其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就是38个会计岗位分为中职、高职、本科三个组成部分。
其可能性就是以武汉城市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为依托,构建职业技术教育立交桥课程平台,整合武汉城市圈教育资源,坚持文明发展、和谐发展、永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2、本研究项目对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和意义(限列5条,300字内)第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第二、以综合利用武汉城市圈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和发展职业技术循环教育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第三、以“零距离”为切入点,改革课程、教材、师资、教学活动全过程,从而提高整个武汉城市圈职业技能教育水平。
第四、积极倡导适度、节俭、公平、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减少单位耗费对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耗费或浪费,提高大武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
第五、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目的就是要推进现代化建设,为广大大中专学生提供就业技能服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服务。
三、项目实施方案1、具体研究对象和内容:以企业会计准则——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资产减值、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债务重组、或有事项、收入、建造合同、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外币折算、企业合并、租赁、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保值、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财务报表列报、现金流量表、中期财务报告、合并财务报表、每股收益、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金融工具列报38个具体准则为研究对象,设置38个会计岗位教学模块,与现行的《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相对接,达到双证书教学要求。
2、研究拟达到的目标:通过课程改革,建立“环境友好型”立交桥,铺设“资源节约型”会计课程建设道路,融通各个会计岗位的相互流通,使职业技术岗位之间形成一个相互联通,相互完善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进行会计教学,形成会计知识教学一体化。
3、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第一,实现宽基础体系。
借鉴“德国‘双元制’、‘能力本位(CBF)’、‘技能模块组合(CMES)’”等课程模式设置38个会计岗位教材体系,实现“宽基础、活模块、业在精”的职教体系。
加强大学一、二年级课程的内在联系和智力开发,从实际出发,具体组织实施循环教学一体化,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分层递进教学。
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对会计职称考试的要求,在空间上实行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高级会计实务等层次分别实施教学,在时间上呈递进关系向前推进,使学生学有所成。
第三、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
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对接,中专生学历教育侧重于初级会计实务的“货币资产”、“存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一般会计知识;专科生学历教育则要求必须学完《初级会计实务》全部课程;本科生学历教育则要求必须学完《中级会计实务》全部课程;研究生学历教育则要求必须学完《高级会计实务》全部课程。
四种学历教育必须与职业教育对接,呈递进关系,逐步提高。
第四、学分制度模块教学。
为了避免教学内容重叠,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效益,会计岗位课程体系必须实施38个模块岗位教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分制量化指标,打通学校界限和院系界限,实行联通机制、互信机制、证书机制,与国家财政部的职称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率。
第五、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从政府职能来看,必须由“直接调控管理”向“间接调控管理”的转变,必须由“行政干预、计划命令管理”向“统筹协调管理”的转变,必须以“政策指导、组织协调、信息服务为主管理”向“指导、协调、服务与评估监督管理并重”的转变。
紧紧抓住“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发展大纲,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内容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4、项目的预期成果形式(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讲义、教材、课件、教学软件、著作、论文等。
研究报告为必备成果。
)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有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研报告、教改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部分讲义、部分教材与课件、论文成果等等。
5、项目的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200字以内)本课题组建议由湖北省教委、武汉市教委及孝感、黄冈、鄂州、黄石、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卫星城市教委联合成立协调督察委员会,统筹兼顾,健康发展会计职业技术教育。
使武汉城市圈每个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各自的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实训条件,分别实施38个会计岗位的教学,形成立交桥模式进行多层次、多方向、循环联通的教学网络系统,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武汉市中心城市的竞争力,幅射力和带动力,增强8个卫星城市的整体承载力。
6、实施计划(含不少于两年时间的年度进展情况)。
2009年9月——2009年12月完成《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的调研报告、实验报告。
2010年元月——2010年6月完成《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2010年7月——2011年8月完成《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的部分讲义、部分课件、部分论文。
2011年9月——2011年12月完成《武汉城市圈企业会计准则与会计岗位零距离教学研究》研究报告。
7、本项目的特色、创新及推广应用价值(300字内)(1)特色:通过课程改革,建立“环境友好型”立交桥,铺设“资源节约型”道路,促使各个会计岗位的相互融通,使职业技术岗位形成一个相互联通、结构完整的课程体系,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教学作用,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形成会计知识一体化。
(2)创新点:以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为理论依据,遵照构建“两型社会”的基本理论,以具体准则为依据设置38个会计岗位,构建武汉城市圈职业技术教育会计专业立交桥课程体系。
(3)应用价值及推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落实科学发展观念,节约资源友好环境,减少单位资源耗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扩大就业技能服务,完善工学交替机制,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使武汉城市圈每个职业技术院校按照各自的师资力量,教学设置、实训条件,分别实施38个会计岗位的教学,提高武汉城市圈的竞争力、幅射力、带动力和整体承载力。
8、本项目研究解决教学问题拟采取的主要方法(300字内)首先,弥补现行教材或缺内容。
现行的会计教材和辅助读物,对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猎涉的内容只有三分之二,对尚未涉足的教学内容本课题组拟弥补不足。
其次,确立中专、专科、本科教学内容。
现行的中专会计类教材,专科类教材和本科类教材都有相同的教学内容,三者之间教学内容相互重复,本课题企图确立中专、专科、本科三个层次的教学内容,实行“一票通”,即中专阶段学习了的会计课内容,在专科阶段不再重复;在专科阶段学习了的会计课内容,在本科阶段不再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