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十篇)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十篇)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为了贯彻我校“科研兴校”战略,鼓励我校教职工通过教育科研改进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营造“全员科研”的氛围,建设一支科研型教师队伍,培养高素质人才,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指导、实验探索和决策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我校建设成为科研先导型名校;增强教育科研的计划性和过程性,不断提高教育科研水平和成果质量;使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课题管理规范化,特制定本制度。

一、分级管理制度1、校教导处负责统筹全校教科研工作,担任全校课题日常管理、受理校级课题申请、____立项论证和结题鉴定、参与课题过程管理与指导;____重点课题协同攻关;推动成果转化;行使____、示导、服务与研究职能。

完成国家、省、市、县下达的科研任务;协调省、市县教科研部门的关系、参与并____县级以上课题管理工作。

参与国家、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立项申请并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各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承担本部门所辖的课题管理、____、督促、指导和研究工作。

二、理论学习制度3、参研人员每周必须保证不低于两小时的教育科研理论学习时间;并做好学习笔记。

4、课题组要分期、分阶段布署与课题有关的学习内容,并做好学习过程记录,写出心得和总结,参研人员每学期至少写出一篇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每学年至少有一篇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县级一等奖以上奖励,课题组每学年至少有五篇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市级二等奖以上奖励。

5、课题组(县级课题以上)每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级教育学术研究活动;或请专家讲学指导,做到学习理论和学习经验有机结合。

6、参研人员至少订有____份以上的学科专业杂志。

7、课题组参研人员每人每年围绕课题研究听课不少于____节,并有课后反思记录。

三、课题立项制度8、立项课题的基本标准是:服从服务于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局,对全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价值和理论指导作用;立论依据充足、研究内容详实、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思路清晰,方法科学,措施切实可行;课题负责人及主要参研者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具有完成课题的保障措施和条件。

课题的选择从自己本职工作出发,理论联系实际,量力而行。

鼓励围绕学校科研重点,从教科室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择,也欢迎自选研究课题。

9、凡我校教职工都有申报课题的权利,课题可以个人名义申报,也可几人联名申报,还可以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及其联合的名义申报。

每项课题只能有一名负责人;每人同一时间内只能负责一项课题。

10、课题申报一年两次。

所有拟立项的课题都应规范填写江西省教科所制定的《科研课题立项申请表》,对研究背景、研究态势、课题价值、完成条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较详实的论证。

并录入磁盘在每年____月____日、____月10左右交学校教导处,超过此规定时限者视为自愿放弃。

11、校级课题遵循选题小、切入口小、见效快、周期短的研究原则,研究时间以一年为宜,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四、课题评审12、由学校课题评审组对所有申报的课题进行立项评审,聘请有关专家作课题评审组顾问。

13、评审组遵循公平竞争、择优立项、保证重点的原则,根据课题的价值大小、研究的难易程度、研究的周期长短等对所有申请立项的课题进行初审后,报学校行政审批。

对于前期研究比较充分、成果比较突出的课题,将优先考虑。

14、课题经学校行政复审、批准后,将向课题申请者下发《立项批准通知书》。

五、立项课题的管理15、接批准立项通知后,课题研究者应在____月内制定具体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报校教导处存档,并以一定形式召开开题会,以确认研究开始。

16、开题后,学校即拨付课题补助津贴____元,以后每年由教导处考评合格后,年底即拨付其余课题补助津贴。

17、课题研究者应将有限的课题补助津贴管好用好,提高科研效益。

补助津贴原则只用于购买研究资料、进行学校交流和有助于课题研究的其他正常开支。

19、课题组必须坚持按课题研究方案,制定好学期研究计划,并按计划作好课题研究过程记录,包括围绕课题的普理学习、专题培训、研讨活动、难点攻关以及时间、参加人、主持人、活动主题、研究结果等(相关活动记录每学年不少于____次)。

要呈现出清晰的研究过程的“活动轨迹”。

20、课题研究的阶段结束后,应完成书面的阶段总结报告交教导处并____一定规模和影响的目的性较强的专题研讨会或协作攻关会。

21、课题每年____月底前写出本年度的研究工作总结和下年度的研究工作计划,并附以年度成果(论文、典型个案〔每年不少于____个〕或研究报告)上交教导处存档。

22、校教导处每学期要集中____课题工作的检查、考核,将结果作为教师期末质量奖和课题组科研补助津贴的发放依据。

并向全校通报。

六、成果鉴定制度23、研究任务完成后,课题研究者先要整理好所有研究资料、撰写好课题研究报告和课题工作报告;然后填写好《立项资助课题结题评审表》,并向教导处提出结题申请。

24、校教导处负责____具有相关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组5—____人,主要采取会议评审方式,召并校级结题大会,由专家机构通过对课题提供的研究报告及成果,作出客观、公正、全面的评议,综合写出评审鉴定意见,填写《成果鉴定书》。

