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设计设备管理系统全面设计 (4)1.编写目的 (4)2.背景 (4)3.定义 (4)4.总体设计 (5)4.1、需求概述 (5)4.2、系统结构 (5)4.2.1、系统的功能模块图 (5)4.2.2、多层架构关系图 (6)5.系统模块设计 (6)5.1、登录模块设计 (6)5.1.1、模块描述 (6)5.1.2、功能描述 (6)5.1.3、性能描述 (6)5.1.4、输入输出 (7)5.1.5、设计方法及接口 (7)5.1.6、流程逻辑 (7)5.2、系统管理 (8)5.2.1、人员管理模块 (8)5.2.1.1、模块描述 (8)5.2.1.2、功能描述 (9)5.2.1.3、性能描述 (9)5.2.1.4、输入输出 (9)5.2.1.5、设计方法及接口 (10)5.2.1.6、流程逻辑 (11)5.2.2、权限管理模块 (12)5.2.2.1、模块描述 (12)5.2.2.2、功能描述 (12)5.2.2.3、性能描述 (13)5.2.2.4、输入输出 (13)5.2.2.5、设计方法及接口 (13)5.2.2.6、流程逻辑 (13)5.2.3、部门管理模块 (14)5.2.3.1、模块描述 (14)5.2.3.2、功能描述 (15)5.2.3.3、性能描述 (15)5.2.3.4、输入输出 (15)5.2.3.5、设计方法及接口 (16)5.2.3.6、流程逻辑 (16)5.3、设备台账管理 (17)5.3.1、模块描述 (17)5.3.2、功能描述 (17)5.3.3、性能描述 (17)5.3.4、输入输出 (17)5.3.5、设计方法及接口 (18)5.3.6、流程逻辑 (18)5.4、设备进购管理 (19)5.4.1、采购申请管理 (19)5.4.1.1、模块描述 (19)5.4.1.2、功能描述 (19)5.4.1.3、性能描述 (20)5.4.1.4、输入输出 (20)5.4.1.5、设计方法及接口 (20)5.4.2、采购审批管理 (21)5.4.2.1、模块描述 (21)5.4.2.2、功能描述 (21)5.4.2.3、性能描述 (21)5.4.2.4、输入输出 (22)5.4.2.5、设计方法及接口 (22)5.4.2.6、流程逻辑 (22)5.4.3、采购入库管理 (23)5.4.3.1、模块描述 (23)5.4.3.2、功能描述 (23)5.4.3.3、性能描述 (23)5.4.3.4、输入输出 (23)5.4.3.5、设计方法及接口 (23)5.4.3.6、流程逻辑 (24)5.5、设备保护管理 (25)5.5.1、设备点巡检 (25)5.5.1.1、模块描述 (25)5.5.1.2、功能描述 (25)5.5.1.3、性能描述 (25)5.5.1.4、输入输出 (26)5.5.1.5、设计方法及接口 (26)5.5.1.6、流程逻辑 (26)5.5.2、设备保护计划 (26)5.5.2.1、模块描述 (26)5.5.2.2、功能描述 (26)5.5.2.3、性能描述 (27)5.5.2.4、输入输出 (27)5.5.2.5、设计方法及接口 (27)5.5.2.6、逻辑流程 (28)5.5.3、设备保护模块 (28)5.5.3.1、模块描述 (28)5.5.3.2、功能描述 (28)5.5.3.3、性能描述 (28)5.5.3.4、输入输出 (28)5.5.3.5、设计方法及接口 (29)5.5.3.6、逻辑流程 (29)5.5.4、设备报废管理 (29)5.5.4.1、模块描述 (29)5.5.4.2、功能描述 (29)5.5.4.3、性能描述 (30)5.5.4.4、输入输出 (30)5.5.4.5、设计方法及接口 (30)5.5.4.6、逻辑流程 (31)5.5.5、工作票管理 (31)5.5.5.1、某块描述 (31)5.5.5.2、功能描述 (31)5.5.5.3、性能描述 (32)5.5.5.4、输入输出 (32)5.5.5.5、设计方法及接口 (32)5.5.5.6、逻辑流程 (33)5.6、备品、配件管理 (33)5.6.1、模块描述 (33)5.6.2、功能描述 (33)5.6.3、性能描述 (33)5.6.4、输入输出 (34)5.6.5、设计方法于接口 (34)5.6.6、逻辑流程 (34)5.7、统计分析模块 (35)5.7.1、模块描述 (35)5.7.2、功能描述 (35)5.7.3、性能描述 (35)5.7.4、输入输出 (35)5.7.5、设计方法及接口 (35)5.7.6、逻辑流程 (36)5.8、打印模块 (36)6.数据设计 (36)修改记录设备管理系统全面设计1.编写目的设备管理系统全面设计是设计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的要紧任务是在设备管理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的基础上,对概要设计中产生的功能模块进行过程描述,设计功能模块的内部细节,为编写源代码提供必要的说明。

2.背景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以设备为中心,对设备从安装、使用直到报废的一个完整周期中所发生的各类事件进行跟踪的一个管理信息系统。

为了给为企业提供一个简便有用的管理平台,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工作信息化,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工作,来进一步提高人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直接为企业制造价值。

