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概述1.1目的为了保证在突发性事故发生时,能及时、准确、有条不紊地控制和处理事故,特制定本方案。

1.2公司周边情况表1 公司周边情况序号方位建构筑物人数其他1.生产区一车间、多功能车间2.南面研发办公楼3.北面污水站、仓库、动力公司4.西面荒山荒坡5.总计二、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突发性事故(如爆炸、火灾、重大泄漏、人身伤害等)的处理。

对于液氯、液氨泄漏,详见各自对应的应急救援预案。

三、消防设备设施车间内外每层均有消火栓,车间内每层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车间一楼配备推车式35KG干粉灭火器一台),具体见现场配置。

四、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由下列人员组成总指挥:***(总经理)副总指挥:***(副总经理)安全员:***成员:***。

事故应急救援现场指挥部设置在生产技术部。

事故应急救援设四个分队,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图如下。

五、各部门职责生产技术部负责事故现场的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负责事故应急处理时生产系统的开停车调度工作;负责技术支持、急救方案的选择;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外接待、宣传和应急救援物资的运输组织工作;合成生产车间负责人及成员主要负责整个厂区的火灾与爆炸事故初步处理、职工疏散、警戒;负责生产车间的事故上报,组织车间员工落实事故处置方案,对事故的第一时间处置;设备维护;供应仓储部负责人及成员负责组织物资调配、车辆调配等;园区医院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工作,对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组织工作;其他各部门职责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实际需要,临时安排。

六、预案的启动在下列条件时,应分级启动预案。

6.1 请求外部救援条件(1)甲苯、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环氧丙烷、液氯、液氨储罐火灾当此区域发生泄漏起火乃至于爆炸时,必须向消防队请求支援灭火,液氯、液氨钢瓶的事故处理详见各自的应急救援预案。

(2)原料储罐火灾或爆炸当公司原料储罐出现严重的原料泄漏,无法控制时;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密闭容器受热,内压增大而爆炸时;发生重大火灾时。

6.2 启动公司级救援条件(1)、发生甲苯、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环氧丙烷、液氯、液氨储罐泄漏而未起火时;(2)、当原料储罐发生大量喷射状泄漏,车间在5分钟无法处理时。

6.3 启动车间级救援条件(1)多功能车间的酸、碱管道发生泄漏,可采取胶皮垫和抱箍压紧包扎时;(2)多功能车间的酸、碱储罐发生一般的泄漏,采取关闭阀门、停泵等措施能控制泄漏时;(3)甲苯、乙醇、异丙醇、二氯甲烷、环氧丙烷、液氯、液氨储罐和管道出现滴状泄漏时。

6.4 请求外部救援和启动公司级救援,由安委会负责车间级救援,由生产技术部、综合管理部负责人负责启动。

七、上报程序当发生重大火灾和爆炸时,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及公司领导,并拨打119报警;当发生泄漏时,事故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车间负责人。

应根据事故情况,向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报告,同时积极组织救援;所有现场人员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同时注意周围情况,防止灼烫和烧伤。

八、事故处置方法8.1 发生泄漏事故时处置方法8.1.1 易燃易爆物料的泄漏对于易燃易爆物料的泄漏,第一发现人应立即采取可行的处置措施进行堵漏,防止事故的扩大,并及时通知泄漏岗位人员停电、关闭阀门等动作。

岗位负责人负责通知车间负责人,在车间负责人的监护下及时处置泄漏的物料。

8.1.2 硫酸、盐酸泄漏硫酸、盐酸储罐泄漏,应戴上防护面具和防酸手套、穿上防酸服,用大木板或胶合板从泄漏部位相反的方向接近硫酸泵,然后开启泵,将浓硫酸、盐酸分别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浓硫酸、盐酸进入相应的空反应罐。

然后用石灰中和地上的浓硫酸、盐酸,再用沙土掩盖,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硫酸、盐酸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再用石灰中和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地面,再用沙土掩盖,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8.1.3 液碱泄漏液碱储罐泄漏,开泵将液碱储罐中的液碱送入液碱计量罐。

