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分论个人整理

刑法分论个人整理

刑法分论个人整理一、名词解释1、报复陷害罪: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2、诬告陷害罪:指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3、假冒注册商标罪:违反国家商标管理法规,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情节严重的行为。

4、贪污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5、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

6、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指行为人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权、地位或者其他影响,独自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之职权行为,收手或者索取财物,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7、破坏交通工具罪:指故意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8、破坏交通设备罪:指故意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或者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9、拐卖妇女、儿童罪: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

10、绑架罪:指利用被绑架人的近亲或者其他人对被绑架人安危的忧虑,以勒索财物为目的或者出于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他人,或为满足某种要求,使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劫持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11、徇私枉法罪:指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他受追诉、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他受追诉,或者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的行为。

12、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而本人又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行为。

13、伪证罪:指在侦查、审判等刑事诉讼活动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行为。

14、窝藏、包庇罪: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虚假证明包庇的行为。

(事前事中构成共犯。

事后的帮助行为若要构成共犯必须事先有通谋)15、交通肇事罪: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16、危险驾驶罪: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

17、破坏生产经营罪:指由于泄愤报复或者其他个人目的,毁坏机器设备、残害耕畜或者以其他方法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1、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前半部分是对犯罪的规定,后半部分是对刑罚处罚的规定,前者称为罪状,后者称为法定刑。

罪状+法定刑(两段论)罪状:1、简单罪状:仅规定犯罪的名称,对具体犯罪构成特征不作描述。

2、叙明罪状:即详细规定具体犯罪构成特征。

3、引证罪状:引用分则的其他条款来说明。

4、空白罪状:参照其他法律或者法规中的有关规定。

2、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指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行为。

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定罪。

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并依法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偷摘他人器官罪未经本人同意摘取其器官,或者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或者强迫、欺骗他人捐献器官的,依照本法相关规定定罪处罚4、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异同。

同:都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构成要件。

异: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因为是将所管的公款或者公共财产的职务便利,偏重于对公款或者财务的直接管理性。

而受贿罪因为是用手中的权力为他人谋利而收取他人财物,其利用的职务便利,只能是利用对某一事项有审批、控制、支配、安排等权的职务便利,偏重于对是想的决定和处置的管理性。

5、对过失犯罪应坚持结果犯的规定。

6、①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②行为人明知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而与其发生性关系,不论幼女是否自愿,均以强奸定。

行为人确实不知对方是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双方自愿发生性关系,未造成严重后果,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

③奸淫妇女与幼女的区别:违背妇女意志是相对于具有正常心理的妇女而言的,对于精神病妇女和幼女而言,由于她们本身不具有正常心理,无法与其他妇女一样正常决定自己的意志,因此,也就不存在有所谓是否违背意志的问题了。

(奸淫精神病妇女与幼女都要以明知为前提)④强奸妇女的既遂要件: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奸淫幼女的既遂要件:接触幼女即可构成犯罪。

(无论以何种手段,是否愿意,都构成犯罪)⑤加重情节:(1)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4)二人以上轮奸的(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7、非法制造使用IC电话卡按盗窃8、告诉才处理的犯罪(5个)侮辱罪、诽谤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虐待罪、侵占罪。

9、走私毒品罪归于毒品犯罪而非走私罪。

10、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属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1、妨害公务罪。

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手段)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大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和突发实践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对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工作人员。

(4类)★如果在妨害公务过程中,实施了严重伤害和杀人行为的,则应该按照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处理。

★如果行为发生在公务执行之前或公务行为完成之后,则不符合本罪的构成条件。

12、侵犯知识产权罪,须具有以营利为目的构成要件的: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

13、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种类:放火罪,爆炸罪,决水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4、恐怖犯罪与黑社会组织的区别:恐怖性犯罪活动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只要有组织、领导和积极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的行为即构成犯罪。

其他犯罪集团不以造成社会的恐怖为实施犯罪的目的,社会会危害性较恐怖活动组织要轻。

特别规定:犯组织、领导和参加恐怖组织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绑架等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规定处罚。

15、私分国有资产罪:必须是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

也就是由单位决策机构或者单位负责人、主管人员决定,将单位不应分发的国有资产发给单位职工。

本罪的主体只能由单位构成,即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4类)。

本罪为单位犯罪单罚制。

受刑罚处罚的是单位中对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16、非法拘禁罪的转化: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刑法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行为人为索取高利贷、赌债等法律不予保护的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定非法拘禁罪。

17、受贿罪在处罚中的特别规定:司法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犯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以及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的等渎职罪,属牵连犯,以一重罪从重处罚。

不定项:1、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归类: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②破坏公用工具、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犯③实施恐怖、危险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④违反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管理规定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⑤造成重大责任事故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

2、走私罪的归类:走私武器、弹药罪;走私核材料罪、走私假币罪(刑八修订后,仍保留可以处死刑)走私文物罪;走私贵重金属罪;走私珍贵动物、珍贵动物制品罪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罪走私淫秽物品罪走私废物罪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3、强奸罪的表现:表现为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

手段: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手段情节加重犯:(1)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2)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

(3)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4)二人以上轮奸的(5)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只能是过失)转化型强奸:对于强奸犯处于报复、灭口等冬季,在实施强奸行为之后,杀死或者伤害被奸妇女的,应分别定罪并实行并罚。

4、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罪的罪:刑讯逼供致人死亡。

强奸致死,绑架致死都不属于故意杀人。

5、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

入户:“户”指住所,其特征表现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与外界相对隔离两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集体宿舍、旅店宾馆、临时搭建工棚等不应认定为“户”。

抢劫或者盗窃毒品的只能定抢劫罪或者盗窃罪6、抢劫加重八种情节:犯抢劫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以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入户抢劫的;(2)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3)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4)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5)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6)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7)持枪抢劫的;(8)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7、受贿罪,贪污罪,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国家工作人员。

包括:①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②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③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④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应包括两个特征:一、在特定条件下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二、依照法律规定从事公务。

★贪污罪还包括一个主体: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8、伪证罪此罪不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中,属于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内容构成(主客观条件):①客观方面:在侦查、起诉、审判过程中犯罪行为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实施的虚伪证明行为。

②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出示的证据是虚假的,不是其真实意思的表达,但为了达到陷害他人或隐匿证据的目的而希望结果的发生。

特定主体: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8、挪用公款罪:概念: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构成要件:客体: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和公款的所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客观方面: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