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工程分类与项目划分标准

人防工程分类与项目划分标准

人防工程分类与项目划分标准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简称人防工程,国外称民防工程。

包括:各种人防指挥、通信设施,储存生产、生活资料的地下仓库,工业企业的地下生产车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医院等。

人防工程主要起隐蔽和防护作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是人民防空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一、人防工程的分类1、人民防空指挥工程人民防空指挥工程是人民防空指挥机构在战时实施安全、稳定、有效指挥的重要场所,在人民防空工程中居于核心位置。

它不仅要求有较高的抗常规武器直接打击和抗核武器效应的能力,还要求采取防生化武器、防震和减震措施。

为保证指挥活动的顺利进行,工程内部除必须配齐生活设施外,还需要配备人民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指挥工程在选址、布局、防护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方面的建设难度大、工程造价高,是城市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重点,通常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经费由本级人民政府预算安排。

2、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和疏散干道工程,是解决城市公共场所和人口密集地区人员掩蔽疏散的公共防护设施,对确保战时人民生命安全极为重要。

公用的人员掩蔽工程建设,要符合城市人口分布情况和就地就近掩蔽的要求。

通常是划区分片进行,并结合改造、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如:城市地下交通干线、地下公共设施和地下建筑等),达到建设标准。

疏散干道工程要求经过城市人口稠密区域,市一级应设置疏散干道工程,区一级应设置支干道工程。

重要人民防空工程、居民区人员掩蔽工程应通过支干道工程彼此相连,干道工程则连通不同区域的人民防空工程群。

该项工程建设由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经费主要由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央预算补助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筹措等多渠道解决。

3、医疗救护和物资储备等专用工程医疗救护和物资储备等专用工程,是指地下医院、救护站(所),各类为战时储备物资的仓库、车库,人民防空专业队伍集结掩蔽部等。

它是保障战时各级人民政府统一组织医疗救护、物资供应、集结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的专用工程。

这一工程建设对于战时消除空袭后果,减少空袭所造成的损失,意义十分重大。

医疗救护和物资储备等专用工程的建设,防护要求高、建设项目多、涉及的单位和部门也较多、组织协调较为复杂,可结合地下建筑物的建设进行,并根据地下建筑物的不同情况和战时防空袭斗争的需要,预留加固技术措施,以便临战阶段加以改造、加固。

该项建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的公安、城建、电力、化工、交通、邮电、商业、卫生、医药、环保、民航等部门负责,经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列入有关部门的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统一安排解决。

4、民用建筑地下室民用建筑地下室,是指住宅、旅馆、招待所、商店、大专院校教学楼和办公、科研、医疗用房等民用建筑,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可用于战时防空的地下室。

由于防空地下室便于进出和防护,设计抗力不高,而投资效费比高,所以结合城市民用建筑,修建可用于战时防空的地下室,是战时保障城市居民就近就地掩蔽,减少伤亡损失的重要途径,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做法。

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国家有关部门先后颁发了一系列关于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规定。

目前,国家规定:新建10层(含)以上或基础埋置深度达3米以上(含)的民用建筑,应建“满堂红”(即与地面建筑底层相等的面积)防空地下室;开发区、工业园区、保税区和重要经济目标区的新建民用建筑,按照一次性规划地面总建筑面积的2%~5%集中修建防空地下室。

该项工程建设由建设单位负责,所需资金列入项目的设计任务书和概(预)算,并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5、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人民防空配套工程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无论平时还是战时,对城市的稳定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命线”工程。

《人民防空法》规定:“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建设,应当兼顾人民防空的需要。

”据此,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的人民防空配套建设就成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

地下交通干线是指地铁、隧道、地下公路等。

其他地下工程是指地下管网和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等公用基础设施。

这些地下设施都要根据人民防空的需要,修建人民防空配套工程。

该项工程建设应由建设单位负责,所需经费列入城市的地下交通干线以及其他地下工程建设的概(预)算,纳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二、人防工程的防护作用根据武器的杀伤破坏效应以及人防工程的类型,人防工程需要具备以下各种防护功能的全部或一部分:抵抗核爆炸冲击波的破坏;抵抗常规炸弹在工程附近爆炸时产生的直接或者间接破坏效应;将核爆炸产生的早期核辐射削减到安全剂量以下;防止毒剂侵入工程内部;防止地面大火对工程内部的危害;防止核爆炸电磁脉冲的危害;维护工程内生活保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障在外部染毒条件下,少量人员能出入掩蔽部。

上述防护功能,需要通过一系列工程防护措施与防护技术来实现。

主要是:具有防护作用的维护结构;具有防护作用的出入口;具有孔洞、管线的密闭和防爆技术;具有隔绝式或滤毒式通风系统;具有防电磁脉冲的工程屏蔽技术;具有隔震技术与装置等。

人防工程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各种杀伤因素和对常规武器的袭击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

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人防工程强调综合防御能力。

它包括对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常规武器和空袭造成的各种次生灾害的综合防御。

空袭造成的房屋倒塌、城市大火、毒害气体泄漏等次生灾害,是导致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