25.鉴定完成后,课题组应将完整的成果、研究报告、成果鉴定原件送教导处验收、备案。

(需以书面和软盘两种形式上交)26.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不____结题评审。

①虽然研究时限已到,但课题计划投有完成;②缺少应有的学期阶段成果报告、研究工作总结;③没有作好结题的准备工作。

27、立项课题应按原计划结题,但确因遇到意外研究困难,应向教导处提出书面申请,方可推迟结题;结题评审未通过,可申请再研究一次。

但这两种情况都不追加课题补助津贴。

28、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研究者应自觉退回学校已付的课题资助金,并不能申请下一年度的课题:①自行终止研究的;②不能按时结题,又不愿再研究者;③同一课题第二次结题未获评审通过的。

④未完成本《办法》规定的研究任务的。

⑤研究中有重大弄虚作假者。

七、成果推广制度29、教导处每年召开一次学术年会,全校教职工参与,交流经验、总结推广研究成果。

究示范课,抓好点面辐射,促进全员推广,推进成果转化。

30、课题组每期至少应围绕课题讲一堂示范课,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八、课题奖励制度31、见《江西省泰和县万合二中科研课题研究津贴及成果奖励暂行办法》。

32、教导处将从校级立项课题中选择一些课题申报国、省、市、县级立项课题。

32、科研成果经鉴定后存入本人业务档案,将作为评、聘教师、评优选模以及人才选拔的重要依据。

九、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33、学校鼓励教师在教导处的____、领导下积极申报、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可以在科研课题的立项、实验、结题评审等方面根据需要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

34、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教育科研课题的具体管理参照相关各级课题的管理办法实行,并达到本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教导处检查督促。

十、本办法从公布之日开始试行。

十一、本办法由学校校长负责解释。

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二)十三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1、为加强和完善学校教科研课题的管理,使课题研究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提高校级以上课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较好地发挥教科研对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促进“科研兴师”和“科研兴校”,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2、凡有条件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均可按本办法规定申报或承担校级以上研究课题。

二、组织领导学校教科室在校长室领导下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管理、指导、监督、协调工作(见教科室主任工作职责)。

三、选题原则1、课题的确定应遵循超前性、创造性和实效性等原则。

根据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针对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围绕小学教育的目标、管理、课程、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实验研究。

教师选题应根据本人的基础和已有的条件,力所能及,应先选择那些范围较小的,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易出成果的课题,应尽量和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密切结合。

2、教科室根据学校教科研规划,每学年发布一次课题指南。

3、教师可从本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学校教育教学及其管理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确立课题,进行研究。

4、从学校科研规划课题指南或学校承担的县、市、省级课题的子课题必选题研究。

5、少数由学校或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下达课题,指令有关青年教师进行研究。

6、____周刚以下青年教师每学期或学年必须确定一个课题进行研究。

四、课题申报1、每一申报人在同一时间内一般不得申报两项研究课题。

2、每个课题原则上由一人负责承担,课题较大可成立课题组,设课题组长一人,负责研究工作。

五、评审立项对质量较高的课题由学校组织推荐向上级教科研管理部门申报,争取得到立项。

六、课题管理1、校级以上课题由学校教科室负责,教导处协助教科室进行管理,其余课题由教导处负责管理。

2、教科室要加强对课题指导、监督和资料管理。

研究者要注意资料的积累和保管。

3、教师要努力完成研究计划,取得预期成果,学期或学年结束写出论文或经验总结(结题成果或阶段性研究成果)。

4、学科教学或班队工作方面的研究课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汇报课,反映研究的情况。

5、学校对教师课题研究情况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七、奖励表彰1、对确有价值的成果,学校推荐参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业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对市、大市、省一、二、三等奖,将对照《葛村中心小学奖励办法》给予奖励。

2、对取得高质量教科研成果的教师在教师职务评聘、评优、晋升方面给予优先。

3、经过鉴定,证明有推广价值的科研成果,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措施,在校内外交流、推广和应用,对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向上级教育局在管理部门推荐进行大面积推广。

八、制度附注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行,未尽事宜,另行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细则,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第三篇:中学教科研课题管理制度学校本着“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原则,为了加强学校的教科研课题的管理工作,确保学校课题建设和课题研究工作趋于正常化、规范化。

并通过对课题的管理,着实提高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同时也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课题管理的组织制度学校课题管理组织分三级管理模式:由学校课题评议组—教科室—课题组构成,以学校课题评议组为领导,以教科研室为核心和以课题组为基层单位,对课题的申报、立项、开题、结题、存档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其中:(一)学校课题评议组主要负责:(负责人:校长)全面规划、监督和评价学校各类课题的组织和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