打开液碱计量罐至PAA萃取罐的阀门,将液碱放入萃取罐。

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地面。

液碱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地面。

8.1.4 无水甲酸泄漏无水甲酸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戴防酸碱工作服和手套。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无水甲酸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无水甲酸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

无水甲酸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5 乙腈泄漏乙腈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乙腈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乙腈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清理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乙腈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6 丙酮泄漏丙酮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丙酮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丙酮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

丙酮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7 二氯甲烷泄漏二氯甲烷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二氯甲烷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二氯甲烷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二氯甲烷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8 三乙胺泄漏三乙胺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三乙胺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三乙胺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三乙胺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9 特戊酰氯泄漏特戊酰氯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全棉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特戊酰氯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特戊酰氯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清理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特戊酰氯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10 甲醇泄漏甲醇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甲醇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甲醇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

甲醇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沙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11 乙酸乙酯泄漏乙酸乙酯储罐泄漏,应戴上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然后开启泵,将乙酸乙酯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乙酸乙酯进入相应的反应罐。

然后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地面。

乙酸乙酯计量罐溢出跑料,立即关闭计量罐的进料阀。

再停泵,关闭泵的进、出口阀门。

用活性炭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清理后,然后用清水冲洗地面。

8.1.12 室外储罐和室内计量罐的液位计损坏时,应采取以下措施:a 若储罐和计量罐中的介质为易燃易爆、无腐蚀的物料时,戴上防护面具后,立即关闭液位计下档和上档阀门,尽量减少损失。

然后根据物料性质,对泄漏的物料进行收集,最后用水将地面冲洗干净。

b 若储罐中的介质为浓硫酸、盐酸时,不能直接去关闭液位计下档和上档阀门,应戴上防护面具和防酸手套、穿上防酸服,用大木板或胶合板从液位计相反的方向接近泵,然后开启泵,将浓硫酸、盐酸分别转移至相应的计量罐。

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浓硫酸、盐酸进入相应的空反应罐。

然后用石灰中和地上的浓硫酸、盐酸,再用沙土掩盖,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c若计量罐中的介质为浓硫酸、盐酸时,不能直接去关闭液位计下档和上档阀门。

应戴上防护面具和防酸手套、穿上防酸服,打开计量罐至反应罐的阀门,使浓硫酸、盐酸进入相应的空反应罐。

也可考虑用塑料桶接收。

然后用石灰中和地上的浓硫酸、盐酸,再用沙土掩盖,清理后,用水冲洗干净。

8.2 火灾8.2.1 当发现明火时,第一发现人应尽早采取灭火措施,迅速扑灭火源。

灭火时,注意当时风向,必须站在上风口上。

注意周围情况,防止灼烫和烧伤。

1.电气类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2.油类或溶剂类物质着火用干粉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将火扑灭,不可用水灭火;3 其他物质着火,用灭火器或消防水枪将火扑灭。

8.2.2当火灾失控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上报车间负责人。

车间负责人应立即安排切断电源总闸。

同时做好紧急疏散和撤离工作并上报公司领导。

请求消防队救援。

8.3爆炸当原料槽、罐出现火灾,甚至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密闭容器受热内压增大而爆炸时,必须立即撤离。

切断电源总闸,并上报生产技术部负责人和公司领导,向消防队请求救援。

8.4 人身伤害事故对于因触电,吸入氯气、氨气、甲苯、氮气等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中毒、窒息者,应由车间或岗位人员立即把受伤人员抬到安全的地方,根据受害情况进行人工呼吸、止血等紧急救治。

化学性烧伤立即脱去被污染衣着,迅速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用清洁的纱布轻轻覆盖创面,尽快就医。

液氯、氨水、液碱等人身伤害的处置双氧水、冰乙酸、过氧乙酸、液氯、氨水、液碱、氯化铵、EDTA-2Na等有极强腐蚀性,皮肤触及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15分钟。

严重时送医院治疗。

硫酸、盐酸的人身伤害处理硫酸、盐酸溅到人身时,应立即撤到安全区域脱去被污染衣物,用干布擦去残留的硫酸后,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涂抹,直至就医。

硫酸烧伤时不能立即用清水冲洗,必须先用干毛巾等吸干浓硫酸再用清水冲洗。

相关主题