有专家作过统计分析:在现代战争中,直接伤亡于炮火之下的人口仅占20%,而间接伤亡于次生灾害的占80%。

军事专家用计算机模拟预测:一个城市如果没有人防设施,它的人口生存概率只有30%;而有人防设施的,再加上有效的人防措施和计划,它的人口生存概率可达到90%以上。

据对地震后的调查,凡有地下室的楼房,地震破坏就小。

唐山地震后,在地面建筑一片废墟的情况下,防空地下室基本完整无损,震后有很多人在地下室内生活和避震,保护了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事实表明,人防工程不仅在战时,而且在平时和自然灾害来临都显示出它的防护作用。

另外,平时用地铁、过江隧道、地下商场等地下空间,在战时也能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

三、其它分类情况1、按建筑形式分类人防工程按建筑形式分为掘开式人防工程和暗挖式人防工程,其中掘开式人防工程又分为单建式和附建式两种,暗挖式人防工程又分为坑道式和地道式两种。

(1)、掘开式人防工程掘开式人防工程是指采用掘开方法修建的工程,即在施工时先开挖基坑,而后在基坑内修建工程,主体建好后再按要求进行土方回填。

掘开式工程按其建筑形式可分为:①单建式人防工程,是指人防工程独立建造在地下土层中,工程结构上部除必要的口部设施外不附着其它建筑物的工程。

单建掘开式人防工程一般受地质条件限制较少,作业面大,便于施工,平面布局和埋置深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②附建式人防工程,也称结建人防工程,是指按国家规定结合民用建筑修建的防空地下室。

附建式人防工程是其上部地面建筑的组成部分,一般同上部建筑同时修建,不需要单独占用城市用地,可以利用上部建筑起到一定防护作用,同时对上部建筑起到抗震加固作用。

(2)暗挖式人防工程暗挖式人防工程是指在施工时不破坏工程结构上部自然岩层或土层,并使之构成工程的自然防护层的工程。

暗挖式人防工程按其所处地形特征的不同可分为:①坑道式人防工程,是指在山丘地段用暗挖方法修建的人防工程。

这种人防工程有较厚的自然防护层,因而具有较强的防护能力,适宜修建抗力较强的工程,岩体具有一定承载作用,能抵抗核爆炸动荷载和炸弹冲击荷载,主体厚度可大大减薄,因而较之掘开工程节省材料,如采用光爆锚喷技术,则更加节省,降低造价。

工程室内外一般高差较少,便于人员车辆进出,口与口之间一般具有一定高差,有利于自然通风。

工程室内地坪一般高于室外,也有利用自流排水。

凡有条件的城市应尽量修建坑道工程,坑道工程由于作业面少,一般建设工期较长。

②地道式人防工程,是指在平地采用暗挖方法修建的工程,这种工程具有一定的自然防护土层,能有效地减弱冲击波及炸弹杀伤破坏;在相同抗力条件下,较掘开式工程经济,且受地面建筑物影响较小。

地道工程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较大,工程通风、防水排水都较困难,需要采取可靠措施。

人防工程按照结构材料的不同,还可分为钢筋混凝结构工程、混凝结构工程、砖结构工程、砖混结构工程、锚喷支护工程。

2、按项目建设性质分类人防工程建设按建设性质分为新建、续建、扩建、加固、改造、口部处理和维护管理等项目。

(1)新建工程是指新开始建设的项目。

新建项目应包括建设项目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在使用功能上有内在联系,实行统一投资、统一建设和各单项工程。

(2)续建工程是指以前年度已经正式开工(包括停建、缓建项目),而跨入报告年度内继续施工的工程项目。

(3)扩建工程是工程为扩大工程战备、社会或经济效益,而增建的工程面积和增建的单项配套工程等。

(4)加固工程是已建工程为提高防护等级和防护能力,或对危及地面建筑和交通安全的工程消除隐患等原因,而对工程结构进行和加固处理或采取的其它加强措施。

加固工程一般不改变原工程规模。

(5)改造工程是指已建工程为提高其战备、社会或经济效益,对工程局部设施、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或更新。

改造工程项目一般对工程原结构形式和规模不做大的变动,改造项目新增加的建筑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工程,一般不超过原工程建筑面积的10%,500平方米以下的工程,一般不超过50平方米,超过上述范围时,应列为扩建工程项目。

对尚未竣工的停建、缓建工程项目进行的续建、改建不属于改造工程范围。

(6)口部处理是指已建工程经上级批准工程决算后遗留的未完口部工程,新、续建项目中的口部工程不属于口部处理工程范围。

(7)维护管理是指对已完工程进行正常的维护和管理,主要包括维护保养设备、设施,修补吊顶、墙壁、地面和处理一般渗漏水、排水排污、防潮除湿,修补工程外部的防洪、排水和伪装设施等。

已进行过工程决算的停建,在其维护现状阶段,对工程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也属于工程维护管理范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