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真空培训教材

真空培训教材

真空培训教材
编写:潘家荣
大部分半导体设备在真空状态下工作,因此,对从事半导体设备维修的设备人员来说,了解真空尤为重要,下文主要介绍一些真空方面的知识。

一,真空的概念
1,什么是真空呢?
一句话,就是当容器里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时,即为真空现象。

其标准的定义为:
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当一升容积的容器里的气体分子数少于2.7×1022个时,就
产生了真空现象。

2,真空度
密封容器里气体稀薄的程度。

3,真空度的几个常见单位
Torr . mTorr . mbar 。

Pascals . PSI 等
1ATM = 760 Torr
= 14。

7 PSI
= 1013 mbar
1Torr = 1000 mTorr
1mbar = 100 Pascals
具体看下表。

4,真空区域的划分
粗真空 760 ~ 10 Torr
低真空 10 ~ 10—3 Torr
高真空 10—3 ~ 10—8 Torr
超高真空 10—8 ~ 10—12 Torr
极高真空≤ 10—12 Torr
5,高度与真空的关系
一般认为,宇宙中的真空度为极限真空。

因此,高度与真空便有了对应关系。

50000 feet (15000米) = 100 Torr
300000 feet (90000 米) = 10—3 Torr (1 mTorr)(粗真空)
750000 feet (230000 米) = 10—6 Torr (高真空)
2000000 feet (600000 米) = 10-8 Torr (超高真空)
13000000 feet (4000000 米) <10—12 Torr (极高真空)
二,真空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线条越来越细,光刻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生产中使用的真空设备也越来越多.
1,分立器件工艺,所做电路比较简单,线条一般比较宽,线间距较宽,粉尘及杂质气体对其影响较小,基本不用真空设备。

2,双极电路工艺,稍微复杂一些,线条也相对较细,线间距稍细,粉尘及杂质气体的影响开始显现,所以,关键工序都使用了真空设备。

3,MOS电路工艺,基本是目前最复杂的电路,线宽一般在1μ之下,线间距很细,粉尘及杂质的影响很大,因此,除光刻之外,大部分使用了真空设备。

线宽从十几个μ变化到1μ之下,真空在工艺中的重要作用,从下面的资料可见一斑:1,在10—6Torr压力下,以每秒100层单分子层的速度淀积,污染气体同时也会在此表面形成,杂质的最终淀积比例大约为1%。

2,在10-5Torr压力下,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的淀积,杂质的最终淀积比例大约为
10%。

3,在10-4Torr压力下,以同样的速度进行的淀积,最终的产品带入的杂质大约为50%。

真空在半导体工业中的主要应用如下:
1,增加主自由通道的安全性。

(注入机)
2,减少反应腔体内的反应气体的密度。

(P5K CVD,ETCH,LPCVD炉管)
3,减少分子碰撞的频率.(注入,渐射)
4,可以产生等离子体。

(ETCH,P5K CVD,渐射)
三,实现真空的方法——真空泵
依据可以实现真空的能力分为高真空泵和低真空泵:
低真空泵:1,真空油泵
2,干泵
3,吸附泵
高真空泵:1,分子泵
2,冷凝泵
3,扩散泵
4,钛泵: a,热钛泵
b,冷钛泵
名词解释: 本底真空 -—能满足设备正常工作所需的最低真空.
漏率——-—设备腔体到达本底真空后,停止抽气,大气通过腔体的缺陷向
真空空间漏气的速度.
抽速—-—-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时间内,泵从被抽腔体抽走的气体
体积称作抽速.
极限真空——真空泵的入口端,经过充分抽气后,所能达到的稳定的最低压
强,称极限压强或极限真空。

油泵的抽速: πz n L
S几= ───── K V(D2 - d2)(升/秒)
24×104
S几 - 泵的几何抽速,由泵的几何参数决定的抽速值;
Z —旋片的数目;
n —泵的转速,转/分;
D —泵腔的直径,厘米;
d —转子直径,厘米;
L —泵腔的深度,厘米;
K V—泵腔的容积利用系数。

它表示吸气终止时吸气空间容积与泵腔几何
容气腔容积之比。

分子泵的抽速:
S max = (RT/2πM)1/2 F W
R - 气体常数;
T —绝对温度;
M —气体分子量;
F —叶片通导面积,cm2;
W - 何氏系数。

扩散泵的抽速:
S = 1/4 c A
c —分子的平均速度;
A—气体分子扩散到蒸汽中的全部扩散面积.
冷凝泵的抽速:(单位面积)
SS1/A≈V1av/4[ f/(1-f)]
S S 1/A —单位面积抽速;
F - 粘着系数;
V1av—分子平均速度。

四,气体沿导管的流动
1,在高压强下气体沿导管的流动
气体尊守理想气体的基本定律,单位时间内流过道管的克分子数:
dγ/dt = π(P21-P22) d4 / [ RT × 256ηL]
η—内摩擦系数;
L —管长;
d —管经;
P1,P2—管两端的压强;
2,低压强下气体沿管道的流动
低压强下气体的流动规律与高压强下完全有别,单位时间内流过导管任意截面积的气体流量
Q = PV = MRT/μ = ( P1— P2)/W = U(P1— P2)
该公式完全象闭环电路的电路公式,因此,我们称:W为导管的流阻,U为导管的流导,(P1— P2)为导管的压差,有:
W = 1/U = (P1— P2)/Q
可以推导出:
S0 = U /(1+U/S泵)
S0—容器出口处的抽速;
S泵- 泵的抽速。

1,当U << S泵时,则S0≈ U
即容器的抽速最大只能等于导管的流导;
2,当U >> S泵时,则 S0≈ S泵
即容器的抽速将主要由真空泵的抽速所决定;
3,象电阻一样,流阻主要由管道自身的条件决定:
a,管道的直径;
b,管道的长度;
c,管道内表面的光洁度;
d, 管道的弯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