3.定义数据库管理软件: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运行环境:Windows7及以上版本开发语言: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1)由于本系统的开发将是基于浏览器的B/S 结构,因此浏览器端的语言使用HTML/CSS/JavaScript,服务器端的语言使用ASP(.NET),开发人员将不能用其他的开发语言(编写组件除外)。

而数据库也将随之使用SQL Server2008。

(2)开发人员在编写代码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来进行,以利于接下来的测试与保护及升级。

4.总体设计4.1、需求概述能够对系统使用人员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操作,并按需授予权限。

而且能够实现设备从生产部门提出需求(有申请单),各部门审批、手续齐全后购买、设备入库、设备领用、设备保护、设备报废,全流程涉及的有关人、手续实现数字化流转,能够对全流程中产生的表单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操作。

4.2、系统结构4.2.1、系统的功能模块图图 14.2.2、多层架构关系图图25.系统模块设计5.1、登录模块设计5.1.1、模块描述该模块要紧实现不一致用户(超级管理员、管理员等)的登录功能,在登陆时需要区分登录者的角色,根据登录者角色不一致,成功登录后显示不一致的权限。

5.1.2、功能描述用户通过其用户名与其密码登录,在登录时检查其用户名与密码的正确性,基于安全考虑要求用户输入验证码,并进行验证的验证。

登录成功后进入管理员管理界面。

且根据不一致的权限看到的界面也是不一致的。

5.1.3、性能描述1)灵活性:用户输入按回车键能够进行确认;2)时间特性:用户输入后的验证时间在1.5秒之内;3)格式:用户名、密码不要超过16个字符信息,验证码为5位大小写字母、数字的组合,验证码中的字母不区分大小写,可加必要的干扰。

5.1.4、输入输出5.1.5、设计方法及接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将用户名与密码发送到服务器进行验证,通过返回的结果推断登录是否成功。

1、数据库连接:1)加载驱动2)获取连接对象3)创建statement语句,执行SQL语句4)处理结果集 5)释放连接2、记录登录信息及信息处理:当用户点击“登录”按钮之后,数据将提交到后台进行处理,获取页面传过来的账号与密码,将账号与密码与数据库中进行对比,假如正确,在asp的Session存入一个标记属性,表示当前已经有管理员登录了。

处理完毕后,跳转到管理页面,假如失败,则提示登录失败,返回登录页面。

1)内部接口用户登录成功,进入系统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根据用户的角色显示不一致的权限列表。

2)用户接口用户登录界面要求简洁、大方,屏幕显示直观,能够验证用户输入信息的正确性,关于合法用户数据能够实现储存5.1.6、流程逻辑1)用户在进入登录界面后,要求在光标位置输入用户名,再输入密码与验证码,先验证用户输入信息是否为空。

假如为空,给出相应错误提示。

2)用户输入信息不为空,先验证验证码的正确性,验证码错误,给出错误提示;再验证用户名、密码是否输入正确,假如验证通过,根据用户角色显示用户权限列表;验证不能过,累加器加1,同时给出错误提示。

3)信息验证次数大于3次,提示用户为非法用户,退出系统。

图 35.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是用于操纵整套应用系统的关键模块,保证各个子模块能有效、协同与安全地工作。

系统管理包含人员管理、权限管理两个功能。

基于安全性,系统管理模块设定为只有管理员才能访问。

5.2.1、人员管理模块5.2.1.1、模块描述该模块要紧实现管理员对用户信息的添加及修改,查看用户信息列表,对新增用户进行密码初始化。

用户本身有修改密码及修改本人信息的权限。

超级管理员按需授予管理权限。

5.2.1.2、功能描述本模块中要紧运用查看、添加、修改与删除。

其中注意的是对密码的初始化与密码修改后的加密。

针对密码初始化,由系统管理员在添加新增用户时设置初始化密码,通常初始化密码统一。

新入公司的员工在首次登录系统时需要对初始密码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密码具有保密性,在前台与后台数据库均是不可见的。

因此使用MD5加密算法,用于加密用户名密码,验证登录身份。

5.2.1.3、性能描述1)用户输入按回车键能够进行确认;2)用户输入后的验证时间在2~3秒;5.2.1.4、输入输出添加用户信息模块:5.2.1.5、设计方法及接口通过面向对象语言设计类,在public中实现调用,类之间实现严格封装。

模块间使用数据耦合方式,通过参数表传达数据,交换信息。

人员管理具体包含add_admin、adminList、admininfo、up_Admin与up_pwd 等五个方法。

1)add_admin方法功能:增加新用户。

参数:用户名、密码、权限、部门编号、部门名称、超级管理员标志。

返回值:包含用户信息的DataTable。

设计思路:创建数据访问类—>生成数据访问对象—>生成插入命令—>执行插入操作。

2)adminList方法功能:从数据库中获取所有用户的全面信息。

参数:用户ID。

返回值:包含所有用户信息的IDataReader。

设计思路:创建数据访问类—>生成数据访问对象—>生成查询命令—>执行查询操作—>返回查询结果。

3)admininfo方法功能:从数据库中获取指定用户的